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鄂造地铁“动力源” 终结国外垄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18:42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刘末 湖北报道

  我国地铁供电系统中唯一未国产化的设备——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有望结束国外产品垄断的历史。近日,由武汉的中船重工712研究所与武汉地铁集团开发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鉴定。评审专家认定,这是我国首套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整体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地铁供电系统最后一个未国产化的设备

  地铁是高密集载客交通工具,列车靠电力牵引。电力驱动列车前行需将交流电降压为直流电,再由直流电驱动车辆行驶。

  根据功能的不同,地铁供电系统一般划分为外部电源、主变电所、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系统、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系统和电力监控系统。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

  作为地铁供电系统的最后一道卡,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为列车提供直接动力和安全保护,确保列车不意外停电或电路发生故障时及时断电,是地铁的“动力源”和“保护器”。目前,地铁供电系统中的交流开关设备等系统均已国产化,但直流牵引系统由于技术复杂、工程化难度高,国际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其关键技术,市场长期被国外所垄断。2009年,712研究所与武汉地铁集团联手攻关,2010年7月,首套产品投入武汉轻轨1号线二期东湖大道站运行。经过一年以上的运行考核,其安全性、稳定性与国外产品处于同一水准。

  直流供电系统应用前景看好

  城市轨道车辆作为现代化城市的交通工具,由于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优点,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结构,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极为迅速,继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相继建成地铁以后,重庆、长春、南京、武汉、深圳等城市的轨道交通业正在大规模的建设之中。几十年来国内外大城市规划和交通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交通在历史名城保护、减少土地供给压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体现了技术上的多学科性和产业上的跨行业性。这是一个规模庞大、专业分工很细的大系统,包括线路、车辆、供电、通信、信号、防灾报警、机电设备控制、自动售检票等专业。在这个庞大的交通运输体系中电力牵引系统是其他部分的能量来源,这决定了它是轨道交通系统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组成部分,也就对轨道交通电力牵引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轨道运行中,若供电一旦中断,不仅会造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瘫痪,而且还有可能危及旅客生命安全,造成财产损失。因此高度安全、可靠而又合理的供给电力是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中船重工712研究所与武汉地铁集团开发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考核,安全性和稳定性已得到证实,相信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得到应用。

  有效降低地铁建设成本

  有关部门最近披露,目前我国已有30多个城市修建地铁,已建成1500公里的轨道线。全国有十余个城市获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规划新建总里程近2500公里,总投资达上万亿元。鉴于轨道交通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集约化的特点,以及我国缓解交通矛盾的巨大需求,轨道交通的广阔前景毋庸置疑。但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居高不下的建造和运营成本、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尴尬、国产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使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路障重重。

  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成本包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建设成本又包括土建、车站建设、动拆迁、车辆和机电设备等成本,其中车辆等设备系统的成本约占50%。

  专家介绍说,较早建设的上海1号线地铁每公里造价8亿元。目前,上海、广州地铁每公里投资逾5亿元,国产化程度高而受到国家有关部门表扬的南京地铁,每公里造价也要4.5亿元。在购置地铁列车方面,上海一号线每辆要136万美元,广州更高,而成本控制最好的南京地铁每辆列车为116万美元。

  业内专家透露,由于地铁列车的设计权不为我方掌握,国内企业和市场遭“卡脖子”的事屡屡发生。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运营的A型列车几乎全部系进口或国内引进组装的产品,不仅价格昂贵,每节车辆迄今仍为800万元以上(最初时高达1200万元),而且设计、采购和质量均由技术供应商控制,在运营使用和维护保养中也没有自主权。

  据了解,我国在鼓励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等方面近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些政策和导向虽然不乏亮点和具体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要么被理解偏差走了样,要么还流于口号、概念,而缺乏实质性的配套政策,目前自主研究开发缺少突破。

  数据显示,我国牵引供电系统的市场份额每年超过10亿元。武汉研发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价格比进口产品便宜1/3,这就意味着该系统在设备和系统成本方面将较国外产品有着更大的成本优势,该系统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