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反应过激?专家称宏调政策不应迷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08:2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定军 王建坤 华颖
2011年8月8日,上证指数收盘创年内新低。实际上,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引发了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全球股市普跌。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国内的工业、投资、消费以及物价等数字。市场预测7月份的物价同比涨幅仍在6%以上,而工业增加值会在13%左右,整体经济运行平稳。
此前,国家发改委曾表示,下半年仍要把稳定物价作为调控的最重要任务。
而股市的“黑色星期一”是否意味着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二次探底已然来临?全球经济前景出现变数,会否导致国内紧缩的货币政策出现转向?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A股暴跌是市场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恐慌性心理反映,但恰恰是在这个时候,宏观经济政策不应该迷失,而更应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反应过激?
范剑平表示,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国主权信用等级下调均有反应,但中国A股市场的暴跌则是反应过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也认为,8月8日的暴跌是市场上看空情绪的一次集中宣泄,未来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这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一种心理上的影响,并没有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发展。
不过,国泰君安分析师王虎认为,中国的出口市场与美国紧密相关,如果美国经济继续下滑,势必将影响中国经济。
王虎分析称,如果美国经济下半年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则中国的出口可能也将趋近零增长。“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如何,取决于美国经济的表现。如果美国有衰退的情况,则对中国的出口影响更大。”王虎说。
而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的中国出口增速已经连续数月回落,除了3月的出口增速高达35.8%,5、6月份分别只有19.4%、17.9%。
王军也提示,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候,不仅要考虑国内经济的基本面,也要充分考虑到外需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部市场的需求可能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欧美缓慢的经济复苏可能受到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而更加缓慢,发达国家发生二次衰退的风险可能增加。
宏观政策仍将延续
对于中国是否需要因此而调整下一阶段的宏观政策,业界存在不同的看法。
国泰君安建议,下一阶段应将主要的调控方向放在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而不是物价。
而汪涛则预测,下半年国家仍有可能将调控物价作为首要任务,整体宏观政策不改变。但是她预计国家对于继续出台紧缩的调控政策会更加谨慎,“比如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上之前国家已经开始防范经济下滑的风险”。
王军认为,要警惕内外需求夹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宜急于做出新的货币政策变革,至少未来不宜出台更为收紧的货币政策。他强调,货币政策的重点不应只是做总量的增减,应在一些结构性领域采取适当的宽松,比如对三农、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信贷的支持。
范剑平则更明确地表示,在制定和分析经济政策时,货币政策不能跟着股市变化,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基本面。“中国的经济还在保持着一个平稳较快健康的发展,上市公司的业绩随着即将发布的半年报也不会让大家失望,所以货币政策不会因此而改变。”
对于房地产调控,范剑平也表示,原有的政策不会出现很大改变,还会延续以前的节奏,使得房地产市场回归到反映出老百姓消费能力的价格水平上。“如果因为欧美的资本市场出了一点问题而调整政策,那就更不应该了。”范剑平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目标为4%,国内生产总值目标为8%。但是截至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9.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5.4%,其中6月份为6.4%,均超出预定的目标。
几乎所有受访人士均认为,即使出现第二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也没有必要像2008年那样启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4万亿”投资导致的高通胀影响仍未消除,再出新的刺激经济计划,将进一步增加通胀压力。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跃生强调,“中国不必要也没有那个能力拯救全球经济,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把自己的各种关系理顺,把物价控制好,这个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