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煤老板黄陵黑治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06:59 来源: 时代周报

  10年前,在陕西四大煤田之一的黄陵县店头镇等地,小煤窑遍地开花,乱采滥挖给当地留下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如今,在那些被关停的小煤窑周边,分布着“灾害治理工程”。这些“治灾”工程,在实际操作中,沦为盗采煤炭资源的幌子;而治理方,事实上与煤老板并无二致。

  本报记者 杜光利 发自陕西黄陵

  多年来,陕西黄陵县店头镇一带,被视为可让人一夜暴富并长期保持开发热潮的地方之一。它具备着足够的先天优势:优质的煤炭资源,易于开采的条件,以及形形色色的势力与资金围绕“黑金”背后的博弈而展开的聚会。

  现在,在此之外,这里又滋生出一个新的黑金链:缘于权力审批,一些看似合理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却在实际操作中,沦为盗采煤炭资源的幌子。

  “轰”,一声声沉闷的巨响不时从脚下的地层传出,店头镇车村秋林子组,村民的房子“像遭遇6级地震一样”战栗,屋瓦噼啪作响。炮声源自百余米外的一个“灾害治理工程”。5年多来,这个“灾害治理工程”一直采用剥挖地面的挖煤方式在“治理灾害”。

  这只是黄陵县正在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一角。从2006年开始,类似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相继铺开。目睹一切的村民认为,“这分明是借治理灾害为名挖煤”。不可思议的是,村民们这些微弱的声音,始终难敌某些人的强势姿态,盗采行为遂不可遏止。

  “夺宝奇兵”觊觎治灾工程

  按照黄陵当地“正常逻辑”,如果谁获准拿到一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那么,接下来基本上就是一个老套的大发横财、坐拥富贵的结局了。

  2009年9月17日,店头镇长墙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正式开工。这是黄陵县迄今最大规模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在当地,从2006年开始,关停了的小煤窑周边,有的变成了“治理灾害工程”。这是为了能以治理灾害的名义挖煤,类似的项目“挣几千万是最少的,几个亿也很正常”。有人预言,作为承建方的黄陵伸达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伸达公司”)将要在这里上演一轮“夺宝奇兵”的大戏。

  长墙村村主任段会强清楚地记得,2008年冬,活跃在当地的付元恒和另一位叫张洺豪的人找到村里,要村里将全村的地盘委托给他们,由他们出面,以村里的名义跑手续、搞批文,以治理灾害的名义挖煤。

  据介绍,申请一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要由村、镇申报到县国土资源局,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确定后,再逐级上报给市级、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最后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即可。

  不需出资费用,治理项目办成后既回填了采空区,又有利益分成,这样一个空手买卖谁不愿意?2009年1月23日,长墙村与半个月前才注册成立的“伸达公司”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伸达公司”股东系付元恒、张洺豪和延安人宋承,由“伸达公司”承建该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但至今,我们其实连工程设计图纸也没见过。”段会强说。

  2009年5月,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同意实施长墙村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按照设计报告,该工程总治理面积932亩,采取分期分区治理的方案,具体分为三期六个治理区,主要工程包括“覆盖层开挖、残煤回收、坑基回填、复耕植土以及新村建设”等,总投资约1.92亿元。

  按约定,“伸达公司”对治理区开采的残煤可自行销售,除了向长墙村交纳每吨21元的补偿费,其余收入均归“伸达公司”所有,作为灾害治理工程费用,伸达公司自负盈亏。

  由于该工程的治理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长墙村,知情人称,将整个区域全部批下来,“为的是想挖哪里就挖哪里”。

  登上业主宝座,注册资金仅100万元的“伸达公司”,于2009年7月将施工工程转包给了浙江环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首个治理点,选在川道的一个叫牛圈沟的地方。据了解,这是因为勘探方称,这里地下有“实煤田”(指未开采的煤区)。11台挖掘机和40台工程车在此昼夜作业,开始了一个最有想象力的寻宝故事。

  177亩川道里的土地原是高产田,但这个绿色田地被挖出了一个20多米深的大坑。1个半月后,因为“伸达公司”不按合同约定支付施工方的工程进度款,工程开始停工。

  浙江环宇公司西安分公司总经理李永军对时代周报称,宋承多次对他说,长墙村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跑下来花了自己1000多万元,包括送给省国土资源厅领导300万,给主管县长送了100万,给县国土资源局局长50万等,后续的工程款应由另两个股东出钱。

  而其他两个股东称自己没钱,拿不出工程款。李永军说,宋承以合作挖煤为由,希望李出资盘活资产。

  2010年春节,李永军以1750万元收购了张洺豪名下25%、付元恒舅舅名下20%的股份。至此,“伸达公司”股东中,宋承、李永军各占45%的股份,剩下的10%为付元恒舅舅持有。

  这样,工程于2010年4月复工。“伸达公司”让施工方选择一个6亩面积的小区域继续剥挖,深至40米后,这才发现地下的煤层几乎被以前的小煤窑掏空了,只剩下保安煤柱,最多只留下两成的残煤。而前期粗糙的勘查,让“伸达公司”对已开挖区域地下残煤量乐观估计有10多万吨,但残煤回收极少,庞大投入和最终可能出现巨大亏空,让股东间产生分歧,一个月后,开挖量仅三成的工程再次停工。

  股东们找不到了,只剩下深深的巨坑。2010年7月23日,黄陵县突降大雨,临时河道被冲毁,短短4个小时,巨坑被灌满,100多万立方米的积水致下游村里的废弃井巷大量涌水,并使周边两家煤矿巷道被淹。

  为避免更大的次生灾害,黄陵县政府投资约600万元,开挖临时河道,进行紧急抢险,才将巨坑里的大部分积水抽了出来。

  关停小煤窑旁边的“治灾工程”

  今年5月,主汛期即将来临,停工一年的长墙村灾害治理工程一直无人问津。于是,长墙村依法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与“伸达公司”的治理合同。随后,当地法院在“伸达公司”未到庭的情况下,宣判终止了合同。

  当新的治理方—浙江环宇西安分公司准备于今年5月中旬开工时,黄陵县下达行政命令:由“伸达公司”继续履行长墙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按照有关法规,治理主体应具备相应资质,而“伸达公司”并不具有地质灾害的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的任何资质。

  黄陵县工商局的档案显示,“伸达公司”今年未进行年检。尽管其办公地址空无一人,但其所拥有的能量却不容小觑。

  虽然首战意外失算,但“伸达公司”并非所有股东的处境都那么糟糕。比如,作为实际股东之一的付元恒,在店头镇车村秋林子组“治灾”工程,他一干就是五六年,并且还在继续。

  一个细节是,在长墙村“治灾”工程停工期间,多台挖掘机和工程车曾“驰援”付元恒所负责的工程。

  8月1日,时代周报记者所见,秋林子组的“治灾”工程已挤掉了大半个村庄,“7”字形的大坑深约30多米,地下可见整装的煤层,挖掘过的地面上,开采后遗留下来的煤矸石和渣堆像小山一样隆起。当地多位村民说,因为前一天刚下了场大雨,所以工地才停工了。

  秋林子组附近的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从2006年的一次山体滑坡后开始实施的。熟悉该工程运作过程的人士介绍,这个工程分两期,一期是国家补助200万元进行的改河移路工程;二期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工程牌上项目实施者是张红亮,重庆梁平县人,在当地挖小煤窑多年,但张实际上与付是合作关系,拿到项目批文,关键靠了付的社会活动能力。

  知情者称,在历时两年的改河移路工程中,张、付二人用剥挖方式将新河道与新建路之间约212亩地皮下的煤炭“顺势”回收,共采煤约六七万吨。不过,黄陵县国土资源局至今否认其变相采煤行为,并称县财政局、纪检委参与计量的残煤回收量只有几千吨。

  2009年二期工程开工在即,张红亮突然从中退出,付正式浮上台面。此后的“治灾”工程,被居民们视为露天挖煤。而且,工程核准批复文件中“村民危房重建”分项,在实施中变为“村庄整体搬迁”,文件与项目既不对应也不支持。知情者称,这是因为付元恒等人盯上了秋林子村庄的“实煤田”。

  秋林子组多位村民介绍,去年至今,遇到“实煤田”后,付的作业变得疯狂起来,开始“两班倒”挖煤。平时,4台挖掘机、5台铲车和16台工程车,从早上6时半到次日凌晨两点忙碌不停,10名炮工每天消耗的炸药超过30箱。

  有人估算,近两年来,付这种名正言顺的出煤量不下30万吨。开着路虎越野车的他,并不忌讳向人展示自己的暴富。

  同样的情景,在当地其它地方也在上演。知情者透露,多年前在全关停了小煤窑的周边地带,分布着大小6处“治灾”工程。在南川沟、仓村乡联庄村等地,时代周报记者看到,数家“治灾”工程正干得热火朝天。其中,联庄沟的一处“治灾”工程,因为挖开的深坑不做回填复垦,近期已造成一处山体滑坡,但施工方法依旧。

  当地知情者称,有钱可赚,才会有人搞“治灾”。“治灾”都是剥挖地皮,采空区及无煤炭的地方尽量留着不挖,有好煤的地方设法先挖。

  “这是一个施展妙手神偷的不法游戏。”店头镇一位基层干部称,黄陵境内所谓的“治灾”工程,都是露天挖煤,不仅地表恢复谈不上,还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影响很大,“真是祸国殃民”。

  “官商之盟”导致监管缺失

  黄陵县为陕西四大煤田之一,资料显示,已探明的煤炭资源面积10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7.3亿吨,主要分布于县境西部的店头等地。10年前,当地小煤窑遍地开花,乱采滥挖给当地留下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2006年,国家对矿权灭失的区域,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黄陵县一位官员私下坦承,正是这一政策,到了具体执行中,客观上为一些人变相盗挖煤炭资源以可乘之机。一些工程打着地质灾害防治的幌子,公然露天采煤,牟取暴利。

  有这样的分析:小煤窑没有了生存空间,而办下一个合法大煤矿的完整手续,需要很多个支持性文件,需拿到安全生产、煤炭生产、采矿许可等七证,“难度非常大”。但若申请“治灾”工程,只需在做勘察、设计报告后,逐级申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即可。对于那些一心想要染指煤炭业的人来说,后者成本更低,效益更高。

  事实上,几十年间的无序开采,使得黄陵县重点防治区域地下采空区的真实状况,已很难有人能掌握清楚。而这也成为促使煤老板们扩大自己的“治灾”范围的动因,甚至有的在前期勘察设计报告上弄虚作假,扩大“治灾”范围。

  南川沟一处“治灾”工程一郭姓项目实施者,拿下批文,工程开工后,私下和多户村民交易,多占30余亩地进行超范围治理挖煤。“治灾”带来的暴利,吸引了各方神通人士,而其中的利益纠葛远比人们想象中的复杂、诡秘。

  在黄陵县国土资源局一位执法者看来,依监管职能,有人剥挖地皮时,若发现是整装矿区,可进行方案变更,以规避资源被偷采;但因为能批下这类项目的,都是走通层层关系的神通广大者,他们也只好装聋作哑。可见,“官商之盟”既为暴富之本,又是罪责之源。

  当地知情者介绍,在地质灾害治理的名义下,一些煤炭资源落入当地少数几个人的手中,他们把这些资源囤积起来。当然,若遇到利益召唤,也有人会立即将资源分割出售。

  在长墙村,“伸达公司”开始用两台拉土车对治理区的巨坑进行回填,或许它不过在是等待机会,随时准备成为一个分割利益蛋糕的中间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