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7日 18:32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文/大尘
电视剧《蜗居》、《裸婚时代》等,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与住房相关的种种现实问题,令很多城市居民感同身受,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热潮。毫无疑问,住房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最受瞩目的“民生”话题。住房改革后,我国城镇大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通过市场来解决。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住房难”日益凸显,住房保障问题被提上日程。
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住房保障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去年开始,住房保障开始“加速跑”。根据中央政府的计划,未来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将达3600万套,保障的覆盖率达到20%,而2011年,计划新开工的保障性住房就达1000万套。为了完成这一超大规模的建设任务,今年2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代表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协调小组,与各省区市签订了2011年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硬任务”被分配给了各地方政府。
然而,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让人不得不疑虑:运动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能否真正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梦想?
需要明确的是,住房保障并不等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从广义上讲,住房保障是指对全体居民居住权的保障,从而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人居目标;而狭义的住房保障则是指对特定人群,一般是住房困难人群住房需求的一种社会保障或救济,我们理解的“住房保障” 通常是后者。
就狭义的“住房保障”而言,其实现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针对购买住房有困难的群体,政府可以通过贴息贷款、住房公积金等金融手段对其进行支持;针对支付房租有困难的群体,政府也有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两种选择。而在这众多的住房保障方式中,只有实物配租是需要政府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仅就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两种方式来看,前者无论是从经济性还是可操作性上都强于后者。
一方面,租金补贴是指政府直接将住房补贴发放给那些住房困难的低收入群体,让他们能够在市场上租到合适的住房,因此,政府财政不必负担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一次性巨大投入,每年的住房补贴支出也可以根据财政能力不断调整;而实物配租则需要政府直接出面建设保障性住房,投入巨大,给财政造成很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租金补贴的方式赋予了保障对象在市场上选择住房的机会,有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住房,管理上也更为灵活,可以很容易地根据保障对象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住房补贴进行动态调整;而实物配租往往是集中建设,大多位置偏远,给保障对象的生活带来新的不便,后续管理更是问题多多,在保障对象经济条件改善之后如何退出更是难题。
(详情请见2011年7月《新产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