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监会排查六类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柜台营销“急刹车”

2011年07月23日 11:47 来源:中国经营报

  刘婧娴

  上半年冲时点揽储大战刚熄火,银监会叫停六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新规又剑悬头上,给之前火爆销售的理财产品市场泼了一盆凉水。

  在监管压力之下,银行开始针对本行理财产品进行自查梳理。

  7月下旬,《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北京走访民生、中信、招行、中行等多家银行的部分网点时发现,此前银行大堂内关于本外币理财的宣传信息包括外挂LED、行内大屏、宣传单页、产品公告等都已基本撤下。

  亦有知情人士称,近期北京银监局先后约谈几家股份制银行,强调自查理财产品,并做好舆论管理。

  网点宣传营销降温

  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相较2010年全年发行规模多增近1.5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如井喷般迅猛发展,其背后“乱象”已引起监管层注意。

  某地银监局创新监管处人士对记者表示,6月底银监会在理财产品业务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将理财资产池中涉及委托贷款、信托转让、信贷资产转让、监管套利的票据、以及高息揽存、银银合作等行为,列为“违规”的模式,要求银行进行自查和整改。该要求已经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到各地银监局及银行。

  六种“违规”模式共同的特点就是涉及到多对多、期限错配以及资金投向不明。此前,多家银行均发行过疑似违规产品。

  据媒体报道,7月以来,以银监会理财产品业务会议为起点,票据类和应收账款类对公理财产品被暂停发行和审批。部分银行开始按照银监会相关针对性要求进行自查。

  据公开资料显示,北京银行在7月7日之前曾发行多款名为“票据业务理财产品、委托贷款债权理财产品”的产品,但在其官方网站,详细资料已经失效不可查询;在民生银行紫竹支行,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问及“周周赢”系列产品(投资于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已贴、转贴现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票据回购、国债、银行存款等短期投资品种)时,一名理财经理告知这款产品两个星期以前就已停售。

  监管压力也给此前高温的理财产品降了温。记者走访中行、民生、兴业、农行、中信等多家银行部分网点发现,除农行之外,民生、中信、招商等银行的理财宣传单页均已下架,LED屏、行内大屏也不再有之前滚动出现的理财产品火爆热销的宣传字样,仅有个别银行有简单的产品品种公示。

  另据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近日某股份制银行已经被监管层约谈解释,该行也已通知各支行撤下各类零售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单页、产品公告。

  在上述几家银行里,客户如要咨询相关的理财产品信息,只能查阅由理财经理临时打印出来的具体产品的纸质版本。与宣传单页寥寥几笔的风险提示相比,5、6页的纸质版本在首页即以十几项之多详细描述理财产品挂钩的具体项目风险,并注明了产品的风险评级,而在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前必须自我进行风险测评。

  柜台营销急停之际,短信及电话等其他营销方式的力度却有加强之势。近日,不少人就接到来自银行理财经理的产品营销电话。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在电话中,理财经理如是回应是否保本的质疑:“我们现在主推的理财产品都是帮助企业获得贷款,这些企业都是我们非常优质的贷款客户,当然保本,只是银监会不让说而已。”

  创新博弈监管

  运用理财开展委托贷款,间接规避信贷规模控制和资本监管要求,是此次银监会排查的重点之一。

  一位业内人士就表示,根据现行政策要求,银行在开展委托贷款业务时仅负责按照委托人所指定的对象,以约定的条件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贷款,而不得承担任何贷款损失的风险。银行通过理财所获资金开展委托贷款业务则不符合上述规定,应不被允许。

  此外,监管套利的票据也是银监会此次排查的另一内容。“按照规定,理财产品所投资的票据业务应该作为信贷资产放进资产池,资产池中根据相关要求设有指标线,对其流动性安全性有一套考核。但是有些银行实际操作中未经过资产池,将票据资产排除在信贷资产之外直接投资,这属于违规行为。”上述银监局创新监管处人士表示。

  银监会于2009年12月14日下发银监111号文《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规定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

  此外,购买他行理财产品或本行理财产品也是“出表”途径之一。相关人士表示,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为他行或本行理财产品,事实上是对投资品种和方向的多重叠加,使理财产品购买者对于其真实风险情况的识别更为困难,违背了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充分的原则。

  从各家银行发行的产品来看,多家银行此前均有发行此类产品。公开资料显示,华夏银行6月30日发行的华夏理财-增盈增强型1114号29天期,在其产品说明书的投资范围中,亦有“他行理财产品”的表述。民生银行从今年1月5日至7月1日发行的“非凡资产管理(增利型)”理财产品M1款产品第77-102期,在其产品说明书的投资范围,均有“银行承兑汇票、投资于以上投资品种的他行理财产品”的表述,而在7月7日开始发行的103期,上述两类已经剔除。

  银监会指出,违规操作已成为绕过监管的吸存手段,将影响存贷比指标的考核。从已经公布的银行一季报可以看出,很多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普遍在70% 以上,逼近75%的监管红线,而6月起实行的日均存贷比考核又加大了部分商业银行的达标压力,银行信贷资产出表需求强烈。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猛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资金需求方的需求。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向是银行间各类债券,一定规模的银信合作项目、信贷资产、票据资产、同业存款等。在监管当局控制信贷发放总量背景下,银行有互相拆解需求,资金需求方也有表外融资需求。

  而据记者采访了解,监管层、银行人士、第三方研究人员多方人士均认为,在当下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银行与监管层存在着博弈关系,银行会想尽办法,寻求其他创新方式解决表外融资问题。“有新规出来,也会有其他的金融创新手段。”

  本报实习生林长伟对此文亦有贡献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