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平台贷款背后“圈地运动”潜伏风险

2011年07月28日 10: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财经日报 陈志龙

  核心提示:于学军直言,平台贷款基本问题有三点,即无序负债、过度负债、加上缺乏透明度,而平台贷款背后的“圈地运动”潜伏着的金融风险、社会风险亦不容小视。

  平台贷款到底有多大风险?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这位亲自参与平台贷款清理的一线工作者,近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述说了他眼中的平台贷风险。

  于学军直言,平台贷款基本问题有三点,即无序负债、过度负债、加上缺乏透明度,而平台贷款背后的“圈地运动”潜伏着的金融风险、社会风险亦不容小视。为此他呼吁制定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以防范相关系统性风险。

  风险基本可控

  目前江苏省列入监管当局监测的重点平台公司有752户,涉及到的贷款余额约为9000多亿元。在对融资平台开展了近一年半的清理整顿工作后,于学军如是形容其对江苏当前平台贷状况:“总的来说,感觉心里有底。”。

  江苏经济发达,财政收入较好,政府多年致力于信用环境建设,银行业的风险管控能力较强,总体来看平台贷款风险可控。于学军介绍,经过这一年多来的坚苦清理和解包还原,从目前的风险定性情况看,现金流全覆盖、基本覆盖比例较高,分别超过70%和20%,半覆盖、无覆盖类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不到5%和2%。到6月底,全省平台贷款比年初已压降200多亿元,占比下降到19%左右。“江苏的贷款量在4.5万亿,目标是到明年力争降到15%,2013年则进一步降到10%左右。如果降到10%,那是比较合理的,风险也基本可控。”

  “说江苏的平台贷款风险基本可控,并不是说没有问题,实际上有些问题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于学军说。通过对平台贷款的“解包还原”,基本上从总量上搞清了平台公司的全貌,了解了风险敞口的大小和风险点所在。过去经常是一笔糊涂帐的东西,现在相对清楚。融资平台的后续贷款问题确实反映出来了。现在,最期盼银根放松政策转向的,一是政府融资平台,二是房地产公司。但下半年的政策回旋空间不大,如果此时政策转向,宏观调控前功尽弃,相关的敏感市场必将出现强烈反弹,其后果不难想见。

  呼吁制定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于学军分析说,对于平台贷款,总结江苏这一年来的清理工作,再对照周边情况,基本问题有三点,无序负债、过度负债、加上缺乏透明度。通过解包还原发现,许多贷款没有一一对应的资产,一块地多头重复抵押,“一女几嫁”的情况已非个别现象。银行在信贷狂潮中,睁只眼闭只眼,有的土地证都没有,只有复印件,有的虽有土地证,细一看这土地的附属物是公共设施,如医院或者公园,你根本动不了它,甚至高速公路绿化带的土地都拿来抵押,这些土地就是一片吸金的“黑森林”。平台贷款背后的“圈地运动”潜伏着的金融风险、社会风险亦不容小视。特别是抵押物单一,土地属性高度金融化、杠杆率过高,也极有可能产生局部风险。许多平台的运作又多为红顶商人,政府官员挂帅,资金和项目都是几个人说了算,对外不透明,也极易出问题。“最近在下面调查时发现,一些财政收入较低而负债较高的地方,其每年还款的本息数额远远超过未来可预期的财政收入或者说可用财力,地方主官现在已明显感到压力,所以出现卖地广告多起来的现象不奇怪。”他说。

  于学军认为,无论是新一轮发酵的欧洲债务危机,还是美国总统与国会过招的债务上限问题,都警示我们要善于从别国的危机中吸取教训。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政府,还是一个家庭,都有合理负债的问题。对超过10万亿元的平台贷款确实要从战略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业和各级政府都是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的,“大家相信政府不会违约,不会像美国的政府没有钱就关门。相信中国的银行不会像欧美完全企业化的银行,说倒闭就倒闭。但鉴于平台贷款的数量甚巨,短期局部的流动性风险一旦爆发,很容易激起骨牌效应,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让地方政府的负债与资产期限相匹配。

  如何解决平台债务问题?于学军表示,靠逐个项目来清理恐怕还不够,需要制定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不然极易产生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欧债危机和美国的债务困境都说明,财政风险最终会酿成金融风险和国家风险。应该看到,平台贷款是特殊时期出现的,作为反危机的重要手段,对其功过要历史地全面地看,对其后遗症的处置和风险的化解,也需要独特的中国智慧和艺术,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需要科学完善的顶层设计,需要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不宜搞一刀切。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