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6日 00:09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会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回顾过往30多年快速发展,无论始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农村实行的包产到户,还是始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实行的价格闯关、国企重组,以及经济特区先行先试、非公经济平等准入,等等,一系列当年看似离经叛道的创新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这些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当然,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开展的现代化建设,注定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一段时期以来,近乎全民性的针对改革的反思不断深入,这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充分的讨论反映出改革渐入深水区,改革的着力点开始指向存量部分。在这个时期,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不仅关乎改革能否不断推进,其本身亦是改革使命之所在。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要看到,伴随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也在持续凸显中,究其根源,除了我们目前仍然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很多关涉重大的体制困局仍在,并且越来越严重地制约发展。
不同的时代催生不同的时代主题。由于前期改革边际效应递减以及因之可能出现的路径依赖,曾经奏效的以“做大蛋糕”为共识、以要素投入为动力、以代工生产为支柱的增长方式,正在不断逼近资源、环境、市场等约束条件的极值。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促转变、谋发展的主战场已然再度盘旋至体制机制创新的关口。道理很简单,遍察决定发展方式、发展水平的诸多变量,唯有体制机制创新具备的潜能近于无限。
然而旧体制旧机制通常具备的自强化效应以及前期改革巨大积累形成的既得利益,反过来也会成为不断改革的阻碍因素。譬如说,作为当下改革最迫近的抓手,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求政府将其施政计划赖以实施的核心要件——财政预算置于人民及其代议机构的监督下,只有这样,才能从外部对财政预算进行控制,促使政府履行公共职责。而现实情况则是,起码在民众呼声极高的“三公”经费公开问题上,无论中央部委还是地方政府,做得好的也只是刚刚起步,更多的部门甚至连第一步都还没有迈出。
改革不能踯躅不前。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是最大的失败。因为站在历史高度、时代高度,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我们认为,在此极具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讲话精神激励下,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必能不断迈向新的纪元。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