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哈利·波特剧终

2011年07月11日 01:0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2》以一种直白而又阴郁的方式昭告天下:作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系列电影,它的十年旅程已然走到尽头

  谭薇/编译

  “一切都结束了。”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2》全球首映礼的巨幅海报上,上述几个大字赫然在目。它以一种直白而又阴郁的方式昭告天下:丹尼尔·拉德克利夫、鲁珀特·格林特和艾玛·沃特的十年旅程已然走到尽头。

  作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系列电影,《哈利·波特》已无可避免地显出颓势,也正因为如此,最终章的“绝地反击”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这是一部充满戏剧张力、场面壮观、扣人心弦、令人满足的电影,”《卫报》专栏作家皮特·布拉德肖写道,“远胜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终章《最后的战役》或是托尔金的《王者归来》。”

  完美是怎样炼成的?

  “一切都有了好结局。”

  这句评论并非仅是针对剧中的正邪对决,亦是指《哈利·波特》系列的十年成长史。影片的成功首先是选角的成功。结尾处闪过的几个快镜头令我们有幸重遇当年的青涩少年丹尼尔·拉德克利夫、鲁珀特·格林特,以及稚气可爱的艾玛·沃特。三位主角伴随着电影的成长而成长,无论是在样貌还是演技上,均与故事的发展相得益彰,不能不说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饰演配角的几位老戏骨大飙演技,相当过瘾,唯一不幸中途逝世的邓布利多扮演者理查德·哈里斯与继任者迈克尔·甘本之间的衔接亦是天衣无缝。除此之外,十年来电影的演出阵容几乎未曾经历实质性的变动。

  《哈利·波特》系列亦是幸运的,由克里斯·哥伦布导演的《哈利·波特与密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制片人大卫·海曼对阿方索·卡隆与迈克·纽厄尔的慧眼识珠亦为人称道,然而在收官阶段押宝大卫·耶茨的决定却让人大跌眼镜。然而,正是这位看似“过于直白、作风轻率”的电视导演以其无与伦比的技巧与戏剧感知力为《哈利·波特》系列谱写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结尾,并有力地证明,将小说第七部“腰斩”为上下集的做法并非——或者说并不仅仅是——出于商业考虑的“吸金伎俩”。

  或许,编剧史蒂夫·克罗维斯才是最大的幕后功臣。为了能够完成《哈利·波特》系列的剧本改编,史蒂夫中断其导演生涯达十年之久。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同时空的自然衔接、紧凑流畅的情节设置……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2》中,史蒂夫的叙事平衡感及其对细节的雕琢显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不落俗套的终极对决

  顾名思义,所谓的“最终章”即是以正邪之间的终极对决为最大看点。尽管大部分观众均已知晓结局,然而七部《哈利·波特》所累积起来的戏剧张力依然为高潮部分做足了铺垫。

  影片开头,映入眼帘的依然是哈利、罗恩和赫敏在旷野中寻找圣器的身影。接下来,导演以一个精彩绝伦的“猜谜游戏”——赫敏假扮食死徒贝拉·特里克斯——将故事推向第一个小高潮,海伦娜·邦汉·卡特的暗黑哥特气质用来阐释伏地魔的最忠实信徒,的确再妙不过。诸如此类的叙事手法成功地营造出所谓的“迪斯尼乐园效应”:高潮迭起、悬念不断,犹如过山车一般紧张刺激。或许正因为如此,在大部分场景中,之前被视为“多此一举”的3D技术与华丽的视觉效果及镜头的纵深感相得益彰。

  当哈利与朋友们在霍格沃茨会合时,整座学院在斯内普教授的统治下已变成一座阴郁压抑的“法西斯集中营”,然而导演并未过度渲染这种忧郁的气氛,而是尽量保证故事主线的清晰流畅,借邓布利多之口对哈利双亲的过往、哈利与伏地魔之间的“心灵感应”抽丝剥茧、娓娓道来。即使在山雨欲来、分秒必争的决战前夕,导演依然见缝插针地安排了一场富有深意的时空旅行,将数十年前斯内普、哈利母亲及邓布利多之间的纠葛呈现在观众眼前。被演绎过无数次的终极对决亦不落俗套,当哈利与伏地魔正面交锋之际,真相被一一揭露。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1》中的不愉快显然已成为历史,愈是接近旅程的终点,三位主角之间的友谊便愈加深厚,罗恩与赫敏一如既往地给予哈利坚定的支持,后者依然是肩负终极使命的灵魂人物。这为我们欣赏丹尼尔的成长历程提供了绝佳契机,无论他的表演有过多少瑕疵,十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丹尼尔即哈利·波特,哈利·波特即丹尼尔——这一点永远也不会改变。

  或许,唯一缺少的是大银幕上一句例行的官方告别:“本剧终”。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