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哄抬房价最高罚三万惹争议 被指违规成本太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15:48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暴利行业。3万元对于开发商来说能干什么?同样的问题在于,罚3万能起到什么作用?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昨日,住建部发布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开发商有出现囤积土地、擅改容积率、捂盘惜售和哄抬房价的行为的,要进行降级,并且由县级以上房产主管部门罚款1-3万元。

  最高罚三万元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根据《征求意见稿》,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资质等级,新设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申请暂定资质。一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规模不受限制,二级资质及以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下的开发建设项目。

  哄抬房价最高罚三万惹争议被指违规成本太低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还首次就囤地捂盘、哄抬房价等情形明确了处罚措施。根据最新规定,如果房企发生囤积土地、擅自变更容积率、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及其他严重违法开发行为,经查实后可视情节轻重作出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处理,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罚3万能起到什么作用?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暴利行业。3万元对于开发商来说能干什么?同样的问题在于,罚3万能起到什么作用?

  据人民日报报道,有人质疑,“对哄抬房价的开发商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作用吗?对房地产开发商而言,3万元意味着什么?对坐拥楼盘和庞大现金流的开发商来说,3万元,九牛之一毛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对于哄抬房价带来的高额收益,这样低的违规“成本”,恐怕约束不住。

  专家:3万罚款太轻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说,目前的房价动辄就上百万元一套,而3万元以下的惩罚显然相对过轻,威慑的力度不够。他建议可以按照单套或者销售额的比例来罚款。

  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称,想用罚款来管住开发商的资质,实际上是“拳头打蚂蚁——打不着”。单就罚款这个力度来说事的话,从以前历次罚款事件中也可以看出,开发商们对这种罚款是不痛不痒和毫不理会的态度。

  长此下去,开发商们必然不将法律放在心上,而是将关系和人脉等公关手段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如果想让资质成为开发商的招牌价值衡量点,认真对待开发商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是必然的。

  编辑 袁森1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