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伊险峰:让我们一起看看硅谷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16:13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伊险峰

  黑莓为什么衰败?

  曾经如此风光的一个公司,领先者、酷、改变移动通信定义、把握商务潮流,而且它还是集团消费的代表,有一段时间里,人手一部的是黑莓。而现在它很失落。一个略显宏观的问题是:他们并非不理解潮流所在,也对移动通信市场有足够的了解,但为什么最终还是错了?而微观层面的问题是:当裁员2000人的决定出台,那么管理上的问题,财务上的问题,研发创新等等问题也将随之暴露。但这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商业报道,我们往往是先看到结局,而我们要做的是找到原因,然后才可能去判断未来的可能性。

  同样道理,我们报道过无数次硅谷的公司,相对于硅谷这个大背景来说,不管是谷歌、苹果还是Facebook,它们同样应该被视为是一个“结局”,而在结局之前的原因,是哪些元素让硅谷成为创新之地?成为技术创业者成就10亿美元公司的梦想之地?

  在我们的记者徐涛和杨樱去硅谷之前,我们还没有这么清晰的认识,实际上是她们在采访过程当中,为我们逐步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让我们有可能接近那个所有成功公司背后的动因。

  从本期开始,在未来的几期杂志中,我们将会推出硅谷的系列报道。我很担心读者会“抗议”:你看,他们又做IT了—我希望如我们以前所说的那样,这不仅仅是有关IT和互联网产业等的报道,它更是有关创新的报道。创新,是我们这本杂志所着力呈现的。的确,技术发展最快,创新产品最多的这个行业抢走了太多创造力的风头,但它毕竟只是创新的一部分,就如同我们的记者在硅谷采访到的,金融、汽车领域等企业正在把它们的研发中心搬到硅谷,它们也在借鉴汲取着硅谷的创造力资源,希望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实现创新。在未来,我们也许会看到,技术发展会改变人的行为模式,而这最终会对传统行业产生影响,它们的变化或许会肇端于此,未来或许会肇端于此。

  在有关硅谷的系列报道中,我们不想勾勒出一个有关硅谷的全景,也不敢说我们发现了硅谷的秘密;它不会解决我们所有有关硅谷创造财富的秘诀,更不会为硅谷没有出现在我们这里而痛心疾首。就如同杨樱在开篇的稿子里所讲的那样:我们希望我们和读者一道去翻开路上的那个石头,看看它的下面有什么好玩的东西—这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想一想吧,有的时候我们惊诧于他们的公司所获得的成就,以至于忽略了马克·扎克伯格的年龄,他只是27岁!关键是,在他的身后有很多类似的人。为什么他们过得与我们不一样?这种好奇心,我想我们的读者也一定会有。是这样的好奇心推动我们这次采访,我希望这是一个轻松之旅,如文中所说:其实那是一个满让人好奇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然,这个轻松之旅并不意味着她们在硅谷的采访是轻松的,也不意味着我们只是走马观花。我们会努力解答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创新?为什么创新会从硅谷开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