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应谨慎对待全球困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03:1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郭凯

   最近,《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以美国军火行业的就业岗位和美国对台湾军售的经济利益为理由,来配合德州政客对奥巴马施压,要求其在9月底批准对中国台湾出售F16战机,并宣称否则F16组装线2013年就要被关停,而美国也丧失87000个就业岗位。《华尔街日报》这种报道,反映了世界历史上所有帝国的衰落均表现为道德退化这一普遍规律,也反映了美国所深陷的经济困境,将不是一届甚至两届美国总统有能力来扭转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仅应该谨慎应对,还应预期到,美国经济政策在其国内困境的压力下,彻底放弃国际责任、大规模加印美元、发起新一轮货币定量宽松的可能性,中国还应意识到已经没有能力自救的美国,以加印货币来进行自救的可能性。

   奥巴马对共和党的极端要求的彻底妥协,已经让美国人放弃了拥抱一个可以挽救美国经济政治于狂澜之中的新罗斯福总统的盼念。所以,中国也只能对美国降低期望标准,更谨慎的准备如何在接下来的全球政治经济困局中自救。

   在政治上,不能完全相信美债是个中美政治平衡工具。由于美联储的独立性,其定量宽松不受任何政治限制,所以当有市场动荡时,美联储可以随时接手外国投资者在美债市场上抛出的美债。所以,中国只能自己加速把美债投向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实业资产和其他硬资产,并且拨出适量外储建设自己的国际援助资金池和国际援助执行机构,来配合中国的对外实业投资。而对于由军工压力集团推动的美国对外军售,中国应以限制大型美资企业在华经济利益为回应。

   经济上,中国在转移美元储备到实业投资和国际援助的过程中,不需担心人民币发行所对应的美元储备问题。人民币必将成为几大世界货币之一,货币发行并不需要和美元储备挂钩,过去的“对应式发行”,是改革滞后的被动结果。今后人民币的发行规模,必然会和美欧日元一样,由自己国力而不是由储备他国货币的数量来支持。

   这就是说,除了应对可能的国际收支变化所需的有限美元外,余下的外汇储备尽可以花光。同时,配合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市场建设步伐要紧跟上,才能让这一战略交替平稳实现。当前,上海和深圳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板,已经完全具备有限制开放的条件,不宜再拖。而让上海和深圳给香港的金融人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也是促进合理就业的有效途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