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讲述金融学的中国故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7 01:1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杨小刚
“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的颁奖词是这样表述的:黄达教授“是新中国金融学教材与课程建设的主要奠基者与引领者”、“是中国经济学之综合平衡理论的系统论证者”、“是新中国金融改革和重要金融决策的积极参与者”。
就是这样一位学贯中西、著述等身、桃李满天下的年迈教育家,却这样平实地介绍自己:“我的一生就是作为一名导游,了解、欣赏、介绍并全身心地参与装点中国货币银行学景观的旅程。”
以2010年为界,黄达教授讲授货币银行学,已经走了很长很长的路程,在书中,黄教授用“一个极具标志性的度量单位:一个甲子”,来概括这个“很长”的概念。
少年时的黄达一心想着子承父业,做一名工程师。一场伤寒病却让他意外投身于金融学领域。一踏入,就乐此不疲,形影不离60年。
从战火纷飞,到新中国的百废待兴,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年动荡,直至近30年的兴旺发展,黄达教授几乎没有离开他的教职。他60年的讲授、研究和建设,本身也是中国金融学科发展史的一部分。从中,我们既可管窥中国现当代金融史发展的背景和脉络,也能看到以黄达教授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金融学家的智慧。
翻开《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一书,一幅真实记载中国金融学科跨越式发展的历史画卷呈现在眼前。在画卷中,我们能体会到奠基石在一门学科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更能体会到开拓者筚路蓝缕的艰辛。
时过境迁,当我们现在阅读来自国内编写或译自西方各种版本的“金融学”或“货币银行学”教科书时,或许会认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在60年前,在那个闭关锁国、毫无学科积累的年代,要教授一门新的学科,要跨越的障碍,是我们无法想象的。那时,连“高利贷”、“一般等价物”、“价值形态”等名词,都没有现成的翻译。
按黄教授自己的话说,从不懂到懂,是享受,从“自己懂”到“使人懂”,更是享受,尽管这个过程很艰辛,但凭着“挟泰山以超北海”的狂妄劲,硬是把这个坎跨过来了。
这种跨越,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传播和讲授。“由中国人,在中国大学的讲台上,讲中国金融的故事,让中国学生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领。”这才是黄达教授这一代金融学人的夙愿。
于是,从讲授,到翻译,再到编译,直到后来的改编和撰写,一系列中国化教材的编写,就这样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此后,我们看到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货币信用学(上册)》、《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货币银行学》、《金融学》等教材,每次都是一个新跨越,为后辈认识和把握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学的全貌,搭建了一个高起点平台。
回顾这些成果时,黄达曾谦虚地说,他除了教书育人没有做什么其他事情,这辈子只是留下了几本教材。然而,正是这些教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正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副校长刘亚所说:“他的书、他的论文,几乎影响了每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经济学人。”黄达对于金融学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人民大学,而且是全国性的,甚至是世界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86岁高龄的黄达教授仍然在思考。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扩展到全球,面对这轮金融海啸,各国决策者在反思,作为学者的黄达也在思考:如何把这些最新的事件和背景纳入到他的教学中。他在《在金融海啸和G20背景下设想如何讲授货币银行学》一文中说:2010年前后的今天,货币银行学可不可以有个新讲法?金融海啸的来龙去脉,次贷是怎么回事?这些内容,应该有所体现和思考。
同时,他还提出,金融海啸严重震荡了整个世界经济,同时,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反映了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以来,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应对金融海啸为契机,出现了G20。大的环境震荡,是使货币银行学跨上一个新台阶的机遇,也是我们的责任。
笔耕不辍,壮心不已。翻开《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一书,一位勤恳执著、虚怀若谷的知识分子,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