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物:致乔治·索罗斯先生的一封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9 06:5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7月26日晚,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突然向投资者发出公开信,宣布结束近40年的对冲基金经理人生涯,终止为外部投资者提供理财服务并向投资者退还10亿美元。对此,本刊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信索罗斯。

  尊敬的索罗斯先生:

  您好!

  不得不说,很多人都很佩服您。

  得知您于近日辞去了从事40多年的对冲基金经理人职位,并不再为外部投资者理财的消息时,身为一个中国投资者,虽然知道您此举是为了规避某些政策的制约,但仍感到十分惋惜。

  长期以来,您掌管的量子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并且让很多投资者收益不菲。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却只是从您的盗版自传、网络花边新闻等渠道了解到了您的投资理念,并最终知道了您是一位可以以一己之力去对抗一个国家的人。惋惜的是,大多数中国投资者至今还没有机会得到您的亲切指导。

  您作为一个80多岁的老人,直到现在从未放弃自己的信仰,仍然把“生存下来才能发展,安全是第一位”作为自己的投资准则,实在让众多靠内幕消息生存的股民们感到羞愧。

  其实,作为一个中国股民,实在不敢奢求您能帮我们选股,不是不相信您的能力,而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太复杂了。

  我们知道,您有自己独特的投资方式。这种独特的投资方式使您能够百分之百地对金融市场了如指掌,我们也知道您的办公室里贴着一个标语:“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

  您是个谙熟金融业的理论家。您喜欢在股票、债券和货币“实验室”中测试理论。您也习惯于将您测试过的理论实践于各个经济体。或许是您的实践过于“血腥”,“金融大鳄”成为了您的代名词。

  难忘英国“黑色星期三”

  1990年,您观察到英国采取了加入新的西欧货币体系,即汇兑机制。您认为英国此举是一个失误。因为英国的经济本来不强大,加入汇兑机制,将英镑与德国马克捆绑在了一起,实际上是高估了英镑的汇率,只能通过提高利率来维持其高币值,实现政治承诺。

  作为这个区域中的经济最强国,德国将有权“领导”其他国家的经济措施。您认为,盯住马克对英国是致命的。正如您所预言的那样,1992年西欧遭受了金融危机。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经济体系出现滑坡。

  当时英国的经济情况很槽糕,英国力图改善其经济情况,但这样做的话,它就必须让英镑贬值,使其出口更有利——但前提是,德国必须让马克的汇率也发生变动。

  英国对德国提出了要求。然而,德国人因为其国内原因没有同意:他们惧怕通胀。

  所以,英国陷入窘境,要让英镑汇率自由波动,只有退出汇兑机制。

  尽管日子难过,但1992年夏季过后,英国政府仍努力维护政治尊严:不贬值英镑,不脱离汇兑机制。

  您认为这实属胡闹。

  9月中旬,危机开始了。国际游资不断卖出英镑买进马克,英镑贬值压力越来越大。英国央行不得不调动手中外汇买进英镑,以维持其汇率,但相比强大的游资群体,英格兰银行的投入甚至没有掀起一点水花。

  随着9月15日的过去,您关于英国会使英镑脱离汇兑机制的信心在日渐增加。

  您看来非常自信,动身去了第五大道的寓所。

  次日清晨7时,您的助手打来电话说一切顺利。当您再次入睡之时,已获得9.58亿美元的利润。英国人称9月15日——他们被迫将英镑从汇兑机制抽出的那天,为“黑色的星期三”。

  而您则称它做“白色的星期三”。正是这个赌局,使得您闻名于世。

  马哈蒂尔之骂

  在成功阻击英镑之后,您又开始寻找下一个猎物。

  一向以快人快语而屡屡令美国人大伤脑筋的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在1997年9月上旬眼看东南亚金融危机即将告一段落时,宣称马来西亚在此次大劫案中损失极其惨重,共丢掉了4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马哈蒂尔咬牙切齿地骂道,那个该死的乔治·索罗斯使得马来西亚40年来的经济成果已毁于一旦。

  我们特别想知道,您当时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忧虑还是兴奋?

  随后的美国《商业周刊》为世人提供了一个答案。

  该杂志宣称,乔治·索罗斯管理的量子基金会在整个1996年的成绩都相当令投资者失望。1996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扬了22个百分点,而由乔治·索罗斯任董事会主席的量子基金会却在低谷中徘徊不前,全年亏损了1.5个百分点,与华尔街上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基金会相比较,简直就是相形见绌,黯然无光。

  该杂志宣称,对于乔治·索罗斯而言,这可是他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之一了。他改变了那种半退休、半隐居的生活方式,从公众之中又潜匿于幕后,精心策划发动了一系列的量子反击战,以为自己捞回名声。

  您当时是不是真急了?您当时已66岁,这在中国已经可以安享晚年了。后来证明,您的确不是一般的老人家,因为您盯上了东南亚。

  有媒体这样报道您,从1997年6月底到7月底的这一个月内,量子基金会的增长从14个百分点一举上扬到27.1个百分点,几乎使上半年的盈利倍增,据称,该基金会截止到7月底的总资产已上升到170亿美元,金融风暴前的资产总值约为15O亿美元,“所以照此推算,索罗斯砍杀东南亚诸国已为他的组织创造了约20亿美元的盈利”。

  那么,您的盈利究竟从何而来呢?美国《商业周刊》认为,东南亚货币中的泰铢、马币和印尼卢比,直接对量子基金的盈利作出了贡献。

  还想做空中国吗?

  在中国,股民们也经常谈论您。他们不奢望能和您一样赚到大钱,只希望能和您学到如何规避风险。但中国的专家则不同,他们在反思金融动荡的时候,往往把您当做负面对象来批判。

  我们会经常拿亚洲金融危机来对您进行质疑,虽然中国当时由于未开放资本项目管制而并未过多地受此牵连。

  您在东南亚所向无敌,便立即又将目光转向了大中华。

  1997年7月初,香港金融管理局尚未从回归祖国大陆的喜悦中解脱出来,便隐约感觉到香港金融市场有一股潜流正在蠕动。

  果然,进入7月中旬,港市汇率开始受到冲击,美元兑港元汇率逐渐下滑,特别是7月11日菲律宾中央银行将汇率波动范围扩大、实行变相贬值的当日,港币兑美元一开市即节节下挫。一时间,香港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民众惶恐不安。

  当时的香港特首董建华彻夜不眠。而中国中央政府也已做好紧急援港准备。

  香港金融管理局数次买入港币,强行干预市场,效果竟然是意想不到的。7月14日一18日一周大部分时间内,美元汇率始终停留在7.75港元水平之下。

  7月18日香港收市之后,在伦敦市场红灯再度闪烁,美元汇价曾一度超越香港金融管理局坚守的7.75港元的关口。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度倾全力通过汇丰银行干预市场。

  香港人以其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首次向您的团队表明,港市7.75的关键价位不容挑战。遇到这样的抵抗是您没有预料的,但是您并不甘心,很快又发起了第二次冲击。

  7月21日,香港开市后,货币市场港市同业拆借利率大升,3个月同业拆借率从7月1日的5.75%升至7.06%,一周外汇基金票据收益率从上一周5.31%升至6.53%,对相应的美国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价差扩大。

  与此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明确宣布,港市的联系汇率是不可动摇的。7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行了大笔政府债券,推动港市利率大幅抬升。

  就在此时,市场传说香港金融管理局在纽约市场购买美元抛售港市,加之降低有买盘介人,将美元推回7.74港元以上,随后更一直在7.741港元附近波动。

  实际上,这不过是香港金融管理局对您使用的一个招数,它只是意图向您表明,香港行政区决定美元汇率稳定在7.74?7.75之间对香港最为有利。同时市场再传金融管理局对两家涉嫌投机港市的银行进行了口头警告,一时间各大小投机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7月2日,在上海举行了包括中国、澳大利亚、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和东盟国家在内的亚太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会议。会后发表声明:亚大地区经济发展良好,彼此要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货币投机力量。这对于正在稳定各自货币汇率的东南亚各国及香港来说,无疑是一剂十分及时的强心剂。

  之后,您很生气。再后来,您还伺机在最近两年的某些时刻试图做空香港,但均未能达到目的。

  所以,即便您现在宣称隐退,但还有人说您是暂时休息之后将对中国经济的漏洞进行攻击。还有人说您是真的老了,干不动了。

  您能解释一下吗?

  此致

  敬礼一位中国投资者

  2011年8月4日

  (实习生陈雅琪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