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施舍罚款”打错了板子

2011年07月28日 08:04 来源:深圳商报

  □ 李继彦

  司机朋友注意啦,今后在珠海开车时碰到“马路乞丐”切莫“广施爱心”,小心被罚款。昨日,珠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条例》,在机动车道行乞和驾驶人在车道上施舍均被列为禁止行为,严重者将面临50元罚款。法律界人士称,以立法的形式对马路行乞和驾驶员施舍行为开罚珠海将开全国之先河。(《广州日报》7月27日报道)

  珠海“施舍罚款”其实是石家庄“禁止施舍”的“跟进版”或者说是“升级版”。 前不久,河北石家庄“迎宾大道”裕华路与建设大街交叉口,交管部门竖起“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严禁向乞讨人员施舍钱物”的警示语赫然入目。“施舍罚款”与“禁止施舍”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所不同的是,“禁止施舍”只是一种“温馨提示”,而“施舍罚款”则上升到了立法层面,将“禁止施舍”付诸罚则。

  虽然罚则规定对马路行乞和驾驶员施舍行为同时开罚,有“各打五十大板”之意,但是,还是有不少网友认为“打错了板子”,其理由是:一者,司机施舍多数是出于无奈,只想尽快摆脱纠缠,并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的故意,因而错不当罚;二者,有些行乞者可能是“恶丐”、“黑丐”,或者受“恶丐”、“黑丐”的操纵指使,不少乞丐采取敲玻璃或用头撞车窗的方式向司机要钱,这种场景应该不会逃脱执勤交警和电子监控的法眼,交管部门为何不去及时制止,非要等着对司机开罚?

  可见,出现堵路行乞的乱象,首先是城市管理者监管不力的结果,应该是先有“堵路行乞”,才有“司机施舍”,“司机施舍”并非“堵路行乞”的“祸根”,怎么能把板子轻易地打在“无奈施舍”的司机身上?再者说,有些司机施舍当属爱心使然,如果一刀切地对“施舍”开罚,则有可能误伤“爱心”。

  总之,遏制堵路行乞乱象,不能“以罚代管”,乱打板子更是不足为取。治理堵路乞讨是交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如果把治理责任转嫁到司机身上,自己却呆在一边作壁上观,则是一种十足的“懒政”行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