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资本集中:挖掘价值链潜能

2011年07月08日 01:30 来源: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刘成昆/文

  “通过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可以减少内耗、优化布局、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提高竞争能力;集中人才和资源,提高创新能力;集中资本、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投资,发展企业规模,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提高扩张能力;形成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对外谈判能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廖明向记者阐述了企业兼并重组的四大优势。

  价值链到产权链的合作

  目前,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相互参股、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大量出现。国有大企业发挥产业价值链条的重要带动作用,通过提供平台,整合资源,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技术、资本、规模和人才的优势与私营企业机制灵活、风险意识强的特点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将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我国整体竞争实力。

  “十二五”伊始,国资委再次强调要提高行业集中度,在100多家中央企业中,要出现几十家世界一流企业。这种做法从一方面来说,是适应我国当前的央企兼并重组的形势;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对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就我国当前企业现状而言,较理想的方式就是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去进行兼并重组,如果不能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并购,提高买方有效的并购能力,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不仅速度慢,反而会加剧过剩格局。

  资本密集行业的并购,并非单纯的国企收购国企,而是一种双向行为。大国企收购兼并小的私企,大的私企收购兼并小的国企,这是一个资本集中、行业集中趋势的体现。在各个行业,兼并、强强联合已经成了趋势,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国企优势并购

  2009年,中国化工以整体收购或参股控股的方式收编了昌邑石化、济南长城炼油厂、济南蓝星石化、正和集团、大王华星、青岛安邦等6家山东地炼,其一次炼油能力达到了1700万吨/年,并通过与日升投资公司合作,扩至山东地炼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

  今年7月,中石油也与山东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并有意并购山东最大的地炼东明石化。

  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这些行业走向集中是势所必然。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央企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2005—2010年,央企资产总额由10.5万亿元增长到24.3万亿元,年均增长18.2%;营业收入由6.79万亿元增加到16.7万亿元,年均增长19.7%;实现净利润由4642.7亿元增加到8489.8亿元,年均增长12.8%;上缴税金由5779.9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年均增长17.6%。国企的成长,为其收购私企创造了资本前提。

  在最近几年地方政府与央企的接触中,无论是山西这样的自然资源丰富的大省,还是像安徽这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省份都在这次央企落户地方的浪潮中争当先锋。总体来看,央企进入地方所涉及到的大多是竞争性领域,尤其以基础设施和能源为主。而在与地方的对接中,多领域投资的特征逐渐显现。

   以山西省为例,山西是我国的能源大省,在山西省主导的这次与央企的对接会上,央企的投资项目涉及火力发电、煤层气、煤化工、风电、医药、建材、信息、商贸流通等领域。就在今年1月份,由国药集团总公司投资8亿元人民币与山西省医药集团共同组建国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成为山西与央企全面合作后的第一个落地项目。

  在贵州省与央企的签约项目中,涉及农林牧渔、矿产品深加工、制造业、电力、煤气、技术服务、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在福建宁德与央企对接项目中,央企的投资领域从过去单纯的电力行业扩展到石化、钢铁、新能源、汽车、高速公路、旅游、港口、大型围垦等多行业领域。

  私企并购也成趋势

  除国企收购私企外,私企收购国企也必然走上前台。有关专家近期提出:未来10年,我国私企收购国企将进入高潮。

  去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说,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经济、非公经济比翼齐飞,在很特殊的2009年,并不是“国进民退”。列举几个数据,工业增加值,私企是18.7%,国企是6.9%。总资产或者说资产合计,私企增20.1%,国企增14%。最重要的是利润,私企总利润增加17.4%,国企下降4.5%。

   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至今仍有少数人避讳“私”字,但国企比重下降了20%,说明这是一种经济规律;其次,分析国际情况,目前世界各国国企比重约为15%。其中,发达国家约10%,不发达国家约20%。而我国现有国企比重约为20%,显得过高。

  除以上因素外,适当降低国企比例有利于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和社会财产浪费;应允许私企收购绩优国企和大型国企。不要只允许收购严重亏损的国企和中小型国企。绩优企业“货好能卖好价钱”,大型国企可以大量向社会出售股权。

  但现在,广东一家知名小家电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及周围的很多私企老板都获得了海外居留权,不少私企老板在赚了足够钱后都不愿意再做实业,而是转向做投资或离开,因为发展遇到了“天花板”。

  “玻璃门”竞争失衡隐忧

  “虽然我们企业还在继续做实业,投巨额资金进行战略转型,但做得非常艰苦。”这位负责人感叹,如今,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普遍面临着“玻璃门”和“弹簧门”的现象。

  “玻璃门”是指国家虽然对民营企业出台了很多方向性的支持政策,但在实际落实中,很多政策因为缺乏细化可操作性的办法,让企业感觉始终隔着一层玻璃,能看得到政策落实后的“美好前景”却进不去。“弹簧门”则是指在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在一些领域受到限制,与国有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位置,造成在竞争中想发展却被“弹出来”。

  还以钢铁业合并为例,多家国有钢铁企业面临发展困境,倒是有许多私有钢企发展迅速,私企可以重组国企,但遇到的阻力,超乎私企的想象。2005年,中国出台《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整饬中国一盘散沙的钢铁乱局,国有钢铁巨头们被赋予整合中小型钢厂的任务,计划到2010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的钢产量要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这样的政策主导下,私企收购国企不太现实,会出现国企收购私企的现象。

  根据市场机构的跟踪调查,中国企业500强前100位的名单中,民营企业数量在近几年持续下滑。在2008年到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民营企业的数量减少尤为明显。在2009年间,国有大企业(包括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的扩张速度明显大于民营大企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