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9日 02:4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钟良
朱清时经历了“人生中最纠结的一天”。
在7月16日召开的南方科技大学第一届理事会上,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院长覃正被聘任为该校副校长,主抓南科大后勤、基建等工作。另一名具有正局级行政级别的副校长仍待南科大理事会最终确定。
其中理事会理事长由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担任。当日来自南方科技大学、政府、教育界、企业界共20多名参会理事中,厅局级以上官员居半。
“中国的大学第一次有了理事会,第一次按照一部法规去运行。”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表示,市长任南科大理事长是中国现实下的一种必要的选择。
南科大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主要也在于创校校长朱清时旗帜鲜明地提出“去行政化”。因正局级副校长选拔以及市长作理事长被置于舆论风口浪尖。
按照7月1日实施的《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理事会是南科大的决策机构。理事会可以聘任或解聘校长、副校长,审定学校章程、财务预决算报告、以及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等。
“虽然《办法》确立了‘教授治校、学术自治’的原则,但决策机构理事会理事成员中浓厚的政府色彩,还是让南科大‘去行政化’改革打了折扣。”18日,一位接近南科大筹建工作办公室人士向记者表示。
“建立自己的学术队伍”
16日,朱清时首次向20多位南科大理事会成员报告了南科大的办学思路和发展规划。
对于南科大成立后的治理结构,《办法》明确提出,南方科大将设立理事会、校长、校务委员会和校学术委员会。
但当日朱清时表示,南科大将设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党委会由党委书记、副书记和若干委员组成。
按照朱清时设想,为实行“教授治校”的方针,在目前完善教授队伍基础上,再成立相应管理团队,由教授们来集体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实验室等各项软、硬件设施。到南科大各项软、硬件都建立好之后,将进行大规模的招生,预计5年后招生规模将达到5000人。
要将南方科大办成加州理工一样的创新研究型高校,朱清时给自己的角色只是个CEO。但南科大的CEO最近遇到了港科大教授离开事件、招聘人才棘手以及在校学生是否参加高考等难题。
曾经参与筹建南科大的核心团队成员,原香港科大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教授,目前均已退出南科大,而教育部也尚未对南科大45名学生拒绝参加高考作出明确表态。
最近几个月,朱清时一直在加快建立自己的学术队伍,已经离开的港大三教授,给他的教训很深刻。
6月24日香港大学原研究助理教授陆为、香港城市大学原高级研究助理许宗祥、徐虎三人与南方科技大学签约,成为南科大新聘的全职副教。
记者从南科大了解到,自南科大在全球启动人才招募工作以来,共收到近8000份简历,学校请专业人员从中精选了100余份,打算优先录用。又通过网上数据库的学术评估和专家团的参评,最终挑选出20多人。7月份将陆续与这20多人签约。
“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
设想的“去行政化”模式虽然遭受质疑,朱清时还是肯定了南科大理事会召开的意义。
“南方科技大学是政府出资兴办的公办大学,去行政化是一种管理模式。南科大成立理事会,大事由理事会裁决,经过理事会讨论后,大家投票决定,这是解决行政干预的好办法。” 朱清时表示。
“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懂,而且都要用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和批评教育。”对于那天的理事会会议,朱清时公开表示,自己经历了人生中最纠结的一天。“很多年以后,大家会知道该怎么运作理事会,理事应该作怎么样的准备、什么条件,该怎样在理事会上发问而非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问。”
据记者了解,参加首届南科大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的20名理事中,有一半是厅局级以上官员,还有6名大学校长和4名企业董事长。
除了深圳市市长许勤出任理事长,深圳市委副书记王穗明、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深圳人民政府秘书长李平、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局长王敏、深圳市法制办主任王璞、深圳市财政委主任乔家华、深圳市发改委主任徐安良、深圳市教育局长郭雨蓉是来自政府的理事,占到出席的理事成员的一半。
此外,还有6位现任或原任大学校长出任理事,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李未、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延保、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谢绳武、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
此外,还有20%理事来自企业界,包括平安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华侨城集团董事长任克雷、研祥集团董事长陈志列。
虽然“纠结”,但朱清时认为南科大首任理事长由深圳市长许勤担任,这是中国现实下的一种必要的选择。如果不由市长当理事长,理事会的权威可能有所削弱。
“理事会的决议市政府承认吗?比如南科大的预算,理事会通过后政府同不同意?深圳财政委员会认不认账?所以还是由市长当理事,这是目前必要的一步。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要积小步成大步。”朱清时告诉记者。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