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博物馆改革没有时间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01:08 来源: 《新世纪》周刊

  财新《新世纪》记者 蓝方 曹海丽 见习记者 朱以师

  博物馆事业高速发展,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改革力量无法合流

  “故宫是座博物馆。”在故宫博物院网站首页的醒目位置,公众会首先看到如此表述。

   时至今日,在中国,随着公众日常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攀升,博物馆正在步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与此相同步,无论是决策者还是博物馆经营者,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对现有博物馆体制进行改革的呼声。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2001年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自1905年,清末甲午科状元张謇在南通营建第一所国人自办的、最具近代博物馆意义的博物苑,中国至今已有3020个博物馆。但博物馆普遍官办的性质,财政投入的单一筹资模式,以及当下政策对公益性的不完全阐释,都构成其良性发展的瓶颈。

   以市场化、社会化为取向的改革早在数年前就已起步。在地方,一些自发性的尝试缘起于财政投入不足的压力;中央层面,在“公共文化事业回归公益”的主导思想下,政策调整也在进行。

  市场化起步尴尬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是西方的舶来品,但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却和西方博物馆有着截然不同的路径。

   西方博物馆从私密搜藏到逐步开放成为社会教育的公共机构,有着漫长的历史形成和内在的文化动力。在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副处长郭长虹看来,中国博物馆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恰恰不是文化,而是经济,或者政治。

   郭长虹解释,中国当前博物馆的发展,第一推手是地方政府对建设纪念碑性和地标性建筑的冲动;第二是某一行业对行业记忆的追述,由此促进了行业博物馆的发展;第三便是民间收藏群体的壮大,带动民间博物馆的发展。但这类博物馆的身份定位,却因非盈利机构的概念在中国社会的缺失而面临尴尬。

   三种推力所造就的博物馆的繁荣,与公众的需求并不合拍。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带有事业单位身份的国有博物馆乃是主体,自其诞生就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政治性。“例如策划一个展览,是层层下达的政治任务,而不是源于公众的文化需求。”

   在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下,业内对博物馆的运营状况有着很多自嘲的说法。诸如“经费靠财政,组织靠发文,观众靠上门”;“老面孔(陈展不变),老地方(展所不变),老腔调(说教方式不变)”;“一流的展品,二流的展览,三流的服务”;等等。

   改革的动力,源于博物馆自身。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依赖财政拨款,而文博单位又相对弱势,全国大多数的博物馆运营经费严重不足。

   此种背景之下,一些博物馆开始引入市场化机制,寻求多元化的经营收入。例如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策展,增加门票收入;开发周边产品,进行特许经营;运营餐饮休闲场所、出租场地;转让文物保护技术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等。

   市场导向给许多博物馆带来活力。经营管理的理念被引入,一些博物馆开始面向社会需求,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

   在发达国家,博物馆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和监管模式。但在中国,运营的规则和收益的分配却成为监管盲点。

   郭长虹解释,博物馆在资源的分配上,寻租的空间太大。寄生于博物馆的各种关联公司,与博物馆和个体工作人员的关系盘根错节。而另一方面,博物馆从运营中获得的收益并不公开透明,经营性收入转而成为部门小金库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他认为,不能因此而将博物馆的经营探索一棒子打死,而是应该进一步完善透明监管的机制。

  管理体制变革滞后

   未曾料到的是,博物馆自发的市场化探索,却被2003年开始的免费开放政策打乱。

   2003年底,浙江省率先宣布其公立博物馆逐步实现全部面向观众免费开放。免费开放的政策由此逐步在全国推开,并在2008年初全面启动。截至2009年底,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1743个,约占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的77%。2008年至2009年,接待观众8.2亿人次,平均观众量比免费开放前增长50%。

   除了陡然增加的客流量给各个博物馆的接待、运营带来强烈冲击,前所未有的财政投入,也直接消弭了很多博物馆一度高涨的经营热情。

   “钱越花越多,却失去了激励机制,看不到效率。”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评价免费开放政策对博物馆运营的影响。他举例,门票的费用由政府代为支付,但并未有精确统计管理,往往是由博物馆上报一个约数,博物馆自身也因而失去了精心策展、改善服务而吸引观众的动力。财政埋单,多是任务型消费,“例如做300万元的政府采购,无论如何要把钱都给花出去。”

   事实上,在政府埋单的前提下,同样可以有很多类似购买服务这样的激励的措施和途径。但目前缺乏精细化管理的资金投放,不仅未能推动博物馆管理机制的改革,反而增加了这类事业单位在资金和人事上对行政系统的依赖。“成了只对上级领导负责。” 上述业内人士强调,这事实上与公共机构的改革精神相悖。

   多位学者均指出,作为公共机构的博物馆,更应从其管理机制上体现其公共性,让整个博物馆在其发展规划、具体的展览策划、服务的提供等方面,都能够与公众沟通对话,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而非以行政需求为导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介绍,国家文物局这些年一直推动博物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如对国家一级博物馆的评估,是否建立了理事会制度,即是考量博物馆组织管理的重要指标。

   与中国的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截然不同的是,国外的很多公共博物馆都采取了理事会制度。以大英博物馆为例,理事会实行宏观管理,主要负责制定博物馆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对博物馆财政收支情况实行监管,审查、批准和检查博物馆馆长执行计划,并提名博物馆馆长人选等。日常管理主要由博物馆馆长负责,并接受理事会的监督和检查。

   作为国有大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的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文化、新闻和体育部(DCMS)的拨款。然而,大英博物馆并不直接受DCMS的领导和管理,而是由非政府公共文化管理机构——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委员会作为中介机构来实现政府对博物馆的控制。这种间接管理方式有效避免了政府主管部门管得过多过死,保证了精简高效的“小政府”的运作,也使博物馆有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

   美国同样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同时管理系统内部对业务和经营严格区分。一些大型博物馆,都专门设有与馆长平行或略低于馆长的总经理,专门负责经营事务。

   “理想中的理事会,可以政府的财政、业务部门出一些领导,同时吸纳公共政策、学术界的专家,共同决定博物馆的事务,馆长向理事会负责而非向行政领导负责,理事会则需要向社会负责。”一位业内人士如此描绘理事会前景。

   “真正要贯彻,还要找到西方理事会制度和我们的事业单位的一个结合点。”宋向光指出,如果建立理事会,那么党委和理事会的关系即需要处理,同时人事的任免权也要交接到理事会。不过在他看来,这些都不是从技术上无法解决的难题。“理事会制度,更多体现的是事业单位的自主管理,其实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最关键的是要从实质上建立起博物馆的法人地位,让它能管资金和人事。”

   不过,在博物馆业的矛盾尚未充分暴露之时,这一场以建立理事会为目标的改革,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上面没要求,下面没动力”,或将是一场永没有时间表的变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