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妈妈咪呀!》撬动音乐剧新王国

2011年07月15日 01:3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吴丹 俞晓辉

  历经6年等待与漫长筹备,这个夏天,中文版《妈妈咪呀!》终于如约在上海首演。在原创音乐剧上努力了30年的中国,是否能以此为契机“打造另一个百老汇”,是一个充满悬念和可能性的命题

  一样的灯光,一样的舞美,一样的旋律和气氛,就连高潮时三位女主角高举话筒的动作、站姿、神态与笑容都如出一辙。这场音乐剧与原版《妈妈咪呀!》唯一的差别,只是整台演员的黑发、黑眼睛与中文唱腔。

  看着这场景,再听着谢幕时的喝彩与掌声,听不懂中文的朱迪·克蕾默(Judy Craymer)感觉很奇妙,“1999年,当《妈妈咪呀!》在伦敦西区首演时,我们对这部戏的未来一无所知。我以为会失败,但没想到,《妈妈咪呀!》走出了伦敦,走到百老汇,现在又来到了中国。我很自豪,当时,中国对我们来说完全是不可能的梦想。”

  算上中文版本,音乐剧《妈妈咪呀!》已在全球拥有了14个语言版本。这部全球票房早已突破20亿美元的音乐剧,至今已吸引4500万观众——这还不包括电影版《妈妈咪呀!》的观众数量。发生这一切的时间,不过短短12年。

  23年前,正是朱迪的一个简单想法,使得ABBA的金曲被改编成音乐剧《妈妈咪呀!》。最终,这部音乐剧以14种语言在全球剧场里延续着全新生命。对朱迪而言,这是一种“有趣但狂乱的经历”。

  作为最初搭建起创作班底的制作人,朱迪也把《妈妈咪呀!》搬上了银幕。“排一部舞台剧跟拍电影其实很不一样。舞台剧只有几周的排演时间,排练过程中见不到观众。但成功与否,又须放到观众面前才知道。这是非常困难的。”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朱迪坦言,中文版《妈妈咪呀!》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市场,它将辐射所有以汉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和地区。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文版《妈妈咪呀!》将在京广沪三地进行180天内连续200场的演出,之后前往内地二、三线城市及港澳台、新加坡等地,演出持续时间为3至5年。

  六年等待与努力

  2007年,导演保罗·加灵顿带着英文版《妈妈咪呀!》来上海时,曾谨慎而试探地表示:“希望将来能听到用中文唱的《妈妈咪呀!》。”

  如今回顾《妈妈咪呀!》2007年在京沪两地的演出盛况,才明白那并非一场单纯的商业巡演。原版制作团队之所以浩浩荡荡奔赴中国,完全是带着投石问路的心态,来考察音乐剧在中国生存的土壤。

  “我们为此努力了6年。”制作人朱迪·克蕾默直言不讳,她在筹备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电影版《妈妈咪呀!》时,也同步开启了中文版音乐剧的谈判计划。电影版《妈妈咪呀!》于2008年上映,中文版却拖到2010年6月才正式签约。

  上海大剧院曾与《妈妈咪呀!》原版制作方接触,希望引进中文版,但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在权衡之下选择了放弃。他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妈妈咪呀!》的音乐和剧情是非常西式的,一群亚洲面孔对观众的心理来讲,会有接受障碍。如果要连演3个月,我们没有足够的信心。”

  《妈妈咪呀!》的确是一个具有鲜明西方价值观的故事。在一座希腊小岛上,即将出嫁的女儿悄悄给母亲21年前的三位旧情人发出请柬,希望在婚礼当天知道自己的父亲究竟是谁。当这三个男人同时出现时,数种复杂情绪消融在ABBA或欢乐或伤感的音乐中。从剧情、人物到音乐,《妈妈咪呀!》充盈着奔放、混乱、浪漫的戏剧元素。对于音乐剧舞台经验并不丰富的中国演员来说,如何以开放姿态去诠释这样一个西方故事,无疑是个考验。

  制作方也有他们的担忧。导演保罗曾制作过德国、瑞典、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多个欧洲及亚洲版本的《妈妈咪呀!》,但每次编排不同国家的语言版本,他都心存忐忑:“要把英文原版改成各种语言版本,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歌曲翻译,意思不能大改,还要能唱出来,很难。”德语版《妈妈咪呀!》上演时,就有部分观众无法接受翻译为德语的歌词。

  即便面临诸多困难、犹疑与担忧,中国音乐剧市场的巨大潜力仍让包括中演在内的许多演出公司跃跃欲试。去年,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韩国CJ集团三大中外文化界巨头联合组建亚洲联创,以“打造中国百老汇”的口号昭告其野心。而亚洲联创的开篇之作,就是以千万巨资引进《妈妈咪呀!》。

  诞生之路

  中文版《妈妈咪呀!》的诞生远不是“复制”那么简单。被美国百老汇观众视为“日常消费品”的音乐剧,其复制与扩张的模式就如同麦当劳,每一份商品都需执行精确统一的标准化流程。

  来自英国的导演、音乐总监、舞蹈总监、技术总监、服装总监等原创核心团队,面对2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选者,分三个阶段进行了长达半年的选秀,才挑出近40名演员。这番冗长选拔,一是缘于英国制作方眼光之严苛,二是受限于中国音乐剧人才的储备不力。音乐剧是综合了舞蹈、音乐、话剧等综合戏剧形式的艺术,需燃烧观众情绪、给人娱乐,如此综合性的演艺人才,在中国舞台上并不多见。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资深演员田水最终被选中扮演母亲唐娜一角。尽管她有数十年的话剧表演经验,面对《妈妈咪呀!》仍深感压力,“话剧与音乐剧终归是不同的。演员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这不是简单的唱歌,还必须对音乐有所理解,要掌握如何用歌声传达情感。还要准备足够的体力,将音乐、舞蹈、戏剧以及体力综合协调。”

  演员确定角色之后,就开始闭关进行两个月的磨炼。每天早上9点半至晚上6点半,所有人都必须密集地进行歌唱、舞蹈、表演、体能训练等课程,如同回到学生时代。中国演员的舞台爆发力毕竟逊色于欧美演员,为最大限度调动情绪,导演甚至建议大家喝点红酒,带点微醺以进入狂热气场。

  保罗认为,不同语言版本的最大障碍是翻译。如何一丝不苟地准确传达出原作者的意思,在用词与结构上又不离开各自方圆,是每个新版《妈妈咪呀!》面临的难关。

  此番为中文版操刀翻译的,是曾创作过《再回首》等经典作品的台湾词作人陈乐融。他早年是ABBA乐队的忠实乐迷,这回放弃了词句韵辙优美的考虑,将功力用在音节和词义的推敲上。历时2个月翻译完23首歌后,陈乐融又收到160多页的修改意见,步步打磨直至精确。此外,为了更好地跟本地审美结合,中文版剧本中出现了沪语方言与网络流行语制造的笑料,而每一个笑点,无不经过严格的观察、测试与调整。

  支撑每一个细节的,是高达4000多万元的制作费用,以及4000多万元的运营成本。如此高投入,唯有通过大规模巡演来分摊成本。亚洲联创对此颇有信心,预计能在一个半演出季后收回成本。

  在《妈妈咪呀!》欢快的音符背后,潜藏着中国音乐剧的梦想与野心。朱迪说:“我们跟中国合作之后,希望能帮助中国建立起音乐剧人才数据库。这次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引更多西方音乐剧来到中国合作中文版。中国也可以把自己的音乐剧翻译为外文,在世界其他地方演出。”亚洲联创今年3月已经与音乐剧《猫》签订合约,预计明年推出中文版《猫》,音乐剧《剧院魅影》的中文版引进也正在谈判中。

  音乐剧这个“暴利”行业有个奇怪而有趣的特征,你永远无法预料明天,也永远不知道成功的秘诀,就像一场赌博。在原创音乐剧上努力了30年的中国,是否能以此为契机“打造另一个百老汇”,还真是一个充满悬念和可能性的命题。立足于广袤的华语演出市场,中文版《妈妈咪呀!》或将撬动起一个有别于伦敦西区、美国百老汇的新兴音乐剧王国。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