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7日 05:03 来源:深圳商报
观点人: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主任徐景安
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贫富差别、腐败滋生、道德恶化、生态破坏等种种问题,根子在哪里?一说利益问题,二说制度问题。那么,利益按什么原则调整,制度按什么理念改革?背后还是价值观的问题。当今中国,最核心的问题恰恰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出了问题。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团体以至一个人,把物质利益作为唯一的价值追求,没有了理想、精神与道德,哪会不出问题?
种种问题表明,中国需要新的理念来启动新的转折与改革。树立全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与行为规范,更具有深远意义。
经过碰撞、交流、互动,我提出了以幸福为终极价值理念,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系,我认为这可以成为中国的新思潮。我提出“构建中国新文化的八大标准”,即普世性、继承性、实践性、现实性、群体性、创新性、终极性、神圣性。这里作一下简要的论证。
第一、现实性。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集团所主导和推行的。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相衔接,这才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我主张以创建幸福中国为口号,实现资源有限条件下幸福最大化为理念,这与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主张,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人的自由解放,社会主义最终是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宗旨是一致的。
第二、群体性。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一定要为大多数民众所接受,面对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单纯的灌输式教化很难得到民众的认同。而幸福是每一个民众的意愿,这就为幸福价值理念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三、继承性。实现幸福的路径是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爱自己是继承了西方的自由主义,爱他人是继承了儒学的仁爱精神,爱大家是继承了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这不是简单地把西方理念、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拼装,而是实现和提升人生幸福的内在要求与逻辑需要。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完整继承。
第四、普世性。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继承人类的优秀文明,也就是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世性。同时,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又为人类的优秀文明作出贡献,这种文化才是先进的。中国具有五千年传统文明,又实行了社会主义和对外开放。因此,最有条件将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作为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第五、实践性。作为一个社会的价值理念、文化主张,都是为了指导实践,成为行为规范。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在人类历史上都分别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起过作用,但也暴露了它的片面性。今天应该把这三者整合在一起,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理念。做到了的个人,就会是幸福人生;做到了的家庭,就会是幸福家庭;做到了的国家,就会是幸福国家。
第六、创新性。重建民众价值体系必须创新,简单地回复传统、照搬国外都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而创新又不是割断历史、脱离世界的关门造车,应该走继承、整合、创新之路。自由主义的爱自己、儒学传统的爱他人、社会主义的爱大家,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进行整合,构成新的价值体系,这就是创建新文化。
第七、终极性。自由主义以个人为本位,儒学传统以他人为本位,社会主义以集体为本位,都是对人性的终极思考。人能不爱自己吗?人能不爱他人吗?人能不爱大家吗?但是,人不能仅仅爱自己,也不能只爱他人,更不能只爱大家,作为完整的人性要求应该是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追求完整人性的动力是为了幸福,幸福是人的终极目的。
第八、神圣性。世界上能延续至今的文化都具有某种神圣性,激励人们为之而奋斗。自由、民主、平等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基石。而人要孝敬父母,懂得仁爱,这是人的根本,重视人伦道德使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这是儒学文化的神圣感。
人的幸福来源是物质、情感、精神,人的幸福路径是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现有的、传统的文化主张都存在某种片面性,或强调精神、否认物质;或追求物质、贬抑精神;或执着于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中的一面。只有建立以幸福为终极价值理念,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系,或可为中国人寻找到幸福之路。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