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信用评级遭降 全球市场进入考验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09:24 来源: 中国经营网

  投资者正准备迎接又一周的市场动荡。目前各国政策制定者正设法化解美国信用评级遭下调和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影响。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投资者正准备迎接又一周的市场动荡。目前各国政策制定者正设法化解美国信用评级遭下调和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影响。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昨晚(8月7日),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官员举行了紧急电话会议。昨日深夜,欧洲央行发表了声明,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它将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债券市场上进行积极的干预。

  上周,全球股市经历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最糟糕的一周。

  对于标准普尔(S&P)上周五将美国信用评级下调至AA 级的影响,投资者意见不一,但他们表示,这加剧了极度脆弱的市场的不确定性。他们还表示,鉴于意大利是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欧洲央行(ECB)在是否购买该国债务问题上的决定,对于市场情绪将至关重要。

  在华盛顿,白宫与标普就下调评级发生了争执,民主党与共和党议员之间也相互指责。奥巴马政府对标普的可信度发起了挑战——财政部称,该评级机构最初数字的误差达2万亿美元。

  标普作出反击,称奥巴马政府在一个技术问题上借题发挥,而无视导致此次降级的政治程序失灵这一全局性的问题。

  欧洲的关注重点则集中在欧洲央行能否通过购入意大利债券,来安抚投资者的紧张情绪。意大利官员否认已经与欧洲央行达成了幕后协议。上周五,意大利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宣布,有意提前一年在2013年实现预算平衡。此前当日上午他接到欧洲央行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及其指定继任者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的一封信函。

  尽管德国央行预计将继续在原则上反对欧洲央行干预主权债券市场,但德国政府意识到,有必要通过欧洲央行的干预,在欧盟的“稳定安排”获得在二级市场购买债券的授权之前,填补“夏季缺口”。

  中国敦促美国“量入为出”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决定下调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后,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呼吁“美元的发行应该受到国际监督”,并呼吁美国“量入为出”。

  这些言论突显出,中国对本国外汇储备的命运与美国财政健康状况纠缠在一起感到郁闷。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

  “债台高筑的山姆大叔能够从容挥霍无止境海外借款的日子似乎不多了,”新华社的一篇评论文章称。“美国要戒掉‘债瘾’,就必须重新树立量入为出这个常识性的原则。”

  尽管言辞激烈,但北京方面坚持严格控制人民币汇率的做法意味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别无他法,只能继续把不断膨胀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债。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在3.19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总额中,估计有三分之二为美元资产。若美元走低,中国将遭受严重损失。

  周日,韩国和日本表示,标普下调美国评级后,它们对美国国债的看法并无变化。

  “日本政府认为,美国国债的信用可靠性没有问题,美国国债仍将是具有吸引力的资产,”一名日本官员表示。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新华社称,中国“绝对有权利要求美国应对其结构性债务问题,保障中国所持美元资产的安全性”。

  自标普下调美国评级以来,北京方面没有发表官方评论。上周五,中国外长杨洁篪呼吁美国“从保持世界经济复苏势头、确保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局出发,实行负责任的货币政策。”他表示,中国“希望美方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各国在美资产安全。”

  缺乏足以替代美元的另一种有吸引力的储备货币,加上欧洲的债务危机,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在短期内将被迫继续购买美元。

  新华社的文章还呼吁美国大幅削减“庞大的军费和社会福利开支”,并称“一种稳定且安全的新全球储备货币,或许也可用来避免任何单一国家带来的灾难。”41234>>

  投资者正准备迎接又一周的市场动荡。目前各国政策制定者正设法化解美国信用评级遭下调和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影响。

  美国降级并非世界末日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对此评论:

  不妨忽视市场对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首次遭下调的即刻反应——条件反射似的反应肯定会有的。投资者应当记住,美国现在的基本财政状况并不比上周五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宣布AA 评级之前更糟糕。标普此举只是一个滞后指标,所反映的情况早已为这个全球受到最透彻分析的经济体的投资者所熟知。事实上,自标普在今年4月把美国信用评级前景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以来——换做其它任何国家,此举都必然会引发一场抛售——,美国国债的投资者几乎连眼皮都没眨一下。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居然还下降了大约四分之一。

  就中期而言,投资者不太可能集体大举抛售美国债务、美元或者美国股票。没错,其它AAA评级的投资选择有的是,但不太可能出现大量资金逃离美国,转而投奔英国、法国、德国,甚至芬兰的局面。其后果是,此次评级下调不太可能导致美国的举债成本出现实质性上升。

  就全球而言,投资者应当聚精会神关注“当下”。目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并不是美国违约——美国能够大量“印钞”,这意味着最糟糕的情形不过是美元在今后几十年继续逐渐走弱。然而,意大利和西班牙被欧元这个它们无法控制的货币挟持着。这两个国家的举债成本在过去一个月急剧上升,而德国政府拒绝向欧洲纾困基金贡献更多资金。

  未来18个月期间,意大利和西班牙需要在债务市场筹集大约8400亿欧元,远高于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所需筹集的金额之和。减记很可能危及不少金融机构的偿付能力。相比之下,美国信用评级遭下调可能产生的即刻效应——仅仅会加剧过去几周已经显现的市场趋势——看上去像不过是小事一桩。

  评级下调不会影响美债收益率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 刘利刚认为:提升美债上限的危机刚刚尘埃落定——奥巴马政府与国会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了一致之时,新一轮的全球金融恐慌又甚嚣尘上。

  似乎惟恐天下不乱,北京时间周六早间,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将下调美国的AAA评级至AA ,评级展望为负面。

  这是美国自1917年以来美国首次丧失AAA评级。而在标普作出调整评级的决定后,其他评级机构是否会跟进调降美国的债务,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债务上限被两党热烈讨论之时,评级机构就不断表示,正在考虑美国是否能保住AAA评级。但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提高债务上限,可能导致失去AAA评级,但如果不能提高债务上限,那美国政府就面临着违约的风险。两者想害取其轻,两党也在债务上限提高的辩论中,最终达成了妥协。

  提高债务上限,对于美国来说,可能是一个明显的好消息,本届政府可能也获得了喘息的时间,将债务问题留给了未来的政府。可以想像,这也将成为美国未来政治选举中的一个核心议题。但对于市场来说,美国提高债务上限,却并没有实质性解决其债务问题,提高债务上限,意味着美国政府可以再度“借新还旧”,美国债务仍将维持在上升轨道中,美国并没有回到一个财政可持续的路径上。而对于持有美国债务的各类投资者来说,美国国债的上限即使被调高,也仅仅意味着美国将继续按照票面约定来支付本金和利息,而真正的问题在于,美国债务不断扩大,将把美国推向资不抵债的境地。如果没有一个中期财政紧缩的计划,不可持续的财政政策最终会把美国推向债务违约的境地。

  在这一点上,标准普尔与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因此对美国的评级进行了调降。对于美国政府来说,这样的一种调降有些令人难堪,毕竟这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获得AAA评级后,首次被剥夺这个“荣誉”,某种程度上,这也表明,美国的“威信”也开始下降。4<<1234>>

  投资者正准备迎接又一周的市场动荡。目前各国政策制定者正设法化解美国信用评级遭下调和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影响。

  当然,长期被置于保险箱内的美国债务评级被下调,也意味着在金融市场上,可能并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资产”。所谓的“安全”,也不过是市场的相对选择而已,而如果“安全”资产的创造者们滥用市场的“信任”,“安全”资产可能将变得非常危险。美债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然而,美国债务评级下调带来的市场影响,虽然难以估计,但影响仍应该较为有限。

  一般而言,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一些保守型基金以及资金,将可能被迫抛售丧失AAA评级的美国国债,这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打击将是釜底抽薪式的,因为这意味着美国债务成本将上升,而更加麻烦的是,如果大型对冲基金选择大肆做空美国国债,其结果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可能的负面影响则更大。

  然而,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一经典的“学术”推测却并不一定发生。日本曾经在1998-2001年期间经历过一次债务评级下调。1998年,穆迪取消了日本债务的最高评级,到2001年,标普也取消了日本的AAA评级。在这一过程中,日元尽管经历了较为明显的波动,但日本国债的收益率却一直较为平稳。

  这样的一种情境,似乎也表明,美国是否会遭受所谓的“利率惩罚”,其前景仍然是较为模糊的,特别是世界还没有与美元抗衡的储备货币之前。对亚洲央行来说,抛美债即意味着其自身货币的升值。在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疲软的状况下,亚洲央行也只能“忍气吞声”继续持有美债。

  对于美国公司来说,美债评级下调,其前景也仍然不够清晰。如果美国出现了明显的资本外流,那么,美国利率市场将出现上行趋势,这可能导致美国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但在美元流动性仍然保持宽裕,美联储依然有继续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评级下调对于美国公司的影响也将是有限的。

  但是,如果有一种资产却因为美债评级下调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上行潜力的话,那就是黄金了。

  如何看待美国主权信用降级?

  安邦咨询认为:美国当地时间8月5日晚间,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信用评级AAA至AA 。标普称,调降评级主要由于美国政府与国会达成的债务上限协议,缺少标普所预期的举措以维持中期债务稳定。同时,标普维持美国短期主权信用评级“A-1 ”不变,评级展望为负面。

  美国首次失去AAA评级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件大事。虽然其他两家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仍维持了美国3A的信用评级,但标普对美国降级则告诉市场,美国的信用评级并非是不败金身,面对巨额债务,市场用脚投票的那一天终将到来。

  此事对美国市场有何影响?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复苏有何影响?对中国又有何影响?相信市场会高度关注这些问题。

  从短期的直接影响来看,此次调降后,美国国债的信用水平低于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国债的水平。美国不再享受最优信用评价,将造成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推高整个市场的借贷成本。对美国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消费者来说,财务负担将会加重,美国政府每年将支付更多的利息开支。美国遭遇降级对资本市场的打击可能更大。上周,美国股市遭遇2008年年底以来最惨痛的一周,三大股指重挫,现在再逢信用评级被降,无疑是雪上加霜。未来,欧美等国股市还可能因此继续下挫。

  对于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美国经济复苏来说,这也不是一个好消息。正如英国《独立报》的评论,世界上的每一个银行、国库、退休基金几乎都购买美国国债。即使稍稍降级,也将影响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这意味着美国人购买韩国电视、德国汽车、中国玩具、苏格兰威士忌和其他产品的能力下降。美国作为达到“最终消费者”的角色将渐行渐止,反过来意味着其他国家的增长放缓。大宗商品市场也会因此而出现波动。

  美国评级下调也加剧了中国的尴尬处境。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3.2万亿美元,其中约有2/3以美元资产形式持有。中国现在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截止到今年5月,持有1.16万亿美元;此外还有超过3000亿美元的两房债券。美国信用评级被调降,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将遭遇损失,外汇储备面临缩水风险。4<<1234>>

  投资者正准备迎接又一周的市场动荡。目前各国政策制定者正设法化解美国信用评级遭下调和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影响。

  假如中国持有的美债账面资产缩水1%,中国的账面损失就达150亿美元。不仅如此,中国过去的外汇储备投资政策将遭到国内空前的批评,甚至会影响到今后的外汇储备运用政策。

  中国的尴尬还不仅仅是美债。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还大量增持欧洲国家债券。据了解,中国迄今持有欧债达6000亿欧元,其中1000亿欧元为“欧猪五国”债权。在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不断增持欧债,包括先后购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国债。中国官方曾表示,“中国增持欧债,不会受短期因素干扰”,显示其带有政治策略。如果美债信用下降,比美债流动性要差很多的欧债,可能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中国将会面对欧美债券问题的双重冲击。

  不过,世界经济体系是否真的从此就开始倾覆了呢?这也未必。在我们看来,如果从中长期看,从全球实体经济的运行来看,对美国评级调降不宜做过度解读。

  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在最新的邮件讨论中指出,上周安邦在研究简报中已警告了全球经济可能下调,从而引发新的全球危机。安邦作此预测的基础是源自于对全球主要银行大裁员的分析。但此后全球股市出现了巨幅波动,香港股市也现出暴跌,显示全球市场非常担心中国经济以及美国经济的未来。一般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是正常的,但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仍可以支撑全球经济使其不至于跌入深渊。不过从迄今的市场表现看,这样的期待因中国的通胀恶化而逐渐消失,导致市场对未来的预期愈加悲观。

  不过陈功认为,即使标普调降了美国的国债评级,现在的市场状况也属于过度反应。在当前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动机中,美国经济始终没有完全走出困境,估计美国经济还将在底部徘徊一段时间。未来看美国经济,企业并购和就业状况是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最新迹象是,美国7月份失业率下降0.1个百分点,达到9.1%。美国经济净增11.7万个工作岗位,大大高于6月份。就业市场略有起色,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和市场将会有与美国不同的表现。中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这将为中国实体经济提供较强的拉动作用,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可维持在9%的增长。陈功估计,未来中国通胀数据即使在个别月份略有升高,但趋势将会略微降低,同时国内市场资金紧张的现状会有所缓解,甚至中国央行释放头寸也是有可能的(事实上,中国央行近日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000亿元人民币资金)。这些变化可能使得中国证券市场的形势略有好转,至少不会继续恶化。如果中国经济和证券市场的情况呈现稳定,将会带动亚洲市场,进而支持全球市场趋稳。陈功相信,未来全球经济的最大看点就是中国经济!这种情况下,资金仍然会流入中国,而不是流出中国。

  美国评级被降对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都是一个打击,它意味着一个新协议时代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不过,对于美国评级调降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实在是不宜做过度悲观的解读。全球实体经济和中国经济,毕竟有着自己的惯性。4<<1234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