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守望雪域大动脉 ——总后青藏兵站部官兵支援西藏地区发展建设纪实

2011年08月02日 08:57 来源:经济日报

  高寒、缺氧,风雪交织,始终挡不住巍巍天路上汽车兵前进的步伐。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高原精神而著称的一代代总后青藏兵站部官兵,半个多世纪以来,累计为西藏地区运送各类物资800余万吨,安排过往人员1亿多人次,收发和周转物资3600多万吨;修建并管理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道,输送油料500多万吨;修建并维护兰州—西宁—拉萨通信光缆,确保内地与西藏通信的畅通,为西藏繁荣稳定和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条援藏“生命线”

  午后的青藏线上,炙热的阳光把戈壁滩烤得发烫。马达轰鸣,路边休整的一队军车缓缓起动。总后青藏兵站部某部指挥员余永华跳上指挥车,这已是他今年第五次率队执行运输进藏物资任务。

  上世纪50年代初期,青藏兵站部第一代官兵劈开千年冻土、打通亘古石峡,在青藏高原上修筑了第一条“天路”,将第一批援藏物资运到拉萨。从此,青藏公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环境最艰苦的“天路”,就成为连接祖国内地和西藏边陲的一条重要物资保障线,同时也成为内地支援西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命线”。

  青藏兵站部副政委王应德介绍,目前,这条交通大动脉不仅仍然担负驻藏部队80%的物资运输任务,随着近年来西藏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援藏物资运输业逐年增加,任务越来越重,兵站部官兵平均每年至少上线执勤9个多月,10多次翻越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在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下,青藏公路建成以来几经改建,路况大为改善,公路完好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无论遇到任何情况,援藏“生命线”始终畅通。

  这是流传在雪域高原上的一个动人故事:2004年春节前夕,兵站部某部270多台车辆满载年货运往拉萨。由于青藏铁路正在紧张施工,加之连日雨雪交加,唐古拉山以北的五道梁、昆仑山口、沱沱河等路段泥滩、水坑纵横交错,汽车部队克服重重困难,绕道300多公里继续向拉萨前行。

  12月21日,当运输车队到达西藏那曲和当雄境内时,突降鹅毛大雪,路面迅速被冰雪掩埋。官兵们只能到路基两旁,刨开积雪,挖出沙土撒在路面上,一辆辆军车缓慢通过……。经过5个多昼夜的风雪兼程,运输车队终于赶在新年之前,将大批年货全部送到了拉萨。

  巍巍天路,车轮滚滚。半个多世纪以来,青藏兵站部官兵运到拉萨的物资,已经能在世界屋脊上堆起一座新的山峰。而在这座“山峰”脚下,长眠着780多名官兵的年轻生命。

  一条援藏“能源线”

  “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的输油管线啊!”青藏兵站部某管线分部负责人樊根生,指着沙盘上一条蜿蜒起伏的标线说。

  “格尔木-拉萨输油管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工艺最复杂的成品油输送管线。穿越可可西里、唐古拉山、藏北草原,全长1080公里,翻越9座大雪山,跨越108条河流,途经560多公里的地震活动区、雷暴区和永冻层。是惟一一条从内地向西藏地区输送成品油的管线,名副其实的‘能源大动脉’。”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党中央决定从青海格尔木修建一条直达拉萨的输油管线。担负修建任务的青藏兵站部官兵,在高寒缺氧、风沙雨雪的恶劣自然环境下,苦战5年,用钢钎铁锤在青藏高原上铺设了这条令世界瞩目的高原“油龙”。

  格拉管线的建成,对巩固边防、发展西藏经济、促进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彻底结束了高原群众烧干牛粪、点羊油灯的历史。藏族同胞把格拉输油管线称为金珠玛米献给西藏人民的“乌金哈达”。

  为了管好用好格拉管线,青藏兵站部某管线分部70%以上的官兵常年值守在海拔4000至5300米的高山泵站。令记者惊叹的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先后取得了近百项科研课题和技术革新成果,不仅成功解决了渗油、冰堵、混油切割等10余个高原输油的世界性难题,填补了“带油焊接”、“冰堵点探测”等10多项输油作业技术空白,而且在48个技术兵种中先后培养出数千名“土专家”、“兵博士”,最大限度发挥了输油管线设备的潜能,使这条设计“寿命”只有20年的高原“油龙”,安全畅通了35年,为西藏地区输送各类成品油500余万吨,创造了高原管线输油的奇迹。

  青藏兵站部部长翟振发是格拉输油管线发展建设历史的亲历者。2002年3月,国家投入3.27亿元对格拉管线进行全面改造,时任工程副总指挥的翟振发,带领技术人员风餐露宿、爬冰卧雪,一边勘察设计,一边组织施工。他告诉记者,经过几次全面改造和升级,目前格拉输油管线所有泵站全部实现了管理信息化、输油调度数字化、操作运行站控化、设备维修专业化,整体技术性能达到国内管道行业先进水平。

  记者在某管线分部采访时看到,指挥员坐在格尔木的总调控室里,竟能开启和控制千里之外的泵站阀门,也能随时调取全线输油作业数据、监控全线各作业点工作情况……。目前,已经实现全程信息化管控的高原“油龙”,平均每天向西藏地区输送800多吨油料,犹如源源注入支撑西藏经济发展的“血液”。

  一条援藏“信息线”

  从第一条电话线架设与开通,到“兰西拉”通信光缆建成与维护,青藏兵站部通信总站的历代官兵在雪域高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记者在青藏兵站部荣誉室看到一段记录:1968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由原青藏办事处和原总参通信兵某部,共同架设由西宁到拉萨的国防通信线路。在苍茫戈壁、浩渺雪山上,通信兵们披星戴月,顶风冒雪,用简陋的工具挖坑埋杆。仅用了2年时间,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我国架空明线距离最长、全程1500杆公里的通信线,成功地架设在世界屋脊之上,西藏人民第一次听到了从电话里传来的声音。

  通信总站政委朱忠平说,此后的巡线护线任务更加繁重与艰难。在一场暴风雪中,一名通信兵爬上电杆,用木棍敲打通信线上厚厚的冰凌。最终,肆虐的风雪把他的躯体与电杆冻在一起,年轻的通信兵化为一尊西部军人冰雕……

  1998年8月,国家重点工程“兰州—西宁—拉萨”光缆通信线路开通,地下光缆正式替代了架空明线,内地与西藏的通信联络更加通畅。

  25岁的通信总站某部指导员余孝丽,2008年大学毕业后走上高原。高原缺氧和紫外线照射,使她年轻的脸庞显得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她告诉记者,兰西拉光缆通信线建成后,线路维护任务虽比过去减轻了许多,但仍有意外发生。2001年11月14日,高原上发生里氏8.1级地震,兰西拉光缆在纳赤台——五道梁中继段发生全段障碍,障碍点位于海拔4600多米的昆仑山上。地震发生后仅仅20多分钟,兵站部4个抢险分队赶往抢修一线。官兵们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不断余震中,苦战数昼夜,挖开冻土层,接通线路,恢复光缆畅通。

  畅通的青藏公路、格拉输油管线、兰西拉光缆,就像青藏兵站部代代官兵在雪域高原上编织的3条哈达,把吉祥和幸福奉献给高原人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