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流拍不断 招拍挂成众矢之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23:19 来源: 华夏时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今年上半年的全国土地市场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截至2011年7月底,全国土地流标数量达到了353块,同比增长了242%,其中住宅类土地流标数量163块,占比达到46%。另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全国130个城市招拍挂市场1月-7月共推出住宅用地2.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3.7%,计划完成率仅为30%,而去年同期的完成率达50%.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土地市场完成率太低,这与招拍挂的试点关系极大。”土地学会的一位专家说。
早在5月初,国土部就下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积极发挥“招拍挂”在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中的作用,配合中央调控各项政策,并落实本年供地计划。
本报记者注意到,该《意见》特别要求以招拍挂创新方式去试点,其中包括“限地价、竞房价”、“限房价、竞地价”、“商品住房用地中配建保障性住房”等,这在此前绝无先例。
随后,各地相继展开的招拍挂创新方式的试点工作。然而没想到的是,各地都遭遇了罕见的土地流拍。
“因与其他政策配套后,高价拿到的地不是配套保障房的就是建小户型住宅的,拿地成本相当高,很多资金雄厚的企业也不敢轻举妄动,处于观望期。”某房地产企业总经理徐树生向本报记者道出其中的缘由。
浙江杭州市一官员告诉本报记者,之前杭州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11〕22号)”(下称“22号”),其中有“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了2011年商品住房供地总量中,安排10%的土地用于建设或配建保障性住房”。但据他介绍,这样的做法也导致了很多土地流拍。
“流拍的土地太多,财政赤字太大,于是当地政府又推出另外一种方式,不配套保障房,效果很好。”上述官员说。
北京也在积极试水“限地价竞房价”供地创新方式。“北京的门头沟区永定镇东辛秤村的一块土地,面积19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约38万平方米,其操作算是迎合上述国土部的要求。”但北京国土部有关人士向记者坦承,上述试点不可能全面铺开,只会选在较为偏远的地方,以避免好地块在招拍挂时流拍。
“一般开发商不爱建设小户型的房子和保障房,因为除了成本之外没有利润可图,房地产商就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万科市场部有关人士说,很多土地流拍源于保障房,因无利可图很多企业避而远之。
其实,不仅是招拍挂的所谓创新方式,就连招拍挂本身,也为许多业内人士所诟病。
首润置业有限公司董事李长山认为,目前的举牌竞土地的方式,就是政府组织若干开发商到场举牌竞争,竞争越大,开发商成本越高,房价就没办法降下来。
业界认为,自2003年后实施土地招拍挂以来,存在的问题一直比较多。土地招拍挂加剧了开发商之间的竞争,举牌时毫不客气,参加的开发商谁出价最高者获取土地。“最后竞拍到的实际是亏损最厉害的,所以对降低房价有害无利。”刀锋地产董事长谢逸枫称。
在北京一个项目招拍挂现场,本报记者看到,现场所有的投资人和开发商都情绪高昂,谁也没有办法控制地价的越竞越高。
自从政府开始抑制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冲动后,各地地方政府希望增加土地供应,多建设商品房以保证供给。“但开发商不拿地,使得地方供求失去了平衡。”谢逸枫说,开发商也各有各的招。
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如果要稳地方的房价,地方应该按照不同区域取一个合理的土地价位,,不要全国各地都一窝蜂搞招拍挂。“三线城市的土地卖的比一线城市还高,房价如何稳?”他说。
在这种逻辑下,全国各地土地流拍不断涌现,房价却在“孤独”地继续上涨。国务院不得不再次提醒,如房价上涨过快将对二三线城市进行限购。“其实限购一点用都没有,关键是地方政府土地价位太高了,而房价是与土地价格成正比的,中央越限购,老百姓需求越大。”谢逸枫表示。
有楼市“大炮”之称的原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称,地价推高了房价,有关方面如何管理土地招拍挂价格,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