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Google收购Moto: 数字中的输赢秘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8 03: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燚

   在默多克的传媒帝国受挫之后,似乎一切小道消息,都变得迟钝了。Google收购Moto的消息就像涂上锡封的石油桶,直到消息正式公布,才一下子点燃了全球媒体的火焰。

   是的,不久之前,MOTO才公布了它的第二季度财报,这是一份符合预期的报告:当季实现收入33亿美元,略微超出分析师31亿美元的预期;实现每股收益0.06美元,符合分析师预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也达到了440万部的预期,市场占有率约4%……与之相对比,智能手机市场的新星HTC市场占有率达11%。其实,符合预期的另一个说法是:平淡,是的,MOTO已经不是市场的主角。

   同样在不久之前,Google输掉了针对北电的竞标,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专利大战,用Google的话来说,就是微软、苹果、Oracle集体发难,要通过专利让Android大大提高成本。也正因此,专门兜售专利的公司InterDigital一度被视为Google要争夺的对象,它的8000多项移动通信专利,无疑是Google最欠缺也需要的“软武器”。

   但是,似乎在一夜之间,Google突然选择了Moto这个“硬”汉,举世皆惊!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能。

   首先,数字告诉我们,Moto依然是一家有相当价值的企业。此前,北电的专利卖出了45亿美金,比北电拥有更多专利的MOTO单这项价值就可能超过70亿美金;而MOTO还拥有一项占据全球第一的机顶盒业务,价值可能超过20亿美金,而Google TV业务一直非常失败;另外,不要忘记,MOTO的账户上还大约有35亿美金现金——从这个意义上说,Google收购的MOTO手机团队即可以说零成本,也可以看作“一文不值”。

   其次,作为MOTO的股东,这家企业长期不盈利,已经让它们缺少耐心长期等待下去,这种情况下,另类投资大亨伊坎的作用尤其重要。作为MOTO这家股权分散公司的大股东之一,伊坎一直推动MOTO出售专利或整体出售,经此一役,伊坎的股票价值已从上周五的6.558亿美元升至10亿多美元,按其前期更低的成本,净赚4.15亿美金。也正因这些机构投资者的推动,MOTO一旦看到出卖的机会,变得毫不犹豫。

   第三,我们还需要关注到一个数字——9000万美金。当初,MOTO被拆分时,一个印度人桑杰·贾成为MOTO移动业务的CEO,本来就惹来不少围观,而他当时全力将未来押注Android的战略更是引来众多争议。但是,这种深度的合作关系,为桑杰·贾与谷歌高层建立了深厚关系,MOTO不但一直比较早地拿到Android的开发权,而且,桑杰·贾本人也因此在这次交易中获益9000万美金,对于一个高级打工仔,这种内在的隐秘动力很难忽视。

   是的,MOTO的业务本身、股东、经理人组成的混合体,让这家企业变成一道不错的大餐,只是需要等到那个合适的买家,无疑他们是多赢的。那么,买家呢?

   一方面,我们看到,Gartner的数据显示,上一个季度Android手机出货高达4700万台,如果它们都和HTC一样向微软缴纳5美金的专利费,这就意味着每年10亿美金的专利费,这还不包括苹果的诉讼、Oracle的诉讼可能成功。如果Android未来出货量翻一番,每年的专利费可能最高达到40~50亿美金——不要忘记,Google现在每年从移动手机市场的广告收入也只有10亿美金。Google的未来,正如其CEO佩奇所说的“移动第一”,不占领移动互联网,Google的时代就可能结束。因此,无论是从保护Android产业链角度,还是从自身的直接利益角度,或者MOTO1.7万项已获得专利的角度说,Google都值得一搏。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Google有高达390亿的现金等价物,这些资金甚至很难找到金融市场上合适的投资产品。国债的收益率持续下降,可能从不到3%降低到2%以下,而纽约梅隆银行甚至对存款收取费用,数字告诉我们,在没有更好投资的情况下,收购Moto的专利和硬件资产,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那么,苹果和微软是输家吗?未必。

   如你所知,此次的诉讼源自MOTO对苹果率先的发难,苹果此前也未因为专利从MOTO和Google身上得利,Android的发展固然缺少了一项制衡,苹果同时也让Android阵营内部出现了分化,三星、LG等大公司可能因此疏远了Google;微软则更是如此,微软第一时间做出了反馈,提出WP操作系统是唯一不会“威胁”手机制造商的系统,微软愿意加强与它们的合作。

   因此,可以看到,剩下的可能受到伤害的就是三星、LG、HTC、索爱、中兴、华为这些Android阵营当中的厂商。问题是,这些企业本来也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在Android摆脱诉讼之后也免于了专利报复,而且两线下注,可以选择WP作为合作伙伴未必不是好事。何以见得都是坏事呢?

   那么,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赢的游戏了?这不可能,问题出在哪里呢?是的,除了收购这件事情本身,其它一切都是基于“假设”,大家进行交易的只是“期权”。比如,你默认了Google因为收购而免于了专利诉讼,但是,殊不知Oracle这样的企业是无法通过专利互换搞定的;比如,你假定三星、RIM都是受害者,但是,实际上三星已经自己开发了Bada,而RIM也在开发一套全新的操作系统;再如,你假定Google不会做手机,但是,这并不足够可信,2004年Google CEO施密特发誓不做手机,与苹果也是如胶似漆,2008年乔布斯看到Google的手机样品时,勃然大怒,最终将施密特赶出苹果董事会……

   在这笔期权交易的背后,去除掉若干假设之后,其实,还有太多的不确定。但是,需要记得,在利益和资本的面前,没有什么不可能。

   (作者为中兴通讯品牌总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