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杨士秋:不断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

2011年07月12日 16:4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2日讯(记者 孔令雪)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7月10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行政体制改革”为主题,分四个单元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兼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士秋发表演讲,对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改革和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杨士秋:不断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兼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士秋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中国经济网 记者/王蒙 摄)

  一是搞好绩效管理的总体谋划工作。现在政府管理仍存在着机制不活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区和部门,政绩导向发生偏差,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管理政府创新的力度,坚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并重,不仅要解决好政府干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好政府怎么干的问题。要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作用,把评估制度建设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来谋划和推进。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正确的政绩导向,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国情加强理论研究、政策指导和实践探索,立足当前,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是开展政府绩效管理和考评的基础、核心,也是难点。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要有经济指标,也要有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资源环境的指标,既要考虑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必须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合理定位政府绩效管理的范围,要围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来设计指标内容,要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考评,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体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差异和特点,处理好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关系,经济性指标与社会性指标的关系,保持指标体系的协调统一,做到既科学合理,又易于操作。

  三是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估的机制和制度。要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绩效考评的职责体系,捋顺各部门的职能关系,形成推进绩效考评工作的合力。要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方式,坚持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估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时考核相结合,要规范绩效评估程序,加强绩效任务督察和绩效考核评估各个环节的任务建设。

  四是提高绩效管理的公众参与程度。人民满意应该是衡量绩效评估的最终标准,要继续深入开展公民评议活动,扩大民意搜集和民主测评范围,规范公众评议政府绩效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公众满意度调查制度,加大公众在绩效评估当中的分量。要提高评估体系的透明度和开放度,逐步做到考评内容、过程、结果公开,不断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

  五是加强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要将政府绩效结果与自身建设结合起来,探索建立绩效评估与财务预算和项目经费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搞好公务员考核与政府绩效评估的衔接,强化绩效评估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国务院对政府绩效管理十分重视,不久前建立了政府绩效管理工作联席会制度,联席会现在已经着手安排工作,并在部分机关和部门开展试点工作。期待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取得新的成绩,在建设廉洁、法制、公平正义政府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郝红波)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