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贷存比中考已过 理财产品发行热度不减

2011年07月12日 09:1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财经日报 陈晶泽

  国内商业银行贷存比“中考”虽然过去,但银行理财产品热卖潮却在如火的7月里延续火爆。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昨天下午,国内各银行(含外资行)在售的理财类产品合计739种,委托期限从1天到8.75年不等。预期收益率从1.35%(年化收益率)到8%(年化收益率)不等。从投资品种看,债券、利率、票据依然是投资的主要方向。

  银行客户自动上门

  在刚刚毕业的王鹏(化名)眼中,到营业部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真是多。今年6月,王鹏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虽然工作刚满一个月,但他现在已经不再为客户发愁了。

  王鹏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刚开始工作时,他担心没有客户基础,日子会很难过。没想到的是,6月份银行不断推出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在4%~5%,还不断向客户发送产品信息的短信,很多客户拿着手机短信自动找上门来。

  王鹏告诉本报记者,虽然工作刚满一个月,但在接待客户的时候,只要讲清楚最低购买金额,期限多长,预期收益率是年化的,要按照天数进行计算,以及到期有达不到预期的风险等,剩下就是客户自己购买了。

  王鹏开玩笑说,他是“师奶杀手”,因为他的客户基本上都是老太太,35~55岁年龄段的客户很少。

  货币市场基金遭遇大规模赎回

  在一家公募基金任职的谢小姐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投资于A股市场的基金差不多都在亏损,阳光私募产品也集体大变脸,很多原来指望靠买股票或基金赚钱的投资者选择了持币观望。由于货币市场基金具有随时赎回、按日计息的特点,加上今年货币紧缩政策严厉,使得银行间利率水平不断上升,不少观望的资金涌入货币市场基金。而货币市场基金业绩最好的时候可以做到7天年化收益率达到4.5%左右的水平。

  不过从6月中旬开始,各家基金公司的货币市场基金遭遇大规模赎回,罪魁祸首是银行为应对季末考核拼命揽存。

  谢小姐表示,当银行都开始抢客户时,基金公司明显处于劣势。据她介绍,银行在推销货币市场基金时,她经常要费一番口舌去介绍什么叫货币市场基金。如果遇到银行理财经理来抢客户,客户几乎都会被抢走。因为理财经理只要简单告诉客户,把钱放到银行,过多久之后就会拿到多少利息。虽然理财经理会说明这个到期收益率只是预期,但在很多客户看来,预期收益率基本都能达到,如果相差不多,也能接受。

  另外,把钱给银行,亏损的概率要比给基金公司小很多。“因为很多人吃过基金公司的亏。”谢小姐略显无奈地表示。

  而随着6月底贷存比考核大限已过,7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理应很快降温,然而,7月第一周,理财产品发行仍然火爆。谢小姐解释,由于理财产品在银行财务报表里算做存款,因而银行只要推出的是3个月期产品,那么,6月底发行的产品就能保证在9月底的季末考核中,这笔存款还停留在账上,从而为银行锁定存款。

  除此,销售理财产品的收入属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自然是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有效途径。

  信托寄望第四季

  事实上,银行争抢客户影响到的不只是货币市场基金,多位信托公司销售经理也对本报记者大倒苦水。

  据沪上一小型信托公司销售负责人介绍,6月份其信托产品到期收益率在10%左右,仍然很难卖出去。银行渠道不配合,而他们的客户又大多掌握在银行的私人银行手上。“以前,银行愿意销售信托产品,现在银行自己要卖理财产品,就不会再把客户介绍给你了。”上述信托公司销售负责人表示。

  对他以及其他同行来说,今年上半年愁产品的情形已经不复存在。相反,很多信托公司又回到了寻找客户的老路上。

  他把希望放到了今年第四季度,“10月份资金出来后,希望情况好转。”由于6月底发行的产品很多期限为3个月,10月份这批资金将到期。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