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8日 01:05 来源:通信信息报
本轮反弹止于上周,通胀形势的不确定性导致货币政策难放松,使得股市告别连涨,转而震荡下跌。跌二涨一的“牛皮市”行情令股民颇为纠结。然而,若将A股放到中国整个经济大局中,A股现阶段的“纠结”实有其必然性的宏观背景。
A股的裹足不前首先是出于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今年上半年PMI数据的连续回落已经引起了市场对经济放缓的警惕。当前,我国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仍是:消费、出口和投资。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出口和消费都表现出后继乏力的迹象,而投资的情况也出现不容乐观的态势。楼市持续的高压调控,保障房的开工率及进度一直为市场所诟病,铁路由于受“温州高铁追尾事故”和京沪高铁近期一连串故障负面事件的影响,建设速度势必会放缓,这必然将加剧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担忧。
而管理层利用实体经济来管理通胀则是A股当前“纠结”行情的主因。所谓利用实体经济管理通胀便是增加股票供给,俗称股市扩容,它是将股市当做对冲流动性的池子,进而达到控制通胀的目的的方式。从近年来的调控思路来分析,管理层利用实体经济来管理通胀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A股的投资者通常是从虚拟经济来考虑,而从管理思路来看,其反映的是堵不如疏,因势利导,用一个更为广阔的实体经济来吸纳流动性。结合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十二五”规划纲要“调结构”的经济发展规划来看,利用实体经济来管理通胀的考虑更为长远。
当然,对A股而言,这带来的将是局部的和阶段的行情纠结和阵痛,股市的赚钱效应也被大大削弱。从实际的情况来看,A股的结构性机会不胜枚举。这是因为管理层在控制流动性的同时,也会对扩大有效供给的产业给予支持。于投资者而言,对待当前的行情不妨淡定些,将眼光放长远些。(本报记者 林王伟)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