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绿色农夫”沪上创新园抱团卖菜

2011年07月05日 11:16 来源:上海商报

  在上海周边务农种植绿色蔬菜 旨在推广健康绿色食品理念

  见习记者 孙小尘 商报记者 王雅君

  7月2日,卢湾区丽园路上海社会创新孵化园内人声鼎沸,小小的广场变成了菜市场,广场上十几顶帐篷错落有致,“菜农们”正热情地招呼顾客们买菜。与普通菜场不同,这是由一群在上海市周边务农的“绿色农夫”集体组织的活动,重在推广绿色蔬菜的理念。很多市民表示很新鲜,但其实此次活动已经是第二次了,主办方表示,绿色农夫集市将常态化。

  现场

  数百名市民买菜“捧场”

  农夫们扎堆卖菜的名字叫“农好农夫市集”,活动发起于上海的民间食品消费组织“菜团”。

  2010年9月,处于对食品安全情况的担忧,一群上海白领自发成立了一个农产品采购组织“上海菜团”,五十多名会员在一起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绿色种植的农夫和农场,并集体从大家认可的农夫那里采购蔬菜水果甚至粮食。

  在一段时间的“下乡采购”后,有的菜团成员提出,是不是可以模仿在北京早已有的农夫集市模式,在上海也组织绿色农夫集体卖菜。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准备,今年5月28日,农夫集市第一次亮相上海,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当时市民对于绿色蔬菜的踊跃程度和热情都超过了主办方的想象。时隔一个月,第二季的农夫集市准时登场,虽然盛夏的上海温度已经飙到了37℃,依然有数百名市民前来买菜。

  “今天请来的十余家店铺,有的是在国内小有名气的绿色农户,有的是专家教授出身,有的货源供不应求,我们请了好几次人家才带着做做公益的心态来的。”对于这十几家农户,菜团理事易小武有充分的信心。他介绍说,这次他们邀请的农户准入制度只有一条,那就是他们几个理事的实地考察,这十家农户他们都亲自去考察过,对这些农户的作业生产方式有过直观深入的了解,确认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不添加任何化肥,集体讨论通过以后才邀请来参加这次集市。“我们的团体比较小,相互间的联系更紧密,信任度更高。我们的准入完全是最原始的‘亲眼看,亲耳听’回来以后告诉团员,任何认证证书我们都忽略,我们相信我们自己的眼睛。”易小武说。

  价格

  成绿色农业出货瓶颈

  对于绿色蔬菜,市民普遍较为欢迎,这从集市的热闹程度和销量上都能看得出来。据集市主办方给出的数据,虽然气温暴热,比起第一次集市,前来的市民人数有所下降,但是当天赶集人数依然超过300人,几乎每家农户所带的蔬菜都销售一空。

  市民王小姐家住中远两湾城,她是通过微博(http://weibo.com)了解到有绿色农夫市集的消息,特地利用周末赶来买点蔬菜,“感觉现在吃什么都不放心,听说这里有一个绝对健康绿色的集市就来看看,感觉蛮不错的。”王小姐一边说一边给记者看她买的蔬菜,一盒蘑菇10元,一个可以把玩的玩具南瓜8元,一捆沸菜大约200克,5元。“有人说价格贵了,我平时也不怎么买菜,所以不太清楚,可能比市场价贵一点吧,但是买得放心呀。”王小姐评价道。

  但王小姐毕竟是少数,价格还是制约了绿色蔬菜的推广。

  “有机农业,绿色农业,除了大家知道的环保健康以外,对于操作者有两个难题,第一,起步阶段收效慢,第二,劳作强度大。”台湾来沪“务农”菜农张军民说。“农业的根本还是要赚钱,农户不可能倒贴做农业,就算我们这批农户思想觉悟高,肯少赚点甚至不赚,可是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农业不是一种技术行业,而只是生活的来源,如果生态农业不赚钱,那么怎么推广呢?”

  几位五六十岁的阿姨对于菜价颇为惊讶,“这个价格么撒意思,普通小菜场里买买么好来。”张军民很无奈,对于六十岁的阿姨来说,每天买菜多花10块钱确是很实在的问题。

  据悉,参加此次农夫集市的农业机构共有15家,分别来自上海,北京,江苏,安徽,其中大多数菜农来自上海本土。由于集市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主办方表示将把摆摊常态化,基本定为每月一次集市,地点暂时不变,如有变更将会及时告知。

  意义

  摆摊不忘推广理念

  一天时间,十几家农户,虽然市民很踊跃,但毕竟规模有限,大多数农户把这次卖菜的意义提升为推广理念,让年轻人更加了解什么是绿色生态农业。记者发现,大多数商家花在聊天和交流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讨价还价的时间,有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比如“你们的菜是怎么种的?”“不浇化肥怎么促进生长?”面对所有的问题,卖家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反复回答。

  这是一群菜农,但是更像是一群“传教士”。“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农业,也想通过活动让更多的都市人到我们的农场去下地劳动,通过劳动来体会食物生产的过程,了解食物和土地,人和自然的关系。”搞了一辈子农业技术的张军民是台湾人,退休以后从日本回来,在崇明岛开了一个自己的农场,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让白领在周末到农场参与劳动,“用劳动换蔬菜”,都市白领可以在农场通过一定时间的劳动换来相应数量的蔬菜,既亲近自然,又了解了农业。

  “这样的活动在北京已经比较普遍,在上海则不是很多,希望慢慢地通过推广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务农的队伍中来。”易小武说。

  除了上午的摆摊,每次集会下午的农业沙龙是这群“高级菜农”们聚会聊天、交流经验体会的好场所,这次沙龙里,一份数据报告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这份名为“中国食品安全数据库”的数据来自一群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最初发表在“掷出窗外”网上,报告中罗列了今年来中国被曝的食品安全问题案例,总数达到1000多起,几乎覆盖了生活中所有种类的食品和中国大部分地域。数据库显示,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来源均为添加剂所致,占食品安全问题源头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特写

  美国学者和台湾教授

  熙熙攘攘买菜的人群中,虽然个子不高,但是白皮肤蓝眼睛的梅若琳特别引人注目。梅若琳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州,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三农问题。她这次是特地从北京坐飞机跑到上海来“赶集”。

  作为美国人,梅若琳对于中国农业的了解要超过很多中国人。“中国农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由原来的小农业模式向规模化转型,对此很多人表示热烈欢迎,但是我认为这并不可取。”梅若琳从包里拿出一根黄瓜举例,“比如说这根黄瓜,对于植物来说最好的生长方式就是自然生长,然而由于规模化生产模式,我们需要在尽可能小的土地上种出尽可能多的蔬菜,并且要求这根黄瓜外观漂亮、饱满多汁,于是各种添加剂和催化剂被使用,催生、催大、催肥、催长,为的就是让它尽快成为人们喜欢的食品。这种强行违背自然规律所获取的食物,本身就不够自然,由于大量添加剂的使用,也容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郭中一,台湾人,教授头衔,重祖父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家的私塾老师。他在台湾当过大学校长,在美国当过通讯社主编,现在是物理学教授的他曾经出版过多本国学和研究儒家文化的书籍,这样一个学者,几年前跑到安徽开荒种菜,也许让人觉得很诧异,但他却乐在其中。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