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经济回落毋须过虑 三大风险应予警惕

2011年07月21日 06:28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谢利

  专家认为,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不会比上半年有所减轻,全年实现4%的预期面临很大困难,突破5%的可能性非常大。中长期来看,受需求和成本两方面压力影响,温和通胀恐将成为常态。不过,短期看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依旧比较乐观。“三驾马车”的动力强劲,短期内毋须过度担心滞胀和“硬着陆”的风险。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国民经济快速下滑和“硬着陆”风险较低。

  然而,上半年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担忧的情况,最为令人关注的是通胀形势十分严峻。上半年全国居民价格消费总水平同比上涨5.4%,其中6月同比上涨6.4%,创下了35个月以来的最高一个月份。此外,上半年全国发电总量同比增长了13.5%,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这不仅意味着节能减排的压力依然较大,同时也表明当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对于如何看待未来经济走势以及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几位学者在7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经济每月谈”上发表观点认为,我国经济短期内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不大,但经济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物价、房地产和地方性政府债务三方面。

  经济放缓在可接受范围内

  “从年初起,很多学者以及来自市场的声音就一直担忧滞胀和‘硬着陆’风险,从上半年情况来看,这一风险短期来看不是很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在谈到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时表示,这是主动调整的结果,而不完全是经济内生的,并且增速的放缓和回落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远远高于调控的预期目标。“9%以上的GDP增长和25%的投资增长,无论如何也很难和‘硬着陆’与滞胀挂起钩来”。

  从上半年GDP走势可以清晰地看出,经济增速同比连续三个季度放缓,但很温和;且从环比来看,这两个季度环比都在上升;此外,工业增加值也出现了反弹。王军认为,保障房和出口对此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而从PMI来讲,虽然回落态势还在延续,但预计这种回落不会很深、很久,对此不应过于担忧。

  从三大需求来看,内部需求增长仍较强劲,外部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力。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已持续一年半维持在25%的高位,特别是房地产投资,保持在30%以上的快速增长。另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略有回升,消费品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撑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显现。不过,上半年进出口受国内需求放缓以及国外需求放缓的双重影响,增速都出现了大幅度回落,表明外贸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正在加大。从三大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内需仍是主要动力,外需为负贡献,但相对一季度出现了明显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依然热度不减,销量和价格没有明显下跌。”王军说。

  高速增长与温和通胀可期

  对于当前持续攀升的物价指数,目前很多专家都表示出强烈的担忧。但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看来,却是“不用过多担心”。

  贺铿认为,关于本轮通胀的原因需要研究和讨论,否则调控政策就有可能“头疼医脚,脚疼医头”。他并不认同“通胀是货币超发导致流动性泛滥造成的”这一主流观点,而是认为,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就实行积极的经济政策,过度扩张基础设施建设,使上游产品价格不断上升,推动了下游产品消费品价格上涨,从而形成现在成本推动型通胀。这种通胀的表现形式是温和的,不是激烈的,因此,他认为今年物价涨幅应该可以控制在5%以内。

  对于上述判断,王军的态度相对谨慎。他认为,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不会比上半年有所减轻,全年实现4%的预期面临很大困难,突破5%可能性非常大。中长期来看,受需求和成本两方面压力影响,温和通胀恐将成为常态。

  不过,多数专家认为,短期看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依旧比较乐观。“三驾马车”的动力强劲,短期内无需过度担心滞胀和“硬着陆”的风险。一方面,下半年消费增速还将有所提升,包括居民收入增加,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汽车产销略有回升等;另一方面,投资平稳增长也是可以期待的,不会出现大幅度下滑。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经济的热情都比较强烈,从发电量、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到国有控股利润等关键指标来看,经济内部发动机还在强劲运行当中。其中房地产投资更为突出,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远远高于平均增速,下半年在保障性住房拉动作用下,还会在高位运行;此外从进出口情况看,尽管增速有所回落,但预期仍能保持在25%和20%左右,全年1500亿美元左右的贸易顺差可以期待。

  王军预计,“三季度GDP增速还将继续放缓,有可能低于二季度,但四季度会有所反弹,预计全年将超过9.5%”。

  警惕三大风险

  尽管对于通胀成因以及面临的风险存在不同看法,但多数专家学者都表示,应把抑制通胀、稳定物价作为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在谈到如何抑制通胀时,有专家提出,一是重点稳定住猪肉价格,二是坚持调控房价的各项措施。在宏观政策方面,坚持以稳健的货币政策遏制通胀压力,在调控工具上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换,同时财政政策应在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方面,发挥治理通货膨胀的积极作用。

  相较通胀问题,贺铿更强调当前房地产与地方政府性债务中存在的风险。“这两个问题如果掌握不好,有可能引爆经济危机。”贺铿说。他认为,当前地方性债务近11万亿元,且还有扩张的趋势。目前,欧洲的债务占GDP的比例大约在40%左右,日本是100%,美国也很大,但是欧洲一些国家出了问题。他表示,风险大小并不在于债务占GDP的比例有多少。中国债务虽然占GDP在40%以内,但里面深层次的问题却比较多,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对于房地产市场风险,贺铿认为,房地产泡沫形成主要两个原因:一是土地财政、政府炒地;二是社会资金炒房。推高房价的并非刚性需求和真实需求,而是投机需求。因此,他认为,刺破泡沫除了改变土地财政现状,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实行房产税,解决投机需求问题。

  除了需要警惕以上三大风险以外,专家们还表示,对于经济的短期波动,或者对于经济结构性问题和中长期矛盾、压力,不能完全依靠宏观调控,还需要从深层次来推动各项体制改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