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餐饮业迎来涨价潮

2011年07月29日 20:11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宋博 北京报道

  今年1月,“肯德基爷爷”将单项产品价格提高了0.5元至1元。6月中旬,吉野家单点份饭的价格提高了0.5元至1元。7月13日,麦当劳在全国范围内的餐厅部分产品提价,幅度为0.5元至2元。这是去年7月以来麦当劳产品第4次提价。接着中式快餐真功夫也宣布部分产品涨价,单饭和饮料微调0.5元,所有含饭套餐调价1元。而北京老字号餐厅也纷纷涨价,而天福号近日悄然将熟食制品价格上调了20%,其中最经典的产品酱肘子从以前的54元/斤涨到64元/斤。北京稻香村的猪肉类熟食则平均涨价2~3元/斤,其中松仁小肚由原来的17元/斤上调到20元/斤。

  餐饮迎来涨价潮

  

  从7月13日起,麦当劳在全国范围内的餐厅部分产品已提价,幅度为0.5元至2元。这是去年7月以来麦当劳产品第4次涨价。曾经7元的麦辣鸡翅如今涨至9元,大杯的奶昔也从原价9.5元调价为12元,而麦辣鸡腿堡、板烧鸡腿堡以及巨无霸涨幅为3%。

  麦当劳涨价,肯德基没有跟进,正当大家以为这只是一家企业的个别行为时,继洋快餐宣布涨价后,真功夫等中式快餐也宣布涨价。7月22日起,真功夫针对全国餐厅的单饭、饮料及含饭套餐作出微调,涨价幅度为0.5元到1元。其中,单饭和饮料微调0.5元,所有含饭套餐调价1元。其它产品,包括所有的汤、青菜、小吃及早餐产品,价格继续保持不变,仍然维持在3年前的价格水平。真功夫方面表示,上一次价格普调是在2008年7月1日。真功夫有关负责人表示,提价原因是包括猪肉在内的原材料价格涨幅过大。业内人士认为,快餐业目前已经进入涨价通道,随着原料价格不断上升,未来仍有涨价可能。

  据了解,今年涨价的中式餐饮企业不止真功夫一家。北京餐饮业的老字号庆丰包子铺也开始提价。据了解,庆丰包子这次调价只涉及两种以鲜猪肉为主要馅料的包子,分别是猪肉大葱和猪肉三鲜馅,每两3元涨到了3.5元。“自去年10月以来,庆丰包子价格一直未涨,而作为原料的鲜猪肉价格却经历了9次变动”,庆丰包子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企业已经承担着100多万元的成本压力,真是不涨不行了。

  此外,市场上的部分速冻水饺也调价了,像“思念”500克袋装灌汤水饺,供货价从5.9元涨到6.8元,每斤涨了9角钱。

  关于此次涨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成本上涨,其中以猪肉价格上涨占据比例最大。根据国际统计局6月份的数据显示,6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4.4%。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2.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2.3%,鲜蛋价格上涨23.3%。

  提升管理水平应对涨价风险

  在资深餐饮人士刘达华看来,猪肉价格飙升是此次涨价风潮诱因之一,餐饮企业工资成本上涨以及租金到期高峰也让餐饮企业运营雪上加霜。刘达华介绍,如今一般服务员每月要支付2300元左右(含住宿饮食),较之前人工费用已经增长20%以上,而北京房租持续增长,使得餐饮业整体盈利状况下降,综合因素使得众多餐厅纷纷涨价。“麦当劳、真功夫、京城老字号等餐饮的涨价有着强烈的指示和示范作用,北京的餐厅将迎来一股涨价风潮,平均涨价幅度不会小于10%。”刘达华介绍。

  事实上,已经有许多企业开始筹划8月份涨价,知名蛋糕品牌21cake,1.5磅和5磅两种规格的蛋糕分别从之前的168元和590元上涨到228元和650元,分别上调60元,最大涨幅达到了35.7%。而一家知名川菜连锁企业的红烧肉也已经从原来的68元上涨到78元。

  知名餐饮营销策划人孟伟表示,现在许多婚宴只接受订桌,而不接受订价,因为餐厅不知道几个月之后的成本。“中小餐饮企业贸然涨价只会使客流流失,涨价并非是控制成本的唯一选择,运用供应链管理、内部流程优化、提升管理效率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才是企业抵抗风险的更好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认为,大部分的快餐企业普遍是成本推动型企业,由于当下猪肉价格上涨,原材料成本居高,以市场为导向的涨价行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同时,也不排除有一些餐饮企业绑架了市场预期,以成本上涨为由头趁机涨价,甚至默契地形成价格同盟。这样的非市场行为是需要引导和规范的。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对于成本的上涨,企业可以从管理、定位等其他方面来平衡,以维系目标客户群对品牌的忠诚度。

  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有一些企业出于摆脱同质化竞争的考虑,开始逐渐调整经营档次和产品结构,推行多元化经营。比如麦当劳在早餐、午餐、下午茶时段推出价格较为便宜的套餐,同时也致力于一些门店的改造,如打造高端咖啡屋门店。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价格战并非从市场胜出的最佳手段,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差异化定位和优质服务。

  洗涤液致癌并非空穴来风

  ■CUBN记者 陈文喜 北京报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

  如若不是打假第一人王海起诉蓝月亮,消费者恐怕永远也不清楚我们日常用品洗衣液也含有致癌物质荧光增白剂。而洗涤协会的解释是,行业普遍使用,符合行业标准。据了解,荧光增白剂含有苯环、镉、铅等重金属,卫生部8号令禁止将荧光增白剂添加到食品或用于制作食品的用具上,因食用荧光增白剂后对人体危害很大。

  资深表面活性剂专家,北京星火晟表面活性剂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宋俭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日常衣服上的血渍、油渍等顽固污渍很难处理掉,洗涤厂家为了达到去渍的效果只好利用能够对污渍起遮盖作用的荧光增白剂,使用它也是无奈之举。虽然洗衣液不是食品,但很多婴幼儿甚至于学龄儿童都有用衣袖擦嘴的习惯,在紧张、烦躁等情绪影响下,相当一段时间内,会咬噬所穿衣物衣袖或衣角,相当于间接食用荧光增白剂,危害不言而喻。”

  荧光增白剂洗衣液对人体有害

  近来,有关荧光增白剂的安全问题争议不断,弄得消费者也是一头雾水。

  有的观点认为荧光增白剂有致癌危险,当荧光增白剂接触人体时,会随着毛孔进入体内,对人体皮肤、脏器、各系统产生严重危害。而有的企业则表示日化产品中微量使用荧光增白剂并不会对人体带来危害,更不会致癌,符合标准的荧光增白剂在洗涤用品中还会经过水的清洗,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稀释后,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据了解,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

  由于近几年人们发现荧光增白剂有致癌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害处,所以在2007年出台的《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中第四条明确规定:食品包装用的原纸,不得采用社会回收废纸作为原料,禁止添加荧光增白剂等有害助剂。

  很明显,禁止食品包装用的原纸使用荧光增白剂这类的有害助剂目的是防止其“毒”从口入。

   “虽说洗衣液不是食品,但是它反复的用于我们的日常清洁工作中,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洗衣液反复洗涤我们的衣服,难免让衣服因荧光增白剂含量超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实验表明,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洗涤剂,采用手洗的方式洗涤衣物时,皮肤会吸附荧光增白剂。

  来自日本的调查甚至指出,荧光增白剂随着女性贴身衣物会直接大量进入乳腺,直接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使用替代物成本将增加两成

  在洗衣液、洗衣粉中添加“荧光增白剂”可以说是行业内的“潜规则”,业内人士披露,洗涤业市场能做到不添加荧光增白剂的产品不足一成。

  按照我国规定,在日化产品中,荧光增白剂只能用于洗衣粉、洗衣液这样不和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中,而且只能微量使用。

  宋俭告诉记者,荧光增白剂2008年以前在我国曾被禁止使用。2008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行业标准规定,衣物洗涤剂中可以适量使用荧光增白剂中的两种: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

  事实上,荧光增白剂并非不可替代。据了解,北京棒哥精细化工研究中心研制的BMC技术就能彻底摒弃在洗衣液中添加荧光增白剂的传统遮盖增白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作为动力,通过类似光合作用的原理,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激活空气中的氧,生成三线态氧,三线态氧极度不稳定,分解成单线态氧。在洗涤衣物过程中,单线态氧和衣物上的水基污渍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氧化物。衣物晾晒时,单线态氧和油基、果酸及色素类污渍发生氧化反应,分解掉污渍及色素,完成二次洁净过程。

  即便如此,众多企业仍然不愿意放弃荧光增白剂。“主要原因还是钱。”宋俭告诉记者,荧光增白剂的原料价是4万元/吨,而相应安全的、同样效果的替代品的价格是20万元/吨,价格能相差5倍,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当然愿意选用便宜的原料。因此,不含荧光增白剂的洗衣液产品,如果要达到添加荧光增白剂同样的增白效果,至少售价要提升20%甚至一倍。

  专家建议,尽量不要用添加荧光增白剂的洗衣液、粉等洗涤婴幼儿衣物、成人内衣及贴身衣物。

  我国成人玩具市场蕴藏巨大商机

  ■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成人玩具市场在我国有很大的开拓空间,玩具消费对象正在从孩子扩大到成年人。成人玩具已逐渐成为玩具市场新宠,只是我国市场上专门生产成人玩具的企业是凤毛麟角。”中国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梅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玩具动漫教育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玩博会”)新闻发布会外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29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北京玩博会是展示儿童玩具及成人玩具的盛宴,将成为我国未来成人玩具市场的风向标。

  作为一个产业,玩具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与大众心理、社会历史文化相结合,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需求。梁梅向本报记者表示,玩耍是人的天性,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玩具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玩具已不仅仅是儿童的专用消费品,现在已不分年龄和性别,成为成年人的消费品”。

  梁梅在上述发布会中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玩具虽然不能与成年人衣食住行一样等量齐观,但也逐渐成为中青年人生活的消费品。

  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已开始钟情于玩具,针对成人研制和开发的玩具,已逐渐成为玩具市场的新热点。

  “和儿童消费群体相比,成年消费群体更具购买玩具的经济实力。因此,我国数亿成人的玩具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梁梅向本报记者表示,成人玩具市场在我国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少儿玩具火爆,成人玩具稀少”成为我国玩具行业继续解决的现状。以我国最大玩具生产基地广东省为例,其玩具开发的取向基本上定位于儿童,鲜有专门生产成人玩具的企业。

  梁梅表示,对于玩具生产企业来说,要想成功地开拓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就必须突破传统玩具概念,代之以各种娱乐性、健身型、益智性的玩具产品的研制开发和营销,增加成人娱乐功能,以适应成年人的需求。

  据本报记者了解,今年大批成人玩具在北京玩博会亮相,业内人士预计,这将成为未来成人玩具市场的风向标。北京玩博会由中国玩具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分会联合主办,是国内唯一面向消费者的大型互动体验式玩具类展会。北京玩博会以1万5千平方米的超大展厅和上百家知名玩具品牌登场,并在现场举办模型王大赛、遥控车大赛、芭比娃娃粉色之旅、夺宝奇兵等多种活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