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部分中小保险公司苦寻盈利模式

2011年07月18日 10:37 来源:财新网

  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富余劳动力减少给保险业现有个人营销体制带来挑战

  【财新网】(记者 陈慧颖)“在外部成本上升和政策制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资源约束对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正在形成,保险市场转型压力进一步凸显。”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称。

  吴定富是在上周末召开的2011年上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发表上述观点的。他指出,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使保险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给保险业经营带来了较大挑战,保险业的业务模式转型压力增大。

  一方面,中国寿险业务增长面临加息影响,部分寿险产品收益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吸引力下降,预计2011年寿险市场整体规模增长有限。同时,部分传统固定收益率产品以及新型产品面临一定退保风险。银行保险业务监管力度的加强,加上信贷紧缩、加息等因素,银保业务增速放缓,预计短期内业务规模可能进一步下滑。

  此外,偿付能力充足率波动加剧。资本市场低迷和加息导致公司投资收益下降,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受到较大影响。而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加大。由于通胀压力增大及流动性紧缩力度加强,债市收益率低位徘徊,资本市场持续震荡,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加。

  另一方面,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富余劳动力减少给现有个人营销体制带来挑战。粗放式组织发展模式,与中国日益年轻化、知识化消费群体的保险保障需求不匹配矛盾日益突出。

  吴定富指出,中小保险公司持续发展能力亟需增强。从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看,处于100%-150%区间的主要为中小保险公司,并且数量由年初的11家上升至14家。部分中小保险公司始终没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业务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不强,缺乏内生资本补充来源。特别是在当前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中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补充压力较大,可能会出现增资困难。

  当前,保险市场上中小公司占大多数,而且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还会有新的公司不断进入。中小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小公司一旦出现风险,很容易酿成行业风险。对此,监管机构要高度重视,从政策和制度上加强引导,推动中小公司走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