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网络时代的私生活

2011年07月12日 17:01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我们可能显得饱经沧桑,什么都不再天真,什么都不信。但又好像格外天真,一旦网络中有丑闻就一定会相信。这种戏剧化的反差让我们总要进入别人的私生活才觉得自己看到了内幕

  文/张颐武

  在网络时代,私生活现在变成了公共生活的焦点,人们往往依赖私生活才能进入公共生活,而公共生活似乎只有通过私生活才可能被公众所瞩目。

  无论是卡恩的牢狱之灾,还是施瓦辛格的私生子风波,或是中国微博(http://weibo.com)上的自曝“私奔”,或是郭美美的歹戏拖棚,没完没了的故事,以及一位地方卫生局长微博暴露的私情,虽然性质不同,情况有异,却都让人看得目瞪口呆。无论是权倾一时的国际组织的头头、名重一时的明星兼政客,或是本来名声不大却由于自曝而名噪一时的商人,或是虚荣炫富的小演员,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时代,绯闻、八卦、犯罪等等都在媒体和网络的平台上展现了出来,将许多原来似乎自有其尊严的大人物弄得格外的荒诞。而我们也由此有了更多的揣测,觉得证明了人就是表里不一的有之,感到有复杂的阴谋论的有之,猜测有深不可测的黑幕的有之。这些又通过网络的传播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常态。

  人们对于这些事情的看法其实也是矛盾的,一方面觉得这些事情仅仅是私生活的不检点,其实未必具有多大的公共性,也是人性和欲望所造成的复杂性的一部分,未必就完全不可思议,我们也都认为炒作这些其实未必就有很大的意思。但另一方面,人们又情不自禁地关注这些事情,受到很大的吸引,充满好奇和兴奋。

  其实自从有了现代的媒体,这种事情就已经层出不穷,但网络的传播又将人们变成了更为具体而微的围观者。网络让我们的私生活公共化的程度前所未有地加大了。个人自己的事情常常就不再是自己能够担得下来的,它所影响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引发的是公众的兴趣,后面都有公众或媒体如影随形。好像它们既是法律或道德的一部分,又是好奇心和发掘隐私的人性的另一面的一部分。这种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加重了我们对于别人的私生活的好奇心,但也加重了我们对于社会的焦虑感。

  这也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延续,就是人常常会不相信别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表现,往往会觉得私生活能够更加“真实”地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行。高高在上的,被揭开原来不靠谱;标榜自己品行好的,其实可能不堪闻问。我们内心里隐隐觉得就是常理,所以看到了私生活的问题,我们好像有一种不出所料“早就明白”的快感。

  与此同时,我们还会觉得无论机构或个人总是倾向于“掩盖”或“编造”“真相”。我们所知道的一定是别人想让我们的知道的,而我们渴望知道的却是别人一定要掩盖的。我们好像总是接近不了真相。我们有强烈的“真实饥渴症”。卡恩的事情从一开始就有阴谋论,现在更是相当普遍的看法。于是,我们可能显得饱经沧桑,洞悉人性的复杂,什么都不再天真,什么都不信。但又好像格外天真,一旦有网络中的丑闻就一定会相信。这种戏剧化的反差让我们总要进入别人的私生活才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内幕。

  现在看来事情其实有两面:

  一面是公众人物就是传统所界定的概念,如原来未必非常“公众”,但一“私奔”,就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兴趣,就变成了公众人物。这样的事情是不少人今天知名度的来源。他们总是用夸张得多少有些离谱的言行,刻意地逸出社会规范来吸引眼球。当然这些事其实也就是在社会规范的边缘打“擦边球”,一面是无伤大雅,另一面又确实离谱。这就是最好的炒作的题材。从芙蓉姐姐到凤姐再到私奔,都有主动和被动两方面的结合。没有积极“炒”,这些人不“公众”;没有公众对于离谱行为的好奇,这些人也“炒”不起来。而郭美美则是无名人物的行为,却扯到了大机构,变成了网民对于各种机构的隔膜所造成的焦虑的最佳投射。不管真相如何,郭美美如她自己所愿成名了,但这如愿却又格外不如愿,她的名声造成的损害远大于收益。网民的“围观”和“人肉”的后果当然相当严重。这样的情况还会经常出现。

  另一面是真的公众人物其实被更为严格地要求了。公众的监督无时不在,无地不在,不检点、不注意随时就可以毁掉一个人一生的努力,而且你还没有话说。真正的公众人物谨言慎行,道德的约束和境界的提升当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应该想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古老的常识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更加现实化了。

  世界上的事都不仅仅是自己的隐私,也都不仅仅是别人的热闹。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文化学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财经国家周刊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