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2日 01:1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熊丙奇
最近,年轻人“逃回北上广”(指北京、上海、广州)的现象,引起社会关注。从当初的“逃离”,到现在的“逃回”,“北上广”还是“北上广”,并没什么改变,但年轻人却发生了变化,就是终于认识到:在“北上广”再艰难,也比其他二三线城市好。
其实,这种“逃回北上广”现象早就在我国存在多年了,就是大学生到基层“初次就业”,然后纷纷回大城市“再就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于政府、大学和大学生来说,都像是一个“美梦”,在现实中很快破碎。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持续走高——今年达到670万,人保部的预计是,未来五年,大学毕业生规模将保持在700万左右——每年政府部门和各个大学,都会出台政策,做大学生的工作,鼓励学生到二三线城市就业、到基层就业,认为这是发展地方经济、缓解地方人才缺乏困难、解决大学生就业、实现大学生基层创业的“多赢”。
而且,政府部门和大学,已经就此总结出了大学生就业的重大变化,诸如“从集中就业(集中地域、集中行业)到多元就业(分散地域、行业拓宽)”,可是,相当数量到基层就业的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是:很快对基层工作环境、事业发展空间失望,继而想着离开基层,重回大城市。他们中有部分加入了考研、考公务员大军,有的则很快就“二次择业”。
这其中还包括政府重点推进的基层就业工程的大学毕业生,比如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工程等。分析起来,大学毕业生到基层走一遭,又心系大城市,有如下原因:
其一,基层单位并不如上级政府所设想的那样求贤若渴,并能很好理解上级政府的政策精神,因此,对大学生人才,只是听指令安排接收,并没有想好怎样培养、管理、发挥他们的作用,于是大学生感觉备受冷落;
其二,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基层单位并没有编制解决这些大学生的长远就业,因此,就是大学生在完成计划、工程服务期之后,想继续留下来,也比较困难;
其三,政府部门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诸如基层就业学生考研优惠、考公务员优惠,给人的感觉就是,到基层就业是权宜之计,大学生的出路还是要离开基层,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很难重视提高基层职业本身的吸引力。
这样的基层就业,能留下什么呢?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延缓了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城市就业时间,以及告诉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城市才是就业的最终归属。很显然,这与政府和大学设想的政策初衷,严重不符。
大学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大城市,这并非大学生就业不理性现象,而是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极不适应,这从根本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困境——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8930人,这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可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主要在于服务业不发达,在GDP中仅占40%,而服务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最多的领域。我国不发达地区、基层单位,所处产业集中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业大多不发达,让大学生去这些地区就业,不匹配是情理之中的,除非这些地方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服务业的份额,由此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和发展的空间。
事实上,这正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长远之策,而且,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为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但遗憾的是,我国各级政府,由于各种既得利益因素的阻挠,并没有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规划和长远打算,地方追求GDP经济,谋求短期的政绩,这与大学的GDP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就业也成为短期的政绩工程。
(作者系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