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经济减速与通胀上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3 15:35 来源: 《新财经》

  文/本刊记者 李斌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同时,上半年CPI同比增长5.4%,6月份CPI同比增长6.4%,创三年来新高。

  从统计数据及上半年各地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影响幅度扩大,月度工业增速也在降低;部分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出现了停产、倒闭等现象。这一现状也许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缩的力度有关,因为今年年初政府将抗通胀作为了今年的重要任务。

  有人认为,如果控制通胀,紧缩货币的政策力度过大,对中国经济将会产生负面影响。也有观点认为,经济减速与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吻合。随着投资扩张、通货膨胀、高耗能产业过热、“电荒”爆发等现象的突现,增长减速有利于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和发展方式转变。

  按照传统经济理论,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应同向变动。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却是,经济在减速,通胀在上扬。面对这种复杂的经济形势,政策分歧与争论也日渐凸显。如何不让经济过度下滑,同时控制通胀上扬,请专家们各抒己见。

  经济减速是意料之中的事

  今年上半年以来GDP有所下滑,我认为,经济减速是长期因素与短期因素重叠的结果。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正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也需要减速;而且,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有意识将经济指标平均值进行了下调,所以,经济减速是渐进的,合理的,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短期来看,国际市场的需求收缩,中国出口减少,也是造成经济减速的原因。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1~5月的投资在增加,尽管商品房投资在减少,但是保障房、固定资产投资都在增长,最主要的还是消费在减少。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在想办法,比如提高了个税起征点,虽然这个政策对促进消费的作用不会太大,但我想,下半年还会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会有微调。

  宏观调控会随着经济形势和相关条件的变化发生一些改变,政府对全年的政策应该有一个定位。按我的理解,2010年上半年的政策主要是保增长,从2010年下半年到现在,政策重点是突出稳定物价,抗通胀。下一阶段抗通胀的任务还要坚持,同时要控制失业率,稳定经济,不能等到经济持续下滑几个月后再出调控政策。

  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后有所下滑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但我们不能放任这样的下滑,下一步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应该会有结构性的微调。从客观层面来看,比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会因为经济下滑就消失了;另外,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由于有责任制的约束,地方政府会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投资;在税制方面,政府的调整空间也是比较大的。

  这些措施可能对经济减速起到一定控制作用,所以,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速保持在9%应该没问题。中国经济在下一个三十年仍保持10%的增长是没有必要的,也做不到。

  经济减速意味着政策转向

  从今年年初以来的经济下滑,有经济增长内生的原因,我们不能误读投资指标。2010年的投资增速是22.3%,2011年前5个月是25.8%,看上去是上升的,似乎中国经济内生需求强劲,实则不然。

  我们所说的投资需求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其实不能代表需求。当这个数据出来的时候,这项投资作为需求的身份已经不存在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高增长,更多地是反映供给能力的高增长,而不是需求的高增长。也就是说,投资完成额是投资需求的滞后指标,是新增生产能力的先行指标。所以,当我们看到投资完成额高增长的时候,应该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需求的增长,而是供给的增长。

  另一个反映未来投资需求的指标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如果这个指标在高增长,则未来的投资需求是走向高涨,反之则走向低落。2009年上半年,新上项目投资增长率高达93%,到2010年前11个月下降到25.8%,到今年5月末降到只有6.3%。如果用PPI代表投资价格指数的话,今年前5个月已高达7%。所以,新上项目投资的实际增长率到目前已经是负值了。

  从消费看,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这样的措施是无法改变分配关系的。在分配问题上,我们总是说得多,做得少,小问题解决不了,大问题解决办法出不来。从世界经济来看,美国的失业率最近又在上升,经济二次探底难以避免。在我看来,中国经济从今年开始会连续三年下降,今年是9%,明年是8%,后年是7%,最危险是在2013年,因为那时候生产力会更加集中释放,但需求已经没了。

  所以,经济减速就意味着政策转向,一是宏观调控要从抗通胀转向保增长;二是抗通胀手段要从货币政策要转向财政政策。

  股市表现映衬实体经济下行

  我对于经济的总体判断是无近忧必有远虑。现在,实体经济从银行获得经济支持的成本上升幅度非常快,从调查来看,基本接近2008年初的水平,但整体经济没有2007年和2008年那么强劲,内部危机和外部危机都存在。所以,我认为,宏观政策紧缩的力度应该差不多了。

  从过往的经验看,CPI指标对经济的权重太大了,实际上,CPI是偏后的,很多指标比它更灵活、更超前。但从我们的政策上看,基本上就是希望CPI能下行。2008年的时候就是这样,所以我认为2008年出现的经济转折不应该把责任都推到金融危机上。如果经济处在多种力量的博弈阶段,做决策很容易发生错误。

  中国是以银行占主导的金融结构,整个社会的运作是通过高储蓄率、银行贷款来推动的,银行负债表的扩张在这些年非常明显,银行不断在二级市场吸引股东进入,资本市场每年都推动银行信贷扩张,提供资本金补充。所以,中国的金融结构还是有问题。

  股权分置以后,货币政策紧缩很容易传到资本市场,如果今年和明年的经济都是减速趋势的话,今年的流通市值占70%,明年就会是80%~90%,变成真正的流通市场。所以,现在大家对于经济的看法和判断很容易在市场上表现为减持或增持行为,如果判断经济下行,股市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有很好的表现。实际上,全流通之后,我们发现资本市场的很多预测比我们研究机构要准确得多,所以,我对于实体经济的判断也是基于资本市场的持续下滑。

  目前,全球都处于危机之后寻找可持续增长点的过程,中国也不太可能像过去一样过分依赖出口,也不可能靠投资来推动增长。所以,今明两年还是会处在一个通过经济回落寻找增长均衡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市场自己去寻找可能效率更高。

  应摆脱房地产泡沫支撑经济的现状

  今年6月的CPI达到了6.4%,而我们从工业增加值和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的数据上可以判断,经济已经在减速了,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是14.3%,比去年底有所下降;PMI是50.9%,创2009年3月以来新低。通胀越调越高,经济又在减速,我感到这个情况比较严重,甚至比2008年还糟糕,说明政策失误,调控走偏,

  如果任由经济减速,就会出现企业停产、倒闭、工人失业的情况,会影响很多人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农民工,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我们在讨论经济减速的时候,大家没有考虑另一个问题,就是资产泡沫。资产泡沫包括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目前国内股指已经很低了,没什么泡沫;相比之下,房地产泡沫非常严重,中国的房价大大高于实际价值。也就是说,房价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增长的速度。

  但是,中国这几年的经济增长总是与房地产泡沫联系在一起,认为房价一下跌,经济就会减速。所以,经济越下滑,有关部门就越要维持房地产的稳定,这是个误区。从目前的形势判断,我觉得中国的实体经济正在下滑,同时,虚浮的房地产价格还在上涨。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一方面要让房地产泡沫破碎,另一方面要防止经济过度下滑。中国要摆脱房地产泡沫支撑经济的现状,否则经济难以正常运行。

  调控政策要有选择性放松

  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很自然的事情,关键是下滑了多少。今年年初,政府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政策的主要指标,因为要考虑社会稳定。本轮通胀与2008年相比,还不是最严重的,但这次的通胀与房地产紧密相关,房价在过去两年涨到了天上,导致社会压力特别大。另外,从投资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是下行的,这也让人比较担心。

  回头看看,中国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年初的时候出现劳动力短缺,这是典型的经济过热,而现在的表现是经济可能硬着陆。为什么两三个月时间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就是政策的影响。我们现在的货币政策不是正常化的,是在纠错,因为2009年和2010年货币政策太宽松了,所以现在要紧缩。在纠错的状态下,管理层压力会很大。

  过去三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大家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印钞票。所以,这种情况下,有大量的热钱流到中国,这使央行的对抗手段越来越少,导致通胀还会上升。

  我们判断,2011年中国GDP的底会在第三季度,这其中,国内主要是供需关系问题;国外主要是欧洲、新兴国家都在搞所谓的紧缩政策,很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下滑。

  既然经济增长已经在减速,政策就需要转变。我觉得,目前政策要有选择性地放松,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要找项目,二是货币政策要适当放松。

  内需不足是经济减速的原因

  我觉得国内的宏观调控政策紧了一些,这样的调控是没有必要的,也是徒劳无功的。从前两年中国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其实经济发展并没有那么快,也没有过热的迹象,没必要这么调控。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经济减速的真正原因。

  中国的储蓄率是全世界最高的,2009年,储蓄率占GDP的52%(包括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从老百姓的角度,把钱存在银行的实际利率是很低的,基本上是负利率,那么,为什么老百姓还要把钱存在银行呢?首先,中国人的社会保障率很低,大家必须为自己的医疗、养老及今后的生活保障做积蓄。其次,中国的金融机构还不发达,大家没有好的投资途径,只能把钱放在银行里。所以,无论从老百姓的角度还是企业、政府的角度,国内都应该发展更好的投资工具,把这些钱留在国内,而不是跑到国外去买美债、买欧债。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生产出来的东西还没有完全变成需求。

  另外,中国的投资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2009年,投资率占GDP的47.7%。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投资率?张五常在他的《中国的经济制度》这本书中,把中国过去经济增长的原因做了一个比喻:地方政府的运作模式就好像购物的商场一样,政府就是商场的经理人,他用很多方法吸引企业来商场投资,以此来增加商场收入。

  我是研究经济的,当然希望经济增长率越高越好。但我希望中国在经济减速的过程中,要清楚地知道造成经济减速的原因。我认为,中国人口多,经济在不断增长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也会不断增长,这就造成了未来很多年粮食价格的上升趋势。所以,我们在农业方面要多研究增产的办法,如果不改善农产品的价格,大家都会感觉消费太贵,中国的民生问题很重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