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通频陷包销窘境 9614万打水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07:05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张欣培 发自上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天科技的包销事件尚未淡出,威海广泰的再次意外包销,让海通证券继续陷入包销窘境。以两股8月2日的收盘价格计算,海通证券已浮亏9614万元。

  8月1日,威海广泰发布增发结果公告,主承销商海通证券包销1075.68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46.21%。以20.06元/股的增发价格计算,海通证券需支付2.16亿元。

  而就在十天前,海通证券已为中天科技的包销付出了近9.80亿元的费用。7月20日,中天科技公开增发结果,以海通证券为主的承销团包销4113万股,接近此次发行总量的60%。

  如此大的包销比例着实让人吃惊。这意味着海通证券不得不自掏腰包12亿元来为自己买单。从2008年至今,大比例包销共14家,海通证券就独揽四家。

  尽管“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意外包销为券商带来的未必是损失。但公开增发的初衷无不是希望销售出去,而不是销售给自己。“海通的包销现象,有市场定价的因素,而海通投行接项目时的内审制度可能存在不足。”某大型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而在焦点关注于海通证券包销门之时,其自营部门一季度重仓的南北车也似乎并不让其安心。

  频陷“包销门”背后

  2011年至今,A股上市公司累计共实施7次公开增发,海通证券独揽两单,位列第一。但其结果却不甚满意。中天科技、威海广泰的两次公开增发均以被迫包销告终。二者包销比例分别为60%、46.21%,海通证券不得不支付12亿的真金白银。目前,二者已浮亏9614万。

  两起包销都被认为意料之中。停牌最后一个交易日,威海广泰收于20.85元,距离20.06元的增发价格并不具有吸引力。中天科技开始申购的前一天,股价收于24.29元/股,仅与增发价相差0.49元。

  之所以被称为“包销王”,除上述两件外,海通证券还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包销事件。2008年,海通证券债权承销仅为一家,即为浦东建设公开增发。因二级股价与增发价相差无几,投资者无认购热情。最终海通证券不得不包销9215.63万股,占增发总数量的76.8%。耗资9.81亿元,成为浦东建设的头号股东。之后,海通证券陆续进行减持,才收回了部分资金。

  2010年,主承销卧龙电气时,海通证券又以17.74元/股的价格包销5331万股,包销比例高达97.53%。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海通证券仍就持有卧龙电气2140.42万股。若持股比例不变,以8月2日7.59元/股的收盘价计算,海通证券浮亏已达到2.2亿元。而其去年在卧龙电气取得的利润仅为696万元,卧龙电气的发行费用也仅为4401.8万元。

  尽管被迫包销可能带来意外收获,但因祸得福的并不多。并且券商做承销,没有一家希望最后包销,因为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而究竟是何原因让海通证券频遇包销?

  “对于投行来说,都是同质化竞争,因此竞争异常激烈,导致对内控风险上的考虑不充分;另一方面是市场不景气,熊市下资本市场动荡,导致了公开增发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南京一家券商行业分析师认为。上述大型券商分析师也认为,海通证券投行的内审制度可能存在不足。

  不过,上海一券商投行总经理却不这样认为,“这个与投行能力无关,市场的再融资项目多,再加上股市不好就产生了包销现象。而海通证券做得比较多的也是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据他了解,海通的投行在风险控制方面还是比较严格的,“碰到包销,大多属于意外,也正因为有包销风险,因此很多券商都不敢做。”

  重仓南北车难逃亏损

  而事实上,即使海通证券出现多个项目大比例包销,但对其影响却实属有限。“声誉上多少会受到影响,但实质上影响并不大。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看券商能否为其提供良好的融资与增资服务。”南京某券商行业分析师表示。

  尽管二级市场低迷被认为是诸多券商被迫包销的主要原因,但券商包销比例增多,至少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树立投行的发行风险。针对包销事件,时代周报记者致电海通证券,对方表示董秘金晓斌正在出差。而证券事务代表的办公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在海通证券的包销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的同时,其重仓的中国南北车也陷入亏损状态。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全面冲击高铁概念股。作为铁路机车车辆供应商的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更是下跌惨重。事故发生后,中国南车周跌幅已达到-12.36%,中国北车下跌达-14%,多日领跌铁路板块。

  这对于2011年一季度末才重仓南北车的海通证券来说,无疑泼了一盆冷水。根据南北车披露数据显示,2011年1季度,海通证券持有中国南车3125万股,持股比例0.26%,首次出现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位列第四。1季度末,持有中国北车2091万股,占比0.25%,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不过,南北车的表现似乎并不能让新晋股东海通证券满意。若1季度末二者持股比例不变,十日内,海通证券在南北车上亏损为6114万元。其中,以7月22日中国南车6.63元/股的收盘价格计算,截至8月2日,海通证券亏损3562.5万元。以22日北车收盘的6.50元/股,截至8月2日,海通证券亏损为2551万元。

  目前,南北车的下跌态势仍将继续。这意味着,海通证券在南北车上的亏损继续。实际上,若以1季度末3月31日的收盘价格计算,截至8月2日,海通证券浮亏将近1亿元。

  几千万亦或1亿元的亏损尚不足海通证券自营业务的1%,或许对于海通证券来说微不足道。也有分析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些亏损对于海通证券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自营业务亏损,债权承销业务被迫包销套牢,继而亏损,连续亏损对于海通证券来说毕竟不是件好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