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林铉:全球经济危机须防由中国买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06:59 来源: 时代周报

  林铉

  卷土重来的危机再次引起资本市场恐慌,全球股市与大宗商品出现连日暴跌,在8月9日,美联储宣布目前的利率政策将持续到2013年后才渐企稳。

  与2008年不同的是,上次危机源自市场活动造成的泡沫破裂,去杠杆化与信用冻结直接导致市场陷入通缩的状态,政府被迫救市;而现在,危机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主权债务,随着财政赤字不断上涨而财政收入降低,债务违约正在成为可能。

  全球股市连锁反应的起点是欧洲,因为市场发现,不只有希腊或爱尔兰这样的小国需要援救,欧盟第三与第四大经济体意大利、西班牙的主权债务也面临违约风险,他们几乎很难在市场上继续融资以维持债务链,更糟糕的是,大部分银行持有这些不良的主权债券,从而将金融系统也拖入危机。

  而在美国,尽管两党成功地达成了一个拖延性的模糊的减赤协议,但经济增长的前景却明显地暗淡,因为这份协议表明美国政府失去了动用财政手段刺激复苏的空间,而经过美联储两轮量化宽松政策、注入2.3万亿美元后,美国经济仍然不见起色,尤其是经过调整后的数据显示,美国似乎就从来没有出现过复苏,就业率也从未好转。

  这意味着欧盟与美国政府已经失去对局势控制的能力,他们不再是拥有巨大财政或货币资源的救世主,成为了危险的需要救助的对象,而且由于需要大幅削减赤字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基本无效,政府能够自救已经几无可能。上次资产和信用泡沫破裂留下的残局还未清理,又要面临大规模的主权债务风险,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对欧美政府丧失信心,标普调低美国主权债务评级无异于2008年的“雷曼兄弟倒闭”,成为危机的导火索。

  市场泡沫破裂造成的信用冻结与经济通缩即使用直升机撒钱的方式也难以重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日本的经验已经证明。但是,政府主权债务危机可以通过印刷钞票的方式解决,当市场上没有人购买这些政府债券时,央行可以无限吸收,这就是通过通胀的方式化解账务的方式。哈佛的罗格夫教授的研究表明,如果美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率达到6%,则政府债务在GDP中的比例仅用4年时间就能下降20%。

  美国与欧盟目前一直竭力避免通胀的发生,欧洲央行在上半年还不顾复苏的脆弱实施加息,而美国则动用各种手段干预和打压石油与大宗商品价格。但是,当违约风险就在眼前而没有任何出路的时候,印刷钞票这种危险的不道德选择将被迫摆上政治家的议程。因为选举政治的框架会引导那些领导人或竞争者只能顾忌眼前的利益而不会在乎未来。

  事实上,美国仍然是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它可能需要时间来消化内部的失衡,而在这个过程中美元将实现历史性的下跌。更紧迫与严重的问题在欧洲,这是一个比美国两党更难协调的国家共同体,而且意大利与西班牙的危机看不到解决的希望,欧元区将可能是引起全球第二次衰退的策源地,这种前景已经迫使欧洲央行不断地购入这些国家的债券。

  因此,尽管目前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跌,这不过是一种暂时的恐慌,欧美国家制造通胀的可能会鼓励投资者重返市场,如果新兴市场国家在危机氛围里中止或减缓紧缩力度,大宗商品价格仍会在廉价货币与市场需求的支撑下继续走高,这对出口型经济体构成了威胁,因为面临输入性的成本上涨以及欧美市场需求紧缩的双重打击。

  欧美的货币贬值将以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升值为代价,因为这是一个零和游戏。这意味着未来一个时期,全球货币战争可能日趋激烈。人民币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会让它跟随美元一起贬值,这会让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共同不满,中国将承受更大的国际压力。而人民币僵化的汇率政策与外汇管制,在中国经济不断高速增长的环境中,制造了一种刚性升值的预期,并吸引了大量热钱流入,这进一步巩固了升值幻觉。这种预期所吸引的美元资本制造了中国基础货币发行过多的问题,推动了通胀与资产泡沫,并让央行陷入不断提高准备金率的尴尬境地。

  因此,在后危机时代欧美可能通过货币贬值解决难题,这要求高通胀的中国必须继续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改革汇率政策,主动降低经济增速,着眼于解决资产泡沫、通胀以及地方债务风险,而不是继续维持一种泡沫支撑的增长、酝酿更大的危机。

  作者系知名经济评论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