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8日 02:5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李芃
最近,浦东首次集中推出一批总部基地,提出未来五年年均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不少于15家,“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地区总部数量占上海的59%。
截至今年5月,已有16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浦东,注册资本总额累计约百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
另据统计,浦东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户均注册资金是区内外资企业平均数的10倍之多,对新区的经济贡献也达到外资企业平均数的6倍。
更重要的是,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地区总部落户,将加强产业集群效应,推动浦东生物医药、汽车、精细化工、IT和通信等支柱产业的形成。以汽车产业为例,以美国通用汽车为龙头,浦东吸引了15家全球知名的整车组装、汽车零部件、研发等多方面的总部,形成了设计、制造、汽车金融、培训、维修服务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地区总部通过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也使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据介绍,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在能源、水处理、交通、医疗等领域,已有10多个研发成果返销欧美。2010年,浦东外资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160亿人民币,专利申请和授权数也占全区的一半。
但当下的体制问题,或阻碍浦东总部经济的推动。诚如一些跨国企业反映,让地区总部发挥更大作用需要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所涉税收、管制、体制等方面的决策权并不在浦东,取决于国家整体的改革开放进程;浦东的空间在于综合配套改革所允诺的“先行先试”。
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CEO王子光介绍,他所在的小松中国已由销售型企业转型成为投资中心,但目前的规定是投资分红所得不可以直接进行再投资,而必须去国外绕一圈,以资本金的形式再投进来,极大地影响了投资效率。
另一方面,他期望能有配套的政策,能够长久地留住人才。王子光介绍,小松中国上海公司目前雇佣了450名员工,大部分是外地户籍的大学毕业生。由于户籍不在上海所带来的种种不便,使得部分员工不够稳定。
通用电气(GE)中国有限公司政府关系区域总经理王晓忠说,为了让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挥更大的作用,涉及到投资环境的方方面面,但概括起来也就是两类问题,一是价格问题,二是法规问题。前者如高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问题,后者如外汇资金的进出、离岸业务的开展等。像GE目前在上海开展的飞机融资租赁业务,就离不开金融相关政策的配合。
王晓忠认为,上述两方面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市场开放问题,事关跨国企业的本地化,“国家层面的政策难以改变,希望浦东利用先行先试能够有所突破。”
作为总部经济发展的载体,此次浦东还首次集中推出了一批总部基地。其中陆家嘴金融城和世博地区作为核心区,还包括临港新城、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工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等四个总部经济集聚区,以及康桥工业区、南汇工业园区、国际医学园区等八个基地。
据悉,在上述三个层次的总部基地空间布局中,目前共有在建或待建总部楼宇126栋,已规划待开发土地近2000万平方米。
但浦东也面临不小压力。地区总部在多方面的带动效应,使其成为各地争抢的资源。南京和杭州都明确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口号,紧邻上海的苏州市也展开贴身争夺。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