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2日 08:57 来源: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封欣 实习生 王渊
“三甲医院的专家不是不愿意到社区医院看门诊,只是他们能对病人所说的最多一句话仅仅是‘下周你来某三甲医院化验一下吧’。”目前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担任外科主任医生的陆培在谈到医疗资源不平衡时,感慨一些社区医院的化验设备太差,难以支持社区医院扮演“守门人”的角色。
一天最多看了120个病人
陆培出身医生世家,他的父母和爷爷都曾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父母建立了当时大西北最早的医疗体系。深受家庭环境影响,陆培一直感受着医生从病人身上得到的尊重和感激,并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好医生。
1990年陆培从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先后在华山医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五官科医院做外科医生。1999年,陆培被公派去比利时学习内窥镜技术和科室管理,并受邀攻读博士。
陆培2000年回国时,却发现国内医患矛盾变得异常突出,而在他出国之前远没有如此明显。
2000年前后,随着市场化不断演进,政府卫生投入绝对额逐年增多,但是政府投入占总的卫生费用的比重却在下降,政府投入的相对不足,再加上医院重效益轻公益的政策引导,此阶段中国医疗体制存在的众多问题逐渐显露,尤其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始变得突出。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从1990年-2005年,全国公立综合医院的门诊费用平均涨了约12倍、住院费用涨了约10倍,而同期城乡民众的平均收入仅涨了大约7倍和5倍。其中,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体系绩效排名中,中国在医疗筹资的公平性这一指标上名列199个会员国中的倒数第四位。
“我感受到特别明显的是病人开始逐渐不信任医生,但又没有更多的选择。同时随着门诊量的加大,医生超负荷工作越来越严重。”陆培说,他有时候一天最多看了120个病人。甚至有些医生看得更多,计算下来医生花在每个病人身上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显然这样难以保证最高的质量,但没有办法,门诊排队的人越来越多。”
“不公平的就医工作环境”
陆培长期在三甲医院工作,对三甲医院门诊量压力巨大有最直接感受,但他表示自己非常不愿意草率处理病人。
“有次碰到一个病人来看眼睛,他跟我说眼睛疼,也讲不清楚自己的状况。像这样越说不清楚的病人越需要医生花时间跟他沟通交流,把状况弄明白。如果像流水线一样处理,三分钟一个三分钟一个,病人实在可怜。”陆培和众多一线医生一样,常常感觉自己陷于两难之地——一方面面对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沟通和治疗的病人,一方面却面对着越来越多的门诊量。
“随着年龄的增加,技术提高后,我能治疗的人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了呢?”陆培的困惑还包括,没有时间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指导……这也成为了医患关系不和谐、患者满意度低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但这不是某个医生能解决的问题。”陆培说。
国内的状况让他担忧,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一名一线医生能做的有多少?陆培开始关注医院和医疗体系管理,中止了读到一半的博士学位,转而去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专门学习医疗管理。
“在欧洲,当我提起中国医疗现状时,他们认为对医生来说,巨大的门诊量是个不公平的就医工作环境,但对病人来说,可选择的医生太少,病人也很可怜。”陆培说,放弃博士学位,不是放弃从医的道路,而是想做得更多。
专家下到社区后的无奈
2005年,陆培从欧洲回到国内,一边继续从事外科医生,一边投身到了向国内引进国外先进项目的工作中。当时整个社会都在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进行反思、解读、谏言献策。2008年,中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掀开了大幕,在新医改中,公立医院改革为重中之重,其中尤其突出基层医疗机构。
“新的医改方案,政策导向是对的,就是中心要下移到基层,但是由于大医院医疗资源好,病人依然选择排几个小时的队,看三分钟的病。”面对国内现状,陆培认为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病人没办法获得充分信息,在就医问题上没有充分的选择,医疗信息不对称使得病人择医有很大盲目性。第二个问题是医疗资源分配极度不均等。“完善的医疗资源80%以上在三级甲等医院,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设备都集中在那里,从而造成病人看病的选择越来越过度集中,也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陆培说。
要想降低三甲医院门诊量,基层医院必须要提高诊疗水平,才能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三甲的愿望。“可是基层医疗水平的现状令人满意,令人放心吗?显然不是。”陆培告诉记者,为了提高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上海一直在鼓励三甲医院的专家到社区医院轮流门诊,但是“很多专家下到社区后,却因为化验设备太差,开不出化验单,无奈还是对病人说‘下周你来某某医院化验一下吧’。”
陆培表示,现在难以支持社区医院扮演“守门人”角色的原因除了缺乏医生资源,还有一点就是大多数中小医疗机构,特别是小型的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本没有完善的检测设备和检验人员,仅凭病人的简单病史和医生的临床经验治疗病人。
“以数据为基础才可靠,只凭经验不行。”陆培透露,医生诊断和治疗辅助信息中70%以上是依靠检验所获得的。
“第三方检测”突围
陆培非常清楚地知道,检验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但就整个医院而言检验科不是核心,只是辅助科室,医院对其关注和投入程度并不多。
陆培2010年加入了第三方检测公司上海天祥医学检验所,同时在儿科医院做周六周日门诊。“之所以愿意到第三方医疗机构来做,从我多年的医生经验看,这个平台在配合医改推进的同时,也可以走出一条成功的商业之路。”他决定先从地段医院入手,帮助基层守好门。第三方检测在欧美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占整个检测市场份额的40%,但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市场份额还不到1%。
陆培刚开始接触到的地段医院,大多规模小,营业收入等各方面情况并不理想,但通过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医院可以开展更多项目,实现基层看病可享受到三级医院的检验水平,也因此给医院带来可观的收入。“目前在上海已和1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始合作,并逐渐在长三角地区推广。”陆培说,第三方独立机构除简单检测化验外,还应该为医院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例如对检测人员、医生进行项目培训,协助处理医疗纠纷,提供致电或网上咨询服务等。
但是大多公立医院对机构的不了解,对检验质量的不信任,也是陆培面临的难处,他更希望能和政府有更多合作。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