2011年07月05日 01:0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章文贡
年中回首,央行度过了“忙碌”的上半年。
进入2011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六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回收的流动性高达2.1万亿元。此外,央行还连续两次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负利率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然而,由于货币政策见效有一定的滞后性,从当前的经济指标看,通胀的压力依然不小:5月份CPI同比上涨5.5%,创34个月以来新高,6月CPI预计将突破6%。
一方面,CPI仍在不断高企,另一方面存准率已经屡创新高。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不存在“硬着陆”风险,下半年应该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主基调,并且应该加强价格型工具的应用。
2011年,通胀如此前预计的那样汹涌而来。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CPI逐月拾阶而上:1、2月CPI涨幅达到4.9%,3月升至5.4%,4月略有下降但依然有5.3%,而到了5月更是升至5.5%。有关机构预计下半年通胀压力仍然比较大,7月CPI将达到全年高点6.4%。
“抑制通货膨胀是当前稳健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曾发表文章称,今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两项具体任务:一是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二是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6%。
正是出于控制通胀的前瞻性考量,进入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也由适度宽松转向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内,央行开始加大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频度。
1月14日,刚刚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之后,央行即宣布上调存准率0.2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冻结资金在3500亿元左右。然而,行至2月8日,央行又意外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进入2011年的首次加息。短短不到一个月之内,央行连续动用存准率、利率工具,紧缩的力度不可谓不大。
此后的2至6月几乎是1月份的翻版:CPI持续上涨、外汇占款保持高位。
统计显示,今年1至5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高达1.3万亿元。而CPI也由1月份的4.9%迅速升至5月份的5.5%,通胀呈现蔓延态势。在这种背景之下,央行在上半年,连续六次上调存准率,连续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了每月一次上调存准率、每两月上调一次基准利率的频度。
频度上来看,存准率已经担当了货币政策的主角。事实上,2011年上半年的实践证明,与公开市场操作类似,存准率已经成为央行调控流动性的常态化工具。
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已经高达21.5%,尽管央行曾多次表态,存准率没有上限,但仍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存准率上调空间已经不大。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昨日就表示,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21.5%的历史高位,银行可贷资金紧张,实体经济的正常贷款需求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再调整空间有限。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