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李妍:达芬奇密码不能靠媒体解开

2011年07月15日 02:3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李妍

   7月13日,达芬奇家居就造假事件召开发布会。总经理潘庄秀华坚称公司代理的意大利品牌产品均是原装进口,同时承认其美国品牌与国内工厂合作过。潘庄秀华在现场声泪俱下讲述从零开始的“创业史”,然而消费者并不买账,现场一名男子拍案而起,怒指达芬奇作假。

   (7月14日《北京晨报》)

   几乎可以想象,被扯下洋马甲的达芬奇家居,其市场前景很可能风雨飘摇。从自称消费者的男子在造假事件发布会上的闹场,到达芬奇总经理会上痛陈创业史的“声泪俱下”,再到记者不能提问的满腹狐疑……这场自说自话的造假事件发布会,本身就是戏剧性十足。尽管达芬奇坚称其代理的意大利品牌均为意大利生产、原装进口,但不能提问等欲盖弥彰的细节却依然让人疑窦丛生。比如事后记者那一大堆没能得到解答的疑问:如何证明意大利家具原装进口?如何证明东莞长丰此前是虚假宣传?对于工商检测结果作何解释,如何对待要求赔偿的消费者?

   不得不说,这场真相不明的发布会是失败的,尽管它有总经理的眼泪,却因为没有让媒体监督的话语充分释放,因为缺乏起码的诚意,也因为丝毫没有让人看到道歉的诚心,最终无法稀释民众的狐疑,反而加重了公众对其商业道德的质疑。商业不相信眼泪,诚信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面对那些让人如坠云中的话语,媒体尚且茫然,普通公众大概也只能叩问,对那些扭曲的品牌营销,如何才能找到洋马甲的达芬奇密码?

   尽管在达芬奇被曝光之后,各地执法部门已纷纷采取措施封存调查,但不得不提及的是,包含达芬奇家居在内的无数假洋货事件中,仅依靠偶然性的媒体曝光、舆论责难,断然无法找到那把撕开画皮的密码钥匙。比如,在这场发布会上,当事方尽可以坚称产品系原装进口,也可以声称被合作方利用品牌做广告,但事实究竟如何,需要第三方提供充足证据。在媒体尚且无法得到提问机会的情境下,行政监管部门是否也应该在此公共事件中发声,对整个事件进行系统调查,以还原真相,用监管调查之力道,重振公众消费信心?

   中国的商业道德的确需要重建。但在商业道德重建之时,也亟须监管执法部门积极担当,主动承担起质量鉴定、资格审查之职,对质量投诉能够深入调查,对执法监管能够持续有力,而不是永远跟随媒体曝光的脚步被动执法。否则,国内某些品牌挂羊头卖狗肉、劣币驱逐良币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消费者利益无从保障,更无法培育出精锐的国货品牌。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