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天府新区启动 川渝经济一体化提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3 01:41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彭戈

  在重庆“两江新区”启动一年之后,作为“成渝经济区”另一极,四川酝酿已久的“天府新区”也终于浮出水面。

  8月10日,在四川省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暨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工作动员大会上,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表示,天府新区的建设年内即将启动。据了解,目前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即将上报国务院审批。

  再造“产业成都”

  在8月10日的会议上,刘奇葆首度披露了天府新区的范围、走向和大致规划。

  整个天府新区规划面积达到157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占地规模为650平方公里。天府新区在规划布局上以成都为中心,向东向南延伸。其中成都市1293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新区,成都以外的资阳、眉山两市则分别有191平方公里和94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新区。涉及到四川三市1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区域人口容量达到600万~650万人。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关于天府新区的布局,四川省内一直流传着“南北方案”两个版本,从此次公布的新区布局看,南部方案最终胜出。

  据了解,之所以南部方案胜出,源自四川省的多重考虑。首先布局向南向东,与成渝经济区的整体走向一致。此外,成都以北、以西地带主要是平原地带,成都向南向东则以丘陵为主,可尽量少占用耕地。“若布局向北,势必涉及大量耕地的占用,从政策管理而言,很难突破。”四川省发改委的一位人士表示。

  根据四川省的规划,将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水平建设,将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新城。在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将成为天府新区重点支撑产业。

  刘奇葆表示,目前四川正在进行下一步的专项规划工作,将尽快启动“起步区”的建设。四川省的目标很明确,通过天府新区的建设,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而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天府新区范围内的既有行政区划并不会做出调整。天府新区的整体规划与建设由四川省天府新区规划委员会统一指挥,下设规划、统筹协调、政策研究三个小组。“新区的规划制定、用地审批由省里统一管理和协调,未来的新区建设则是由规划范围涉及的区市县政府来具体负责,成都、资阳、眉山都将分别设立天府新区建设委员会。”目前更为详细的分区规划和实施方案已在制定之中。

  在四川省的规划中,天府新区将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从现在到2015年,是天府新区的起步阶段,四川省将其定位为“快速起步,重点突破”阶段。在起步阶段主要突出产业发展。第二阶段则是从2015年至2020年,天府新区建设将全面铺开,形成新区主要框架。而2020年至2030年,天府新区发展的重点则是优化提升、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形成国际化新城的目标。

  今年投入20亿基建资金

  在天府新区的规划中,成都占据着绝对核心的位置。天府新区80%以上的范畴都在成都市范围内。其中包括电子信息产业、IT等高新技术产业最为集中的高新区、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的双流县、近年来以汽车产业快速崛起的龙泉驿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这些都是成都目前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

  而作为天府新区发展的第一阶段起步区的建设,也将重点放到成都范围内进行。

  根据四川省的规划,在天府新区的起步阶段,将围绕“聚高端服务功能、落实重大产业项目、构建现代高效的支撑网络、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工作”四个重心进行。首期基础设施在年内动工。按照此前的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四川投入到天府新区基础建设资金将达到100亿元。而今年省财政首期投入的建设资金将达到20亿元。

  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樵表示,“虽然提的是再造一个‘产业成都’,但在规划中我们不会再按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来做。”张樵称,新区的产业规划将按照“产城一体化”模式进行规划设计,将产业发展和城市生活功能充分融合。同时天府新区的规划设计也将和此前成都已经开始实施的建设世界田园城市的规划进行对接。“天府新区的发展将是田园生态式的,在整体规划设计中,会重点考虑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建设来避免类似堵车、内涝、污染等大城市病。”

  据了解,作为天府新区起步区,成都在前期将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其中涉及到的项目,包括天府新区中心金融商务区的打造、新川创新科技园以及一些重大电子信息、IT产业项目的推进。

  “在整个天府新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成都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成都市发改委主任付毅表示。

  成渝新动态

  在四川省提出的天府新区规划中,四川省高层一再强调其与成渝经济区的融合互动关系。

  在刘奇葆看来,在国家制定的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中,成都和重庆是“双核”战略的重心所在。在今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加快天府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已经列入成渝发展规划之中。

  作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成渝经济区承担着引领西部地区发展,提升内陆发展水平的重任。“成渝经济区的经济总量比西部的另外两个国家战略性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总和还要大,它所承担的职责和其分量不言而喻。”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表示。

  随着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都和重庆作为经济区的两个极核,承担着引领区域整体发展的重任。“在此基础上,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与四川天府新区的发展就分别承担起做大各自一极,发挥‘双核’引擎的作用。”盛毅此前刚去重庆考察了两江新区的发展情况。在经过一年的发展之后,重庆两江新区已经取得了相当巨大的发展成效:招商引资的规模达到了5000多亿元,直接落地资金超过1300亿元,一年间的GDP增幅达到23.1%,固定资产的投资增幅超过73%,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达到236%。“两江新区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对重庆经济和周边区域的带动效应也十分明显。”

  在盛毅看来,作为成渝“双核”中的一核,天府新区也承担着类似两江新区的区域发动带动功能。“只有两极都做强做大了,成渝经济区才能最终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暨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工作动员大会上,通过设在省内各地市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刘奇葆向与会的四川省两万多名干部,一再强调成渝经济区之间合作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他表示,成渝经济区之间要强化“一体化”的发展观、“一盘棋”的大局观、“一条船”的奋进观。双方之间“不要以邻为壑,要协同作战,把地理上的山水相连变为发展上的浑然一体,形成‘1+1>2’的聚合效应……要摒弃无谓的争论,轻装上阵。”

  “只有这样,成渝经济区对于西部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才能体现。”盛毅表示。

  在此次会议上,刘奇葆也鼓励“区域内各市县放胆放手与重庆加强合作,合作越深越好,成效越大越好”。他特别指出,毗邻重庆的区域要主动对接重庆、配套重庆,实现优势互补和政策叠加,借势借力发展。在学界看来,四川省此次借助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开发建设之机,与重庆握手言和、共谋发展的姿态已经表露的十分明显。“下面就看重庆方面与四川的互动了。”

  值得期待的是,借助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快速发展上升的势头,川渝或可真正抛开前嫌,在川渝经济一体化合作的道路上往前大大迈出一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