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先天不足民办博物馆遭遇管理难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6 01:2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郑爽

  作为文化事业和博物馆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博物馆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尚处探索阶段的我国民办博物馆发展依旧举步维艰。法律地位不明确、资金困难、专业水准不高等问题使民办博物馆陷入重重困境,而这也直接影响到民办博物馆的管理水准。

  先天不足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民办博物馆被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具体管理中视同为一般的民间团体。正是这一身份定位,给民办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诸多尴尬和困难,使民办博物馆难以享有其应有的权利。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国家文物局专家陆建松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分析:“因为这样的定位,民办博物馆不允许营利,但另一方面又要从微薄的收入中按照经营性单位的标准缴纳各种费用,还有税负,而国有博物馆不仅能享受财政拨款,还能免税。”

  不仅如此,“民办非企业”的身份还导致民办博物馆在规划建设、土地征用、财政补贴、业务指导等方面都很难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对通过企业资本运作设立的博物馆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运作的博物馆而言,更是缺少明确的扶持、激励措施,无法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

  而在美、英、日、法等博物馆事业发达的国家,政府给予民办博物馆的支持大相径庭。如美国私立博物馆向美国国税局提出申请,通过组织评估和运行评估即可获得免税资格,并受到税务部门严格监控。在法国,当私人或私营企业为博物馆购买国宝级文物而出资时,可以获得税收减免,额度最高可达其出资额的90%。

  在陆建松看来,国家政府应赋予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同等的法律地位,在行业准入、等级评定、人员培训、科研活动、陈列展览,以及人才、学术的交流等方面与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切实保护民办博物馆的合法权益,使其在国家立项、政策扶持、土地使用、税费减免、银行信贷等方面与国有博物馆享受同等待遇。

  除了少数有自己企业资金支撑的博物馆外,大部分民办博物馆的建设和经营费用一般都由创办人自己承担。由于投资大、回报小,它们都严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难以可持续发展。

  专业化水准不够

  除了以上硬性条件的限制之外,民办博物馆自身的业务专业化水准不够,也导致其不能发挥博物馆正常的社会作用。由于技术力量的薄弱、专业人才的不足,民办博物馆有时虽然拥有很好的资源但往往不能像国有博物馆那样顺利地开展工作产生学术成果或经济效益。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但这个技术问题在深层次上却蕴含着机制问题,”陆建松认为,“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博物馆系统内都拥有鼓励大型国有博物馆和科研机构支持小型和非国有博物馆的专门政策,但在我国范围内,大多数民办博物馆都缺乏业务培训和支持的机会,加之民办博物馆人才短缺,专业性和经验都不足,博物馆各项业务的开展就更为困难。”

  如在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就制定了专门政策,鼓励国家级博物馆以出借藏品、共同举办以国家级博物馆藏品为主的巡回展览、为地方和非国有博物馆工作人员提供免费培训机会,提供专业咨询和设施等方式帮助地方和非国有博物馆,促进它们的发展。

  “民办博物馆要加强和完善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工作,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文物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博物馆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的指导,并鼓励国有博物馆对民办博物馆的藏品保护、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等业务活动实施帮扶。”陆建松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