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30日 01:26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缘于公司政治严重 规模持续下滑
代表公募基金根基的“老十家”基金公司“领头羊”,现在已物是人非。曾经的创业元老将只有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独守,此前惟一伴随他的博时基金总经理肖风也将离开了。
7月29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多条信息渠道获得确认,肖风卸任博时基金公司总经理一事,已经获博时基金董事会通过。
肖风属于基金界创业元老之一。自1998年4月1日起负责筹建,至1998年7月13日博时正式成立后,肖风一直担任该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根据相关人士透露,肖风去职总经理后,还将担任副董事长一职,但在业内看来,“这只是个虚职”。
记者综合多方分析了解到,肖风去职的主要动因来自多个层面:其一在于与股东不和,且内部公司政治严重;二是2010年该公司业绩表现行业垫底,亏损额行业最大;三是核心的投研、市场人士流失严重;四是公司规模自2008年以来持续下滑明显。
肖风卸任总经理获证实
有“五巨头”之称的资产管理规模前五大基金公司的总经理,除华夏基金范勇宏和南方基金高良玉外,嘉实基金赵学军、易方达基金叶俊英、博时基金肖风都在酝酿变动。他们在各自基金公司已经执掌十年有余,每个人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标志性事件。
肖风的离职无疑是其中时间最长久,也是波折最多的一个“传言”。
2009年11月,博时的股东招商证券将持有的24%股权转让给天津港等四家公司。股权转让后,关于博时高管变动的传闻就开始在业内蔓延。
到去年上半年,肖风要离开博时的传闻更甚嚣尘上。以至于一年前,肖风本人不得不公开、明确地向媒体表示绝无离职一事。但至2011年6月间,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均不断听闻肖风将要离开的消息。一位深圳基金公司的高管更是明确地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时间表——“三个月之内就会卸任。”
记者为此曾多次向博时基金相关人士求证,但得到的回复均是:“没有任何变化,肖风本人一直在尽职工作。”
7月29日,记者终于得到肖风卸任博时总经理的确切消息,肖风今后将留任博时副董事长,并在新任总经理到岗前代理公司总经理。
上述深圳基金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肖风的离职或与今年是博时董事会换届之年有关。
有关公告显示,博时第五届董事会是在2008年7月博时基金2008年第一次股东会选举组建,董事会成员包括杨鶤、肖风、汤维清、王金宝、周长青、陈小鲁、赵榆江和姚钢,其中,陈小鲁、赵榆江和姚钢为独立董事。
业内解读肖风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与股东不和。
从博时股东看,招商证券、长城资产持股占比分别为49%、25%,另外还有5家小股东,其中4家是受让了招商证券原股份。在第五届董事会5个非独董席位中,招商证券总经理杨鶤任董事长,且招商证券共占据了三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在上述那位高管看来,对肖风卸任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回避:近年来博时基金在业绩和规模增长上,都没有让股东满意的“亮点”,“且在肖风离职传闻最盛的2010年,该公司业绩排名几乎在行业垫底。”
公司政治严重
记者在采访业内人士的同时,多次听闻“博时内部公司政治严重”的评语。
博时成立于1998年7月,是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公司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人员数量不断增加,组织架构也日益复杂,比如其投研团队有各具风格的七大投资小组,分别为价值组、成长组、数量化组、混合组、另类投资组、ETF组和固定收益组。
“如此,公司政治也在业内显得较为突出。”一位曾经在博时工作过的人士向记者透露。
去年8月,肖风曾同时提拔了5位副总经理,加上此前的副总经理王德英,博时基金目前共有6位副总。一次提拔5位副总,这在业界并不多见,此次任命之后,6位副总的数量也明显高于同等水平的基金公司。
这次提拔,也遭致业界广泛议论。
记者注意到,博时的5位新副总均兼管此前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比如,李志惠兼任机构业务董事总经理,李雪松兼任零售业务部董事总经理。他们两人同属于市场销售领域。副总经理手中的权力如此分散,在业内极少见到。
据博时相关人士解读,同时任命5位副总经理是为了实施专业化管理,进行扁平化组织架构改造,同时进行人才储备。
然而,这种投研、管理架构的“专业化细分”,却未能给博时带来突飞猛进的“跃进”,在2010年股市行情分化极为明显的背景下,该公司各投资小组并未展现出不同的投资风格,反而让市场看到各投资小组几乎“全军覆没”的场景。
2010年,该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出现大幅亏损,亏损总额高达84.91亿元,居全行业亏损第一。但凭借规模优势,博时依然取得了13.35亿元的管理费收入,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6位。
如此巨大的反差,使得不少博时基金的持有人在该公司2011年一季度于北京召开的投资交流会上,用言辞激烈的语言责问该公司基金经理及市场部人士。
与此同时,记者查阅Wind资讯发现,博时基金自2008年基金总份额达到最高的1648.99亿份后,虽然不断新发基金,但总份额规模却不断缩水,2009年缩水17.59%,2010年缩水4.79%。
今年上半年,这一趋势继续延续。博时是上半年发行新基金最多的公司,如果将分级和ETF加联接拆开计算,他们二季度就发行了多达6只基金,但该公司总份额继续下降3.02%。截至2011年6月30日,其总份额为1254.66亿份,总资产净值为1101.59亿元。
除了公司政治严重、业绩表现不佳、规模持续滑落等原因,深圳另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肖风离职的另一个原因与该公司一些核心投研,市场人士纷纷离开也有关系。
去年4月博时前副总裁李全辞职。李全1998年加入博时任督察员、出任公司副总裁长达9年。
在李全刚刚离开的半个月后,另一位与博时共渡10年之久的元老级人物——公司投资部总经理、数量组投资总监、博时特许价值、基金裕泽的基金经理陈亮也离职。
时间再往前看,博时的失血已持续了一段时间。
2006年12月30日,博时的明星基金经理肖华因个人原因离任,随后几年,归江、高阳、詹凌蔚、刘纯亮等陆续离开博时,并成为其他基金公司的骨干。
“一旦肖风卸任总经理,博时管理层或将又一次出现较大的震荡。”上述基金公司高管担忧地向记者表示。
中国水利强势“开张”否极泰来
负债率高达88%
本报记者 包涵 北京报道
7月29日,中国水利毫无悬念地顺利过会,以其年内最大IPO的气势席卷A股。与此同时,它的出现也终于打破了7月主板新股零发行的窘困局面。
这家2009年11月才成立的公司,因口含超大型央企这枚金钥匙,经国务院同意,在未满三年的情况下,就可以申请在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然而,即便有着得天独厚的背景,中国水利选择在此时上市,仍有争议。事缘它居高不下的负债,以及在货币资金较充裕的情况下,仍融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一年付息22亿
在中国水利的招股说明书中,记者发现,截至2010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总资产为1214.7亿元,总负债为1078.4亿,其资产负债率高达88.78%。即使是公司刚成立的2009年,其负债率也有87.91%之高。
从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上来看,水利的有息负债的规模也很大。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的长、短期借款和应付债券总和约为456亿。光是支付各类利息,就要花将近22亿。
在招股书中,公司坦言,如果未来不能获得足够的融资,可能对公司的日常经营和长期战略产生不利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携如此高的负债来融资,显然是想将这个包袱甩给资本市场。
中国水利在招股书中对自己的高负债率有着这样的解释,工程承包业务需要花钱买设备,启动项目需要流动资金,电力投资运营需要钱,房地产业务买地和前期开发都需要钱。
记者就此事致电公司时,对方表示,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及投资规模的增加,债务性融资相应增加所致。此外,计提内退、待岗、遗属人员福利负债也是原因之一。
消失的地产项目
事实上,早在2010年3月,中国水利就筹划上市了。当时它的一份报告泄露了它想要募投的8个项目,其中有3个项目都涉及房产开发。在2011年新的招股书上,这三个打算融资16.5亿的房产项目全部不翼而飞了。
这三个名为香江花园、成都西岸观邸和贵阳观山湖一号的房地产项目,当时有两个正处于第一期的建设阶段和第二期的准备阶段,应该没有那么快建完。此外,两个准备投在云南和内蒙古的风电项目今年也完全不见了踪迹。
2010年3月,国资委提出,除了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外,其余的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要加快退出房地产业务。中国水利虽身在16家“白名单”之内,但此时募投地产项目显然也是不合时宜的,可能是这个原因令它原本在2010年就能进行的IPO落了空。
对比上述报告和新的招股书,在补充流动资金这一项,2011年比2010年多出44亿。而在货币资金这一项上,2010年却比2009年多出20个亿,整个流动资产项2010年比2009年多出79个亿。为什么流动资产不差,却反而要融钱补充流动资金?
对此,公司解释称,2010年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张,公司的收入、利润规模以及预收客户的工程款也随之增长,因此公司的流动资产也有较快的增长。但公司的流动资产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公司的规模扩张速度,公司为优化业务结构、开展电力投资业务,2010年、2009年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38.61%、38.68%。公司上市融资后,将极大地提高整个公司的盈利水平。
或否极泰来
7月以来,股指一直在2700点徘徊,IPO融资持续失血,主板彻底偃旗息鼓,中小板和创业板也仅有20只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仅为122.76亿元,为近两年来的新低。此时,中国水利携年内最大IPO的气势为主板“开张”,引发了市场对资金的担忧。
对此,分析师表示,大盘股融资更多地只是心理层面的影响,投资者认为资金的冻结会极大地消耗A股的流动性。可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工行还是农行,其发行都未使股市陷入长期的下挫局面,工行上市不久甚至还开启了牛市的序幕。目前A股市场估值已处于合理位置,应该不会出现大幅深跌的局面,或许还会迎来否极泰来的局面。
7月29日,中国水利过会,大盘在逼近2680点后,主力放弃中石油改用银行股集体暴涨护盘,其中中信银行一度涨停。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