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曹林:桥梁被压塌不能都归咎于超载

2011年07月22日 02:2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曹林

   19日凌晨,一辆重达160吨的严重超载沙石的货车通过怀柔区宝山寺白河桥第一孔时,将桥梁压塌,所幸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可那塌成“W”形的桥面还是对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肇事司机张某目前已被怀柔警方控制,将拆除旧桥原址建新桥。为确保桥梁安全,全市同时将开展对1924座桥梁安全的排查工作,并将加大治超力度,路面货车见一辆查一辆。(综合近日媒体报道)

   这已经是近几天来发生的第三次塌桥事件。本月14日,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发生垮塌事故,造成一死多伤;7月15日,杭州的钱江三桥也发生了塌陷事故,一辆正在桥面行驶的大货车栽到了桥底。面对连发的塌桥事件,舆论和专家惊呼中国进入“桥梁事故多发期”,并焦虑于不知道下一座塌掉的会是哪里的桥梁。这种桥梁事故多发期,不是偶然的、碰巧的发生,而是长期以来对桥梁质量缺乏重视、对桥梁安全缺乏定期体检、对超载缺乏负责治理所埋下的隐患集中爆发出来。

   亡羊补牢的排查和事后的“高度重视”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含糊于那些表象上的原因,而要查清塌桥的真正原因和真正责任,并对相关责任者依法进行严惩,让每个漠视安全者在制度上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才是彻底的负责任的问责。

   彻底的追究责任,最重要是避免被表象上的“超载”所蒙蔽和误导,警惕以那个“超载”遮蔽所有问题。目前,三座大桥的垮塌,焦点似乎都指向了超载。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发生垮塌,有关部门给出的最主要原因是大货车严重超载;至于杭州钱江三桥垮塌的原因,有关方面虽然承认三桥存在安全缺陷,但还是倾向于归咎到超载问题上;北京怀柔的塌桥更鲜明地指向了超载——参加原因分析的专家一致认为,车辆严重超载是导致桥梁发生突然坍塌的直接原因。

   在笔者看来,货车超载,大桥垮塌,不仅是超载的问题,可能也与大桥的质量有关系,豆腐渣肯定不堪货车一压。建桥不就是让车走的吗?可中国许多大桥都有这么一个规定叫“禁止货车通行”。为什么要禁止货车通行?公开的理由是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可为什么不是高峰期也禁止货车通行呢?有人说,因为大桥质量有较严重的问题,能承受的重量很低,害怕被压垮了,又不敢公开说,那是很丢脸的,于是就禁止货车了。结果货车一上去,就给压垮了。所以,不能用“超载”掩饰桥梁的质量问题。

   杭州的钱江三桥就是如此,当地官方一直遮遮掩掩,仅说“存在安全缺陷,但通过验收”,实际上就是质量存在较严重问题,建成只有14年的时间,通车8年后就开始限行货车,第4年开始就成了一座不断修修补补的危桥——谁能说这样的桥没有质量问题?

   另一方面,即使问题出在超载上,也不能把板子都打到超载的司机身上。货车超载,监管部门都到哪里去了?不是到处都在查超载吗?怎么就把这种超载数倍的货车放行了呢?很多部门治超载,手段就是罚款,正如媒体曝光的,只要交了罚款,想超多少就超多少。正是这种“以罚代管”的执法腐败,纵容着司机的超载。

   加上路桥收费过高,很多时候司机只能靠超载才能不赔本,畸高的物流成本,天价的过路费,还有各种必交的罚款,逼着司机必须超载几倍才能收回起码的运输成本,让超载甚至成为许多货车必然的选择。这些都是超载的深层次原因,不深究这些原因,不追究监管者的责任,板子都打到超载和司机身上,悲剧只可能绵绵不绝。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