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火烧英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06:59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张子宇 实习生 林晓霞

  伦敦在燃烧,这并非某部幻想小说里的情节,也不是正在拍摄的电影,而是一系列真实的,让人惊悚的实景。

  从8月6日开始,因为一名黑人嫌疑犯马克·杜肯(MarkDuggan)8月4日被警察追捕时击毙,导致北伦敦托特纳姆区黑人居民大规模抗议,最终酿成英国40多年来最严重的一场社会骚乱。

  伦敦不眠夜

  “因为骚乱,今天(8月9日)经理告诉我可以不用去上班。”居住在伦敦东南部金丝雀码头(CanaryWharf)附近的吴柳莹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情绪已经平复,但她对那个恐怖的晚上记忆犹新。“我晚上几度失眠,虽然我们是住高层的,相比于一般的房子要安全很多,但是那火光让我心惊肉跳。我的一些朋友一夜未眠,拿着刀守在家里。”

  几天之内,骚乱从始发的托特纳姆区向全伦敦扩张。位于西部的伊灵(Earling)是一个很典型的中产阶级聚集地,和托特纳姆等地相距甚远。因为交通方便,许多白领上班族喜欢把家安在这里。骚乱发生后,商店玻璃被敲碎,房屋被点燃。

  “下一步是哪里?唐宁街和白金汉宫?”有人在网上愤怒地质问。

  事实上,在推特(Twitter)上已经出现了号召进攻金融城的呼声,这里是全欧洲最大的商务区(CBD),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所在,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全球经济的走向。

  而对于旅英作家西楠来说,由于楼下的超市集体关闭,她甚至断了水源(由于英国的水比较硬,很多中国人会买矿泉水喝)。“昨天(8日)警铃轰鸣了一晚上,感觉差不多5分钟就有一辆警车驶过。”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惊恐和不安在整个伦敦乃至全英国蔓延,即使在安静的古城巴斯(Bath),因为邻近的布里斯托尔(Bristol)也出现了打砸抢事件,居住在当地的Allen甚至把家里的现金和护照都集中起来放在随身的小包里,以防万一。

  相比于焦头烂额的警察,英国媒体的反应一如既往的及时,通过大量的直播画面,这场骚乱背后一些社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暴徒们砸开博彩店大门,却不进去抢夺现金,而是只搬走墙上的电视。人们冲进超市,搬什么的都有,但大部分都是不值钱的东西。恩菲尔德(Enfield)的骚乱者瞄准了那里的索尼仓库,他们明显想获得里面的数码相机和游戏机。手机店是“最受欢迎”的目标。“我觉得他们根本没有目的性,很多人就是出来发泄一把,甚至当成一种狂欢。”西楠说。骚乱者抢劫、纵火、破坏,但尚未危及人身安全。

  这场骚乱已突破了种族界限,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却未得到解决的社会问题,如对年轻人犯罪的容忍、高失业率、移民问题等来了一次总爆发。过去4年间,英国16-17岁青年的失业率飙升1/3,达到36%。

  “有很多妇女甚至一家老小都参加了抢掠,这不单是青年人或黑人闹事。”吴柳莹说。

  “这种骚动具有周期性,托特纳姆区1981年闹过一次,1995年也闹过一次。那里都是英国非常典型的‘SocialDeprivation’严重的区域。”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学者曾飙为时代周报分析,“SocialDeprivation”意指高失业、高犯罪率和高社会不安。在伦敦,还有一个名为“NoGoZone”的地带,顾名思义就是尽量避免前往的地方。

  目前警方公布了第一批闭路电视拍摄的骚乱嫌疑人画面,已经有565人被逮捕,105人被控与伦敦发生骚乱暴力有关的罪行。

  伦敦是世界上闭路电视最密集的地方,于是养成了警察事先不行动,事后以闭路电视录像抓人的习惯。

  政府“跟不上”时代

  在这场骚乱中,现代通讯技术对传播信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85年,也是在托特纳姆区,警察在搜查一个黑人家庭时,不小心导致49岁的妇女CynthiaJarrett死去,遂引发了骚乱。在一个露天集会上,一个当地社区领袖站在一张椅子上,拿着一个大扩音器对着150人怒吼:“现在是以命抵命的时候了!战争开始了!”然后他转向一堆不远处的警察,喊道:“我希望你们在听!那些年轻人晚上会行动,他们所作的都是正确的。”在那场骚乱中,英国警察凯斯·布拉克洛克被暴徒活活打死。导致了英国警方修正了很多处理骚乱的方式,以自我保护为前提,这也是这次警察无作为的原因之一。

  26年过去了,警察们依然在倾听,依然在旁观,火焰、石块和年轻人们也依旧,只是扩音器没有了,群众集会也没有了,传播躁动与愤怒的载体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克·杜肯的死讯是通过脸谱页面(Facebook)即时传出的,当时就有超过7500粉丝关注这个页面。很快第一场游行示威就在托特纳姆警察局门口爆发,仅仅5个小时后,大规模骚乱开始上演。

  “马克·杜肯绝不是一个普通的黑人,他是一个犯罪团伙的头目,这背后是有人推手的,方式就是通过互联网。”曾飙认为。

  晚上10点45分,当第一辆双层巴士被点燃后,脸谱页面立刻发出了一条消息:“请把照片和录像发布出来,并和你的朋友们分享。”

  相比于脸谱页面,推特上的传播更加迅速,号召人们出去大干一场的信息在推特上泉涌而出。一时间推特上指向哪里,骚乱就发生在哪里。

  “英国警方为什么不能对推特上的信息采取行动呢?他们都是通过这个串联。警察在电视上号召大家回家,问题是这些人可能家里连电视都没有,否则他们也不会去抢电视了。”吴柳莹无奈地质问。

  除了推特和脸谱网之外,黑莓手机意外地成为这次骚动中的另一个主角。在英国,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中有37%选择了黑莓,因为黑莓在传播信息方面独有的快捷。黑莓拥有一款自身的信息软件网络“黑莓信息器”(BBM),可以在黑莓用户之间免费传播信息,且可以一对多发送信息。这种信息的传播非常难以捕捉,警察很难追查信息源。

  前伦敦副市长珍妮·琼斯(JennyJones)开始指责有关部门对推特的忽视,“如果他们的眼光更加宽泛一点,他们会更早地制止这一切。”她说。

  “英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忽略有组织犯罪的问题,这次的骚动背后会牵扯出这些新时代有别于传统黑手党和三合会的团体,也许能让他们警醒过来。”曾飙说。

  伦敦的局势已经逐渐平息了,超过平时3倍数量的16000名警察涌上街头。西楠怀着好奇心冲到很多骚乱发生点,看到消防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在收拾残骸。她也恢复了正常工作,“在伦敦金融城,银行家和股票经纪人唯一关心的就是全球股灾。至于骚乱,仿佛从未发生过。”她无奈地说道。

  卡梅伦的“钝化”麻烦

  本报记者 张子宇

  喜欢骑自行车的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森从度假地回来了,首相戴维·卡梅伦也从度假地意大利回来了,跟在他们后面的还有装甲车和特警。

  依靠这些,伦敦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但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地,燎原之火已经燃起。英国媒体已经把这次事件重新命名,从“伦敦动乱”(LondonRiot)变成“英伦动乱”(EnglishRiot)。

  对于卡梅伦来说,他有前人可以效仿:法国总统萨科齐。2005年,巴黎郊区两名北非裔青少年在躲避警察追捕时触电身亡,导致大规模骚乱。时任法国内政部长的萨科齐以铁腕压制。法国内阁启用了1955年制定的紧急状态法,授权各地方政府实施宵禁和禁止公共集会12天,警方有权突击搜查那些怀疑藏有武器的处所。

  最后萨科齐还宣布将上百名参与了骚乱的被捕者驱逐出境。这份强硬为萨科齐赢得了很高的民望。

  但卡梅伦面临的局势却不是仅凭强硬就能解决的。某种程度上,伦敦乱局和日本在福岛核电站后的“失常”表现有许多共通之处。这便是在长久安逸以后,政府特别是强力机关出现了“钝化”现象。

  自撒切尔夫人年代惊心动魄的和工会的战斗结束后,英国警察很久未面对过大规模骚乱。英国警方并不缺乏对付示威者的经验,但当他们面对从示威游行蜕变为打家劫舍的犯罪时,就显得束手无策。

  “那些警察站成一排,面对抢劫者,他们前进几步,又退后几步。他们前进那些暴徒就退后,警察退后,暴徒又前进。这根本就是在对付示威者嘛。”在伦敦的华人吴柳莹说。

  和欧洲大陆、北爱尔兰不同的是,英格兰警察从来没有用过高压水龙。苏格兰场的一名发言人说,他们根本没有高压水龙,如有需要得从北爱尔兰借用。

  宵禁也难以实行,因为英国警力严重不足。有人把福岛核电站后日本政府的迟钝归咎为公务员数量的大量减少,英国也面临类似问题。由于经济困难,英国政府计划削减了20%的警方经费。3月前的12个月中,英国警察数量减少了4625人,现在的警察都是牺牲自己的假期来执勤。

  和法国不一样,英国政治的传统讲究温和保守,以不流血为高明。同样,英国长期也被认为是欧洲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的典范。相比于欧洲其他国家,英国的种族问题并不突出,少数裔族群在各个行业都有出色的代表。

  正因为如此,如果卡梅伦采取缺乏弹性的做法,很可能进一步激化被隐藏的矛盾,导致局势进一步失控。但如果他过于软弱,则更加会遭到主流的反弹。现在英国全国可谓群情激奋,在议会网站上,要求恢复死刑的呼声大增。

  旅英学者曾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最近英国流传的政治笑话:托特纳姆等地忠实地反映了卡梅伦的施政精神:“充满活力”。这源于卡梅伦“大社会”的施政理论,他希望让那些“垂死中的老社区”恢复活力。

  “现在可好,活力四射了。”曾飙笑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