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只是回归真实 “二次探底”尚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3 07:33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伴随着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欧洲债务危机如鲠在喉的现状,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未来看法越来越消极。

  8月11日,美股基准股指——道琼斯指数暴涨400多点;而之前一天8月10日,该指数曾经暴跌500点;再之前8月9日,该指数振幅达到了600点,涨幅接近400点;8月8日,在这一“吉利”的日子里,道琼斯指数暴跌600点;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最大、美国历史第六的单日跌幅。而这一切的一切,均源于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至AA ,同时,决定把美国信用前景维持在“负面”,这是自标准普尔创立该评级体系以来,90年里第一次。

   信心崩盘,国债不降反升

  随着美国股市的上下翻飞,大宗商品价格随之剧烈波动,原油的价格进一步下降, 原油期货仅8月份的降幅就达到了13.4%。黄金价格水涨船高,一度跨过1800美元/盎司的门槛。8月份的增幅达到9.4%,而相比于一年前,增幅达到了惊人的25%。

  剧烈的市场震荡导致整个金融界硝烟弥漫,流言四起。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相继出面多次发言仍未能安抚投资者的情绪。金融市场传言“美国经济将二次探底”的气氛越来越浓,任何一个负面消息都能引起大批投资者和交易员的恐慌,导致争先恐后地抛售股票。2008年的惨剧仿佛一夜间又要重演。

  诚然,标普的降级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美国金融的基石,但充其量其只是个导火索,点燃了投资者一系列的忧虑和不安。全球经济表现的相当动荡也许才是近期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根源。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严重;共和党和民主党在达成美国财政赤字上限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且最终达成的债务计划并不符合在2015年之前稳定政府债务负担的要求;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长期徘徊在高位,各大金融机构相继大规模裁员等。近半年多来,投资者心头的不安和忧虑已经被压抑得太久,终于借由此次降级被彻底释放出来。归根结底,投资者对政府,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崩盘才是触发本次市场动荡的导火索。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美国国债,在标普降级后的一星期内,2年期国债的利率降到了史上最低的0.24%,10年期国债的利率大幅下降到2.32%,意味着相比于降级前,投资者对于国债的需求更强劲了。有人问,美国国债被降级后投资者该怎么办?看来投资者给出的答案是买更多的国债。这是对于美国政府的讽刺,也是投资者的无奈。

  美联储进退两难

  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为了振兴经济,美联储已近乎用尽其弹药库的所有武器,谁知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才一个月,新一轮经济危机貌似又要发生。8月8日,伯南克在美联储的新闻发布会中宣称将把超低利率的政策延长到2013年年中,这是第一次美联储明确表明将此政策延长到某一具体的时间段。

  但是,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已经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们坐立不安,在8月初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有三位委员投出了反对票,这也是自从金融危机以来第一次有如此多的委员对目前的货币政策不认同,美联储内部的分歧在加大。

  不过,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势必要推出更强有力的政策来刺激经济早日复苏。呼声最高的依旧是量化宽松政策,进一步压低利率,引导投资者投资风险和收益都更高的资产。“美联储的下一份声明将是更多量化宽松,可能会和其他央行联手出击。面对市场骚乱,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需要协调政策回应。”巴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卡罗纳说道。

  在短期利率已经极低的情况下,美联储可能会有意降低长期利率,买入更多的长期债券。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未来的通货膨胀。除此之外,美联储可以适当下调超额准备金率,这是支付给各商业银行存放在美联储超过法定准备金部分的利率,下调此利率会刺激商业银行向外发放贷款,以期促进经济,但也有可能对原本利率已经十分低的货币市场产生挤出效应。不管如何,任何形式的刺激政策都无法在短期内彻底治愈美国经济的创伤。212>>

  伴随着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欧洲债务危机如鲠在喉的现状,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未来看法越来越消极。

  而量化宽松政策正在将巨量的美元抛向全球经济体内,最近,以人民币为代表的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都迅速走强。虽然中国政府部门的相关官员坚称人民币的升值只是由于美元的贬值,并不意味着加速的开始,但一旦美联储实行第三轮量化政策,流动性过快的投机性美元将会大量渗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并抬高大宗商品价格,稍微得到控制的通货膨胀有可能再次恶化。

  是“二次探底”还是“回归本原”

  伴随着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欧洲债务危机如鲠在喉的现状,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未来看法越来越消极。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麦嘉华表示:“欧美问题从未减轻,债券市场显示出经济正在陷入衰退。”另一“末日博士”纽约大学的鲁比尼教授也称“消费者、企业和投资人的信心在下滑,而且会继续下滑”。

  在市场人士中,持二次探底态度的人不在少数。根据路透社的调查,美国明年再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至30%,高于去年11月5日调查时的15%。但也有不少人士对于美国的经济持乐观态度,著名的股神巴菲特就认为金融市场有其内在的动力学,他不认为美国的经济会陷入二次探底。而有债券天王之称的格洛斯也认为目前美国的经济还没有衰退,只是处于临界点。市场普遍认为,是否会“二次探底”还需要再观察。

  其实自去年底以来,全球金融市场都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涨幅,美国股市已经从今年3月低点实现了超过50%的涨幅;欧洲股市大部分也实现了50%左右的涨幅,日本股市实现了超过80%的涨幅,中国香港股市和中国内地股市从去年底的低点已经实现了一倍多的涨幅。石油价格也自去年底的低点翻了一倍多。

  全球金融市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高的涨幅,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大多数企业的价值有被估高的情况存在,因此此次动荡过后企业的价值很有可能将会回归真实,并有利于更健康持久的发展。2008年的金融危机起源于银行,而这次的源头在于投资者的信心。

  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自身的成长动力,过去一周的市场剧烈波动都和每天的经济数据密切相关。从非农就业人数到失业率,从企业巨头们的财务报告创历史最好到大幅度裁员,从各种市场调查数据到贸易赤字的波动。而失去美联储“搀扶”的美国经济,每一个经济指标的出炉都会引起市场剧烈的反应,金融市场也需要学着适应没有美联储“保驾护航”的常态。2<<12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