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5日 18:03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国土资源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国土资源需求日益旺盛、保障形势日趋紧迫,国土资源管理要求日益提高、保障任务日趋艰巨。
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作为摸清国情、维系国脉、巩固国基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水平的基本前提,是政府制定规划、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备受社会广泛关注。
自1998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保发展,促和谐”、“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等国家需求与宏观决策,以构建资源环境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以夯实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基础为目标,科学编制国土资源规划,成功地组织实施了国土资源大调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新疆“358”地质找矿、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金土工程、大陆科学钻探、海洋地质保障工程、基础测绘等十多个重大专项,累计完成中央财政投入400多亿元,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3000多亿元,每年投入技术力量10多万人,采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钻探、测绘”等多种手段,通过“上天、入地、下海、攀峰、登极”,对国土资源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立体调查和探测,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预警与防治、国土基础测绘等诸多方面取得系列具有宏观意义的重大成果,为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国土资源支撑与服务。
一、12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全面完成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开始组织实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12年来,两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每年组织全国300多家工作单位、3万多名技术人员,运用多种手段,对我国陆域、海域的资源和环境开展多方面、广角度、宽领域调查评价工作,共完成项目5000余项,在缓解我国资源瓶颈约束、更新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减轻地质灾害损失、创新调查技术方法、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土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基础调查计划——大幅度提高地质工作程度,更新大批基础地质图件,较好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地质资料的需求
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实现陆域全覆盖,重点地区大比例尺地质调查程度大幅提高。
完成青藏高原、大兴安岭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61万平方千米,填补国家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最后空白,标志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整体进入大比例尺工作阶段。
首次系统开展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综合研究,提出世界领先水平的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时空演化模式,初步揭示高原隆升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规律。
1∶20万航磁调查、区域重力调查、区域化探调查已覆盖陆域面积的55%、45%、59%。1∶5万区域地质、航磁、区域化探调查覆盖陆域面积的22%、33%、15%。
首次构建全国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平台。完成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2个省(区、市)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启动海洋基础地质调查,首次完成2幅1∶100万区域海洋地质调查,完成全国18%的海岸带资源环境综合调查。
完成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基本查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北部湾等沿海经济区及海岸带地下水资源、区域地壳稳定性、地面沉降、海岸侵蚀和淤积等环境地质状况,为沿海港口、新区等规划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
完成全国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完成沿海地区和大江大河流域1∶25万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全面摸清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为全面推进恢复治理与保护奠定重要基础。
全面推进农业地质和城市地质调查,积极服务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
首次完成中东部160万平方千米主要农耕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状况调查,查明土壤中54种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含量、强度及其分布范围,显示92%的土地质量状况良好。在江西、海南、四川等地发现了一批富硒土地资源,有力推进了特色生态农业发展。
查明330个地级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完成北京、上海、天津等六个特大城市立体地质调查,系统查明地质、资源和环境状况,建立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数字模型,综合评价城市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承载力,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便捷地质信息服务。
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工程——完成城乡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建立调查、监测与评价体系,为耕地保护和宏观调控提供重要支撑。
建立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体系,实现对重点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实时掌控。
完成我国50万人口以上城市、重点地区和国家级开发(园)区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监测面积480万平方千米。
以遥感技术为支撑,完成107个地区533个县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建库,更新11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基础数据,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监管提供直观、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与信息。
首次完成全国农用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为强化土地质量管理奠定基础。
完成全国31个省(区、市)农用地分等和291个县的定级估价,设置5万多块标准样地,初步查清全国农用地质量等级及其分布状况,建立全国统一可比的1∶50万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开展了农用地产能核算。有效推动土地转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的综合管理。
首次查清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状况,为补充耕地实现占补平衡提供基础数据。
基本查清全国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734.39万公顷,可开垦土地701.66万公顷,可复垦土地32.7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的干旱地区。
完成中西部19个省(区、市)坡耕地调查,15°以上坡耕地1602万公顷,及时为国家生态退耕战略实施提供数据支撑。
建立土地价格与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体系,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决策支持。
建成覆盖105个城市和辽宁、安徽、内蒙古、四川、黑龙江、湖北等6个省(区)的地价动态监测网络,完成城市土地定级估价4.2万平方千米,设置国家级标准宗地1.1万宗,实现对监测地区商业、工业和居住用地价格水平的季度监测,及时准确提供地价信息。
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网络,全面获取土地供应计划、土地出让公告和土地供应结果等信息,实现对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分布、时序的动态监测,及时准确把握土地市场走势。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新发现大批矿产地,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量,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能源矿产调查取得新发现,显示良好资源前景。
完成东北松辽盆地外围、西北银额盆地、西南中上扬子盆地和青藏羌塘盆地等4大油气资源新区调查,证实具有良好资源前景,新圈定16处油气勘探战略选区。海洋油气新区调查圈定38个重要含油气盆地,评价资源量超过400亿吨油当量。
新疆东部探获千亿吨巨厚煤炭资源,为实施“西煤东运”战略提供资源保障。
评价新疆伊犁、吐哈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二连盆地等4个万吨级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基地,大大改变我国铀矿资源的区域分布格局。
首次在我国南海北部和祁连山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开辟能源新领域。
新发现大批矿产地和资源量,实现资源高消耗情况下重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较快增长。
积极构建“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及时转化公益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促进公益性地质工作、商业性矿产勘查和地质勘查基金有机衔接,引导和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投入实现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全国地质找矿取得显著成效。
新发现900余处矿产地,其中,大型、特大型矿产地152处,新发现找矿异常近2万处,揭示了我国铁、铜、铅锌、铝、金等重要矿产的巨大资源潜力。重要矿产资源新增一批资源量,其中:铁矿石50亿吨、铜3800万吨、铝土矿4.5亿吨、钾盐4.6亿吨、金1800吨、铅锌8300万吨。查明资源储量比1999年分别增长29.1%、21.7%、28.3%、47%、34.7%和18.3%,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重要矿产紧缺局面。
铁、铜、铝、钾盐等国家紧缺矿产资源实现找矿重大突破,逐步形成一批新的资源接续基地。
新发现辽宁大台沟、安徽泥河、新疆阿吾拉勒、西藏尼雄等一批亿吨级大型铁矿,开创了我国铁矿找矿新局面,正形成我国新的铁矿石资源基地。
新发现西藏驱龙、云南普朗、羊拉、新疆土屋—延东等大型超大型铜矿,有望形成藏中、滇西北、东天山等3个千万吨级超大型铜矿资源基地,促进了我国铜矿开发利用格局的战略西移。
在山西交口—汾西、河南济源—新安、桂西南、黔北等地区新增一批铝土矿资源,为铝土矿资源基地提供了资源保障。
新发现的亿吨级罗布泊钾盐已迅速转化为产能,有望建成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将大为缓解中国耕地贫钾现状。
西藏扎布耶盐湖已成为世界三大百万吨级盐湖锂矿之一,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铅锌、钨锡等查明资源量大幅增长,国际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
在西南三江、秦岭、豫西南、藏东等地区发现一批大型特大型铅锌矿,新增铅锌资源量8300万吨,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在南岭、祁连、东昆仑等地区新发现并评价了湖南白腊水、锡田、新疆白干湖、甘肃小柳沟等一批钨锡矿产地,新增钨矿资源量106万吨、锡矿资源量264万吨,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钨锡资源在世界的优势地位。
辽宁青城子外围、西南天山、青海大场、豫西、海南抱伦等地区的贵金属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取得重要进展,新增金矿资源量1830吨,我国黄金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新增银矿资源量8.52万吨,显著提高了我国银资源的保障程度。
完成矿产资源三项国情调查,进一步摸清重要矿产资源家底,为立足国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提供可靠资源基础。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基本完成铀、铁、铝、铜、铅、锌、钨、锑、稀土、金、钾、磷等13种重要矿产的潜力评价,我国矿产资源总体查明率平均为36%,待查明矿产资源潜力巨大。煤炭、铁、铜、铅锌、铝土矿、金、钾盐、钨、锑等资源潜力至少是已查明资源储量的2~3倍,锰、镍、锡、钼、磷等为1倍以上,西部地区、中东部深部仍有广阔找矿远景。
矿业权实地核查。摸清全国矿产资源家底,优化矿业权设置,整合矿业权,实现矿业有序勘查开发,为规范矿政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摸清全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促进实现绿色矿业绿色矿山,保障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矿政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完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供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查明我国天然地下淡水资源为883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资源为3527亿立方米/年。
系统更新华北平原等北方11个主要地下水开采区的水文地质基础数据和图件。
在鄂尔多斯盆地勘查评价161个地下水水源地,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完成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区、下辽河平原等东部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42万平方千米,为地下水污染防治和重要水源地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16个省(区、市)严重缺水地区实施深井1400眼,浅井180万眼,解决了15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抵御近期西南百年一遇大旱中发挥重要作用。
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初步查明全国地质灾害现状,建立重点地区预警预报系统,在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开展了全国地质灾害现状普查,为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完成全国1640个山地丘陵县(市)约650万平方千米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完成西南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和湘鄂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26个县的详细调查,查出隐患点24万处,威胁人口3500万,为全面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完成汶川、玉树、舟曲等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减灾避灾、灾后重建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初步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有效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监测体系初步建立,在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中显现出重大作用,2003年以来,成功预报并躲避地质灾害4244起,安全转移人口20余万,避免财产损失29.4亿元。
在三峡库区、四川雅安等地区,建立了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示范区。在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等地面沉降严重区,建立遥感、GPS和地下分层标组成的立体监测网络体系。
完成重点地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服务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建设。
围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滇藏铁路、大理-瑞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需要,完成活动断裂调查监测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为相关工程早期可行性分析、选线、建设及建成后安全运营提供重要科学支持。
查明西南岩溶石漠化状况,为石漠化综合整治提供重要支撑。
调查显示西南石漠化面积11万平方千米,占岩溶区面积的23%,石漠化年平均增长率为 1.86%。完成重点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10万平方千米,建立80多处地下水开发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工程,解决了30万人饮水和20多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为石漠化综合整治提供了示范经验。
资源调查利用技术发展工程——重大基础理论得到发展,攻克一批调查技术难关,地学科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基础地质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丰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成矿体系理论,建立重要成矿区带找矿模型。
建立陆相成钾新理论,拓展钾盐勘探领域,推动罗布泊钾盐的产业化进程。
先后编制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成矿图、1∶500万亚洲地质图、1∶100万中国地质图等全球、洲际、全国系列小比例尺综合地质图件,解决一批重大地质科学问题。
发现辽西中华龙鸟等一批珍稀古生物化石,解决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生命演化科学命题,地层古生物研究进入国际前沿。
先后获得8条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又称“金钉子”),我国地层学研究进入国际前沿。
开展南极普里兹带1:50万地质图编制研究,促进我国极地地学研究发展。
成功研制一批先进技术方法和设备,调查评价效率和水平显著提高。
自主研发地质调查数字化信息采集系统,一批专业调查评价软件得到推广应用。集成开发航空物探和航空遥感勘查技术系统,大幅提高数据采集能力。
成功研制具国际先进水平的大深度重磁电地球物理探测仪器,打破国外垄断地位。
攻克各种景观区域化探方法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成功研制150~2000米系列全液压岩心钻机,开发了高精度定向对接贯通钻井技术。
分析测试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
研制了141个标准物质及监控样,其中国家一级标准物质53个,为提高分析测试数据质量提供保障。研制成功痕量超痕量、有机结合态元素等分析测试技术。
鲕状高磷赤铁矿和高硫铝土矿等选矿工艺研究取得突破,有望进一步盘活37亿吨呆铁矿资源,缓解铁矿资源紧缺局面。解决了我国占锰资源储量97%的贫锰矿锰资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
数字国土工程——初步建成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和社会服务系统,信息数据积累达到较大规模,共享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国土资源数据库体系基本形成,有力支撑了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
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基础地质等多专业、多尺度、多类型的国土资源数据库体系。
建立了1∶1万主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等土地基础数据库,建成区域地质等18种基础地学数据库,完成11万种国家级成果地质资料35%的数字化,数据积累达到较大规模。
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初步建立,推动了监管方式的根本转变。
建立全国国土资源状况动态监测、综合分析与预警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初步实现了对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全程监管,增强了国土资源宏观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有力促进了信息共享和政务公开。
初步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初步实现地质调查数据网络化服务,3000种图文地质资料、多种比例尺地质图及全国岩石地层等数据库已提供网上服务,信息共享与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建立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为“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
二、新疆“358”地质找矿
2008年7月,国土资源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强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及重要矿产勘查合作协议。争取3年有好的眉目,5年出鼓舞人心的成果,8年有令国人为之振奋的重大成效。并举全国国土资源系统之力,加快新疆地质勘查进程,积极推进整装勘查,努力把新疆建设成我国重要战略资源接替基地。
三、油气资源战略调查
完成全国115个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评价、42个盆地(群)煤炭资源评价、24个盆地油砂资源评价、47个盆地油页岩资源评价,进一步开拓我国油气勘探新地区、新领域,优选出21个新的油气远景区、44个新的油气有利勘探目标区、38个新的油气勘探接续区,进一步摸清我国油气资源家底,为国家油气资源后备接替区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国家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促进油气资源资源勘探开发、加强油气资源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四、中央地质勘查基金
2006年中央地勘基金启动运行以来,先后在26个省(区)实施了188个风险勘查项目。累计投资18.43亿元,完成钻探工作量108万米,共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0处,其中:大型31处,中型19处,有20个矿种新增了一批资源量,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成果。
五、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
完成230个危机矿山找矿,其中129个矿山新增资源储量达到大中型矿床规模。新增资源储量煤炭56亿吨、金653吨、铁矿石9亿吨、铜300万吨、钨40万吨、锰矿石1128万吨、铅锌865万吨、磷26734万吨、银10741吨、锑40万吨、高岭土21114万吨、铬铁矿47万吨、铝土矿1540万吨、石墨208万吨、锂2663吨、铍7004吨。新发现的资源储量全部为矿山企业直接开发利用。累计新增资源储量静态工业总产值达万亿元,潜在利润数千亿元,平均延长矿山开采年限15年,稳定职工就业60万余人,一大批老矿山重新焕发生机。
六、抗震抗旱救灾
――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
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系统人才、技术、装备和成果优势,紧急动员,举全部系统之力,组织全国地质调查系统30多个单位1000余人,迅速开展完成汶川地震灾区84个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及评估工作,共排查地质灾害点8439处,评估地质灾害隐患18117处。玉树灾区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95处,涉及人数32801人。
――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
灾后3天时间内,迅速查明了舟曲县城及周边地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及其危害情况。
――西南和北方抗旱找水
主动服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举全系统之力,积极支援灾区抗旱。从14个省和7个直属单位调集精干技术人员和先进钻井、物探设备,全力支援抗旱找水打井工作。直接参与上万人,动用钻机上千台,物探设备上百套,累计完成钻孔2703眼,钻探总进尺23万米,完成计划任务的101.12%,共成井2348多口,成井率高达87%,总出水量36万立方米/日,解决了52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
七、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历时4年于2005年3月胜利完工,终孔深度5158米。钻探获取了大量宝贵的地质科学资料,在地壳深部物质组成与结构、大陆动力学、生命科学和深部钻探工艺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发现和科技成果。
八、海洋事业蒸蒸日上,有力维护海洋权益和安全
海域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增强,海洋公益服务和科研调查成果显著。
九、测绘地理信息加快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数字城市建设蓬勃兴起,地理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天地图”网站快速上线,西部测图、l:5万数据库更新工程竣工在即。在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发挥特殊作用。
十、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十二五”展望
“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将紧密围绕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历史使命,着力加强能源资源调查评价,加强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综合调查评价,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与预警,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状况调查,加强科技创新与信息共享服务,全面提高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的工作程度和水平,为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的国土资源保障。
1.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评价一批新的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重要矿产资源国内保障能力稳步增强。
——基本实现重点成矿区带中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全覆盖,1∶5万区调、航磁、化探由目前的35%、35%、25%提高到60%、60%、32%。完成西部主要成矿带1∶5万遥感地质调查。
——加强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铝等重要矿产及新能源新材料的调查评价,完成矿产远景调查50万平方千米。
——优选8—15个具有大中型油气田前景的勘查后备基地。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0处。
2.实施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的综合调查与监测,全面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及时服务国家宏观调控。
——完成全覆盖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和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核查,实现全国土地利用综合监管“一张图”数据的年度更新。
——完成全国农用地质量等级评定与更新,完成粮食主产区150个县农用地(耕地)质量监测与产能核算。
——完成土地生态状况调查评价200万平方千米。完成损毁土地调查评价,摸清损毁土地的数量、破坏程度、空间分布等情况。
——每年完成168个城市地价与31个县集体土地流转价格监测。
——完成106个城市、1500余个国家级与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数据更新。
——完成30个典型城市行业用地状况调查、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潜力评估试点。
3.大幅度提高重要经济区等重点地区中大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程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
——以东部经济区为重点,基本完成1∶25万区域重力调查,完成1∶25万区调修测100万平方千米,1∶5万区调20万平方千米、1∶5万遥感地质调查60万平方千米。
——基本完成全国主要耕地分布区和重要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完成省级区域地质志和系列地质图件编制,完成29个省级地质遗迹资源调查。
——完成主要矿集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完成全国地表形变遥感调查与监测。
4.实现对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状况的全面调查与监测,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
——完成全国和典型资源型地区、生态型地区、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区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布局。
——完成全国国土资源综合遥感调查。建立典型地区国土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综合监测体系,实现综合监测和综合监管。
——建立600余处国土资源市场综合调查与监测点,建立土地和矿产资源的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的综合调查与监测体系。
——开展大中型矿产地和资源富集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区划,建立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的调查监测体系,促进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
5.建立完整的国土资源数据库体系,实现“一张图”管地、管矿。
——完善国土资源部数据中心,形成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
——建立四级联动的国土资源管理网上运行系统、监测监管和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推进地质资料等国土资源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和社会服务全业务全流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6.健全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体系,显著提高防灾减灾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
——完成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调查评价120万平方千米。基本查清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建成完善的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
——完成国家重要经济区、城市群、重要能源基地、岩溶地区、严重缺水地区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40万平方千米,解决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区550万人饮水困难。
——完善全国地下水监测网络和动态评价体系,完成首轮全国地下水污染摸底调查。
7. 开发、引进、推广一批先进技术和装备,建立完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支撑体系。
——突破航空重力测量和航磁梯度等核心技术,形成完善的航空物探勘查技术体系。
——研发高精度重力仪、大探测深度电磁仪等地面物探设备和方法技术,完善综合解释系统,提高探测深度和精度。
——完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构建适合我国地质景观区的资源勘查技术体系。
——全面发展地质岩心钻探技术,研制3000米全液压动力头系列岩心钻机和配套技术体系,研制新一代先进系列水井钻机。
——完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测试技术方法体系。
——研制铁、锰、铝等重要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新方法、新技术,盘活一批难选冶“呆滞”资源。
——研制一批新的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和规范。
8.显著提高海洋地质工作程度,切实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加快推进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力争实现我国海域小比例尺地质调查全覆盖。
——完成重点海域1∶25万区域海洋地质调查15万平方千米。
——实现重点海域油气资源新突破,提交1~2个具有大中型油气田潜力的海上油气勘探后备基地。
——完成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