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债市周评:目前应持币观望或维持短久期操作

2011年07月25日 17:21 来源:财新网

  避免非理性恐慌;在预期尚未企稳的情况下,介入中长端及跟风操作均不可取

  【财新网】(记者 杨娜)上周债券市场深度调整,截至上周五,多数债券品种的收益率创出近两年的最高水平,本次调整,完全超出市场的预期;受城投债流动性枯竭的影响,市场对信用债的抛盘传导到流动性稍好的可转债上面。

  根据招商银行7月25日《中国市场评论周报》(下称报告)称,上周这波预期之外的调整,主要来源于交易盘及基金类资金的抛售,进而引起整体收益率的深度抬升。从过后市场各方观点的推测看,经济企稳,通胀维持高企及财政存款行政性回笼都能找出原因。但首位的影响依然是资金面紧缩下的去杠杆化操作。

  招商银行报告称,这次的调整首先起源于中长端收益率的整体抬升,一级市场收益率也全线上移,其次资金面进一步雪上加霜,进而传导到居高不下的短端收益率。

  招行报告认为,目前的调整尚未完全释放,持币观望及维持短久期操作依然是较好的选择,在预期尚未企稳的情况下,介入中长端及跟风操作均不可取;但另一方面,调整后的部分品种已经显露出较好的投资机会,资金较为充裕的机构可考虑介入或做波段。

  上周的信用市场,周四发行的铁道部一年期200亿元高信用等级短融(11铁道CP03)罕见的出现流标现象,最终以主承销商农行和开行包销约13亿元的余额。(详见财新《新世纪》周刊2011年第29期“非理性恐慌笼罩债市”)

  针对本次铁道部信用债流标现象,招行报告认为,主要是受近期城投信用风险的波及,市场对铁道负债过高颇有微辞,加上发行量较大,导致流标的出现。短融中票全周成交清淡,流动性枯竭现象进一步显现。一年以内短融及中票整体抬升32-47个基点,二至七年调整幅度较小,在12-26个基点之间。

  上周公开市场再次净投放190亿。其中,当周到期资金550 亿,票据发行110 亿,28 天正回购操作回笼资金250 亿。三个月、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继续持平。受资金面紧张影响,央行周四未进行91天正回购。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重回净投放,资金面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轮债市的调整也波及到了央票二级市场收益率,目前一二级市场利差再度面临进一步拉宽的局面,未来央票发行操作可能重新面临需求不足的局面。

  资金面及货币市场方面,上周资金面再度出现紧张局面,隔夜及7 天回购再度大涨至5.33%及5.41%,较前一周分别抬升145个基点及127个基点。从原因上看,市场认为资金收紧主要来源于财政存款的季度性回笼。但从长期看,这轮资金成本迟迟未见下行,导致了市场对资金面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利率方面,自上周二开始,利率债出现一波恐慌性抛盘,国债及金融债中长端出现深度调整,并进一步传导到一级市场及中短端品种,现券买卖价差有所拉大,反映出市场多空分歧开始增加,市场情绪完全被资金面所主导。从品种看,本轮调整始于国债,调整最大的也主要是国债,金融债次之,短融调整幅度最小。此外,长端调整幅度大于短端,浮息小于固息。上周10 年期续发国债再度创下近期新高,但认购并不踊跃。

  招行报告认为,经济预期的好转首先应该从股债跷跷板上反映出来,目前看股市依然没有出现牛市迹象;而通胀方面,6-7月份的高峰期及过后翘尾的回落已经是大概率事件,在短期内加息利空不大的情况下,收益率突发性的调整不应该归结为以上原因。前期市场一直预期的资金面放缓迟迟没有实现,在资金成本与利率产品收益率呈倒挂的背景下,一旦市场对资金成本会长久维持在高水平的预期确立,必然导致市场出现一波去杠杆的行情。

  下半年资金面还将维持偏紧局面,这将导致短端收益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不排除整体收益率曲线将进一步出现重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