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潮起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困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6 03:3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万涛
2011年或可称之“保险再融资年”。各家保险公司融资动作频频。
今年6月,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公告完成向金骏有限公司定向发行272,000,000股H股,发行价格为每股港币71.50元。紧接着,平安产险获得中国平安集团50亿元注资,注册资本增至170亿元人民币。这是平安产险继2010年8月增资至120亿元之后又一次大幅度增资。
无独有偶。6月15日,全国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100亿元入股人保集团,后者注册资本从306亿元上升到345亿元。其后,人保集团分别向人保寿险注资45亿元,向人保健康注资7.17亿元。此外,人保财险(2328.HK)亦完成发行50亿元次级债。
此前一度,人保集团的偿付能力承受着资本瓶颈之困。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末,人保财险、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15%、124%和115%。
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表示,增资完成后,三家子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目前已达到或接近偿付能力充足Ⅱ类公司水平,即150%。
已进行再融资的保险公司还包括,新华人寿140亿元股东增资,泰康人寿今年20亿元次级债以及国寿财险的增资。
此外,中小保险公司也纷纷推出再融资。
据中信建投统计,2010年有46家保险公司通过增资形式完成注资,总增资额331.7亿元,8家公司通过发行次级债融资225.5亿元,合计增加资本557.2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已有36家保险公司进行了股权融资,6家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总融资规模超过540亿元。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融资手段主要包括上市融资、股东注资和发行次级债。在保险公司内生资本补充能力尚未形成,而又未能打通上市渠道之前,依赖于次级债和股东注资已成为保险公司不二法门。
资本高耗
“一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很大程度上与公司粗放式发展方式有关。”
保监会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4%,2010年保费收入达到1.45万亿元,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保险公司146家,比2005年增加了53家。
今年1-6月,全国实现保费收入8056.6亿元,同比增长13%。截至6月末,保险公司总资产5.7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
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问题在全行业渐渐蔓延。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降至5家,不达标公司资产总量占比由2010年底的7%降至0.7%。不过,从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看,处于100%-150%区间的主要为中小保险公司,且数量由年初的11家上升至14家。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指出,未来一个时期,可能出现部分公司资本金难以支撑业务发展的局面。“深层次看,一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很大程度上与公司粗放式发展方式有关。”
国内一中型保险公司人士表示,“中国的保险市场还是个收入大于给付的市场,这意味着,不管是新业务还是续收业务,只要有保费进来,就得提取相应准备金,从而需要资本金去覆盖,所以资本金压力很大。”
保监会一直要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以上。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维护金融市场安全,监管机构实施了审慎监管策略。目前很多公司都将150%定为偿付能力目标。
对此,国内一寿险公司人士认为,偿付能力监管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资金是有成本的。只要偿付能力水平足以支持公司未来三年内业务的适度增长就行了,没必要太高。”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符合偿付能力水平的监管要求,但不少公司的偿付能力已接近监管红线。如果资本金补充不及时,偿付能力可能不达标。
标准普尔此前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中资保险公司未来几年预计融资额将超过1100亿元。
融资潮起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困境
次级债新规将使中小保险公司更为受益,而大公司的次级债发行规模实际上受到了限制。
在保险公司上市融资渠道不畅,股东也“不富裕”的情况下,发行次级债券就成为保险公司补充资本的不二选择。
截至今年7月底,2011年保监会已批复同意5家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87.5亿。其中,百年人寿10亿、泰康人寿20亿、信泰人寿4.5亿、人保财险50亿、华夏人寿3亿元。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09年以来,保险公司累计发行次级债超过400亿元。其中,泰康人寿和人保财险连续三年出现在发债名册上,累计发行规模分别为90亿和160亿。
与此同时,监管对于次级债的发行也越趋严格。
去年12 月,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抬高了次级债发行门槛,意在根治“次级债依赖症”。
时隔五个月,保监会公布新的《征求意见稿》。相比于前一份意见稿,新办法删除了“上年盈利和净资产不低于10亿”的要求,降低次级债发行门槛的同时,也降低了融资总规模。
此前,有关办法允许保险公司按照上年末净资产净值的100%发行次级债,而此次征求意见稿将发行规模上限定在50%。
前述寿险公司人士表示,发行次级债并不能解决未来3-5年偿付能力的问题。“一方面,次级债的发行规模受政策限制很大,另一方面,从现有市场环境看,次级债的发行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次级债发行门槛“居高不下”,将可能导致个别公司短期内无法解决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新版征求意见稿通过,次级债发行门槛降低,将大大缓解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的融资压力。
有分析师指出,相比之下,新规将使中小保险公司更受益,对于大保险公司而言,次级债的发行总规模实际上受到了限制。
难以自给的投资经营
盈利能力不足和分红影响,是保险公司对股东注资和次级债普遍依赖的主要原因。
对股东注资和次级债的普遍依赖,一个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投资和盈利性不足,不足以实现自身“造血循环”。
保监会数据显示,从上半年预计利润情况看,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489.8亿元,同比增长72.3%。而与此同时,共有61家保险公司出现亏损,绝大多数是中小保险公司。
吴定富曾在监管工作会上表示,“部分中小保险公司始终没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业务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不强,缺乏内生资本补充来源。特别是在当前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中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补充压力较大,可能会出现增资困难。”
前述中小型保险公司人士表示,“我国的保险市场空间还很大,每年都有十几家新公司进入,并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而保险公司通常都会有一段时间的亏损期。为了维持偿付能力水平达到监管要求,只能不断去向股东融资和发次级债。”
一位再保险公司人士指出,“纵观国内保险公司的一系列增资行动,大多数是为了公司的增长而融资。很多保险公司的盈利来自于投资利润,而非承保利润,这样的增长模式也给中国市场带来了系统性的偿付能力压力。”
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1-6月,保险资金的运用收益达1031.1亿元,平均收益率2.1%,而同期的预计利润总额只有489.8亿元。
“监管机构要高度重视,从政策和制度上加强引导,推动中小公司走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吴定富指出。
除盈利能力不足外,分红也是影响偿付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已上市的几家保险公司。
中信建投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人寿分配2009年红利支出200亿,仅此一项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损耗就有34个百分点。据分析师测算,中国人寿2011年底需要的最低资本为724亿,而2011年中国人寿分派2010年红利113亿,单此一项就需要消耗偿付能力15.6个百分点。
2007年,中国人寿回归A股市场,当年偿付能力曾一度达到525%的历史最高位。之后,其偿付能力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线上,2008和2009年分别为310%和304%。
此外,2010年,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分派2009年红利分别为23亿和25.8亿,据分析师测算,分红使得平安寿险和太保寿险的偿付能力分别下降7.1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不变,不能实现内部的“造血循环”,国内保险业只能深陷“扩张、增资、再扩张”的轮回。
偿付能力困境待解
“可尝试通过再保险,增加保险公司的分出责任,减少最低资本需求,以缓解偿付能力的问题。”
从融资角度看,无论是股东注资还是次级债,都只能算是权宜之计。要打通一条长久的融资渠道,上市是保险公司的共同选择。
事实上,自2007年12月中国太保A股IPO之后,国内保险公司A股上市已然暂停了三年多。不出意外的话,作为第二梯队的新华人寿和人保集团,有望于今年实现上市。据了解,人保集团高层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路演,与潜在投资者展开深入接洽,争取尽快确定基础投资者。
与此同时,新华人寿的上市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本报此前曾报道,在敲定承销团之后,新华人寿已于6月末上交了上市申请书。接近新华的人士透露,“如果一切进展顺利,9月份将有可能完成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新华人寿上市的团队名曰“缓解偿付能力小组”,顾名思义,上市对于新华人寿而言,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尽快解决公司的偿付能力问题。虽然新华人寿已于2010年末进行了140亿的增资,偿付能力由不达标恢复到146%,但仍未达到150%的监管要求,随着业务的发展,资本缺口依旧存在。
据了解,除人保和新华,泰康人寿、阳光保险等保险公司也在上市准备中。
事实上,除了再融资,再保险也是解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一种手段。
前述再保险公司人士指出,根据中国的偿付能力规定,一个公司的偿付能力高低是由最低资本和实际资本的比率来决定的。要想提高偿付能力比率,或是提高自有的实际资本,或是降低最低资本要求。“保险公司可通过再保险,增加保险公司的分出责任,减少最低资本需求,来缓解或解决其偿付能力的问题。”
前述寿险公司人士指出,对于再保险而言,不可避免的是保险费外流。“而目前中国的保险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大,抢占市场份额是要务,正常情况下,保险公司还是想自己做。”
(本报记者赵萍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