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豪赌中国 奔驰面临渠道考验

2011年07月23日 11:48 来源:中国经营报

  周树远

  为了一个新的战略,奔驰“豁出去”了。

  日前,北京奔驰新一代C级轿车正式上市,但在外界看来,这只是奔驰加码发力中国市场的一个引子:接下来,北京奔驰计划到2015年每年都将推出新车、研发中心筹划建成、发动机工厂确定在3013年投产、2014年之前奔驰新能源车将在北京奔驰下线……

  奔驰现在突然发力,源于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增长势头迅猛的背景下,戴姆勒集团董事长蔡澈在今年初对北京奔驰战略地位的重新定义:“到2015年,国产奔驰与进口奔驰在华销量比例将从目前的3∶7转变至7∶3。”而值得注意的是,困扰北京奔驰中外双方的渠道融合问题一天不解决,奔驰一系列新策略的实施前景就一天无法明确。

  多线并进

  “新一代奔驰C级轿车上市后,今年年底,国产奔驰SUV车型GLK也将下线,到2015年,在北京奔驰里生产的奔驰品牌车型将达到5~7款。”北京奔驰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付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今年到2015年,北京奔驰每年都将有一款全新车型投放市场。”据了解,新一代C级轿车的价格区间为30.8万元~46.3万元,价格与上一代C级轿车相同,其市场竞争力可见一斑。

  当然,这还只是奔驰新战略里的“冰山一角”。

  在新一代奔驰C级轿车上市一周之前,北京奔驰发动机工厂正式奠基。这是奔驰在德国本土外的首个海外发动机工厂,一期产能将达到25万辆,主要生产1.6升、2.0升和3.0升三种汽油发动机。

  为了配合相关产品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奔驰还将在中国投建研发中心。“2012年底,研发中心将建成并投入使用。”据北汽集团董事长、北京奔驰董事长徐和谊讲,北京奔驰研发中心工作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做奔驰产品的国产化和零部件的开发检测,以及奔驰产品适用于中国市场的设计;第二步是做车型的改款和换代;“至于未来研发中心能不能进行整车开发,我看是早晚的事。”徐和谊说。

  而令人“意外”的是,奔驰的新能源车也将落户北京奔驰生产。据了解,根据中外双方最新达成的协议,纯电动版奔驰车计划2014年在北京奔驰下线,但徐和谊在私下告诉记者:“北汽和戴姆勒最近还在交涉,(奔驰电动车)下线的时间有可能提前到2013年。”对此,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奥迪和宝马也都有各自的新能源车规划,但都没有计划将相关车型放到中国生产,“因此,奔驰此举背后也能看出其向中国市场的下注程度”。

  各自心思

  奔驰的突然发力,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态势重新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与奔驰在今年初确定的新发展思路息息相关。

  2011年初,蔡澈来华时表示,奔驰每年在华进口车和国产车销量比重方面的情况并不理想,国产车型销量只占奔驰在中国总销量的30%左右,奔驰本土化的意图并未完全得到落实,“到2015年,奔驰在华的年销量目标是30万辆,国产奔驰的销量要占到总销量的70%”。

  相比于国产化率超过80%的竞争对手奥迪而言,奔驰在车型投放、国产车型本土化上的确需要加快速度。而今年上半年,奔驰在华销量增长幅度将近60%,业内推测按照这样的增长势头发展下去,奔驰在华月均销量将在明年第二季度超过奥迪。趁热打铁,奔驰一揽子投资计划的背后动因似乎已经显露无遗。

  当然,这对北汽而言,也将意味着巨大的机会。

  “到2015年,北京奔驰计划要突破40万辆年产销量(2011年的产销目标为10万辆)。”徐和谊向记者表示,“北京奔驰将成为北汽集团‘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点,我想它也必将为北京的汽车工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徐和谊所说的“贡献”,除了指北京奔驰将为北汽集团带来销量、利润和地位的贡献之外,主要还包括为北汽集团上市带来贡献。

  不久前,北汽集团确定了新的上市思路,即将整车(包括研发)、零部件以及服务贸易资产分拆上市,在整车资产上市方面,北京奔驰、北京现代以及北汽有限的资产是主力,而在这些资产当中,生产利润空间更高的车型的北京奔驰,无疑是北汽提升资产说服力的最重要一块内容。

  整合难题

  奔驰和北汽之间,似乎从未像现在这般“融洽”,但此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双方新策略的实施前景还有变数,这变数主要来自渠道。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奔驰(中国)在销售领域的地位要远高于北京奔驰,而且两者在销售领域里始终没有完全实现思路统一。拿新E级车为例,北京奔驰国产新E级车于2010年5月下线,并于6月正式上市,但在国产新E级车上市之前,奔驰(中国)方面先期进口了1万多辆新E级车到中国销售,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出去了一部分国产新E级车的销量。而当国产奔驰新E级上市后,进口新E级车又采取了大幅降价销售的策略,这再次影响了国产新E级车的销量。

  按照计划,北京奔驰下半年还将推出长轴距E级车,年底将推出SUV车型GLK,业界担心这两款车会重蹈去年新E级车的覆辙,进而对北京奔驰的销量和利润带来巨大影响。

  对此,付强坚称“未来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为了“不犯错误”,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的渠道就必须实现整合。日前,有消息称,中外双方正在谋划渠道整合一事,具体操作思路是在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两个销售体系之上,新建一个统一的机构,并由该机构来统一协调销售工作。

  实际上,奔驰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奥迪和宝马,他们在中国的进口产品和国产产品的销售早已实现了融合:奥迪产品的销售由一汽-大众奥迪来主导;而宝马产品由宝马(中国)主导销售。但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奔驰产品的渠道融合难度要大得多。

  作为奔驰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集团,利星行拥有奔驰(中国)49%的股份,其法人代表颜健生不单是利星行的董事总经理,同时也是奔驰(中国)的董事之一。如果将来在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两个销售体系之上新建一个销售机构,利星行会占多大股份仍未可知。由于跟奔驰(中国)的“特殊关系”以及对奔驰在华渠道的垄断特点,将来北京奔驰的渠道诉求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体现,对于这些问题,利星行和奔驰(中国)方面都选择了回避,奔驰(中国)一位内部负责人仅表示:“渠道融合将是大势所趋”。

  计划已经铺开,未来销量则是检验一系列计划是否实现的主要标准。而对于徐和谊所说的“到2015年北京奔驰产销量要突破40万辆”的说法,至少从目前来看,实施前景似乎的确充满未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