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发展沿江经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18:42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航运干线主要是指广西南宁至广州航道,与长江干线并列为我国高等级航道体系的“两横”,是我国西南水运出海大通道重要组成部分,90%的广西内河运量需经过此段。

  近日通过的《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2010-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西江经济带“一统领二规划七配套”的发展规划体系,即以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和西江沿江岸线利用规划为基础,配套编制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工业产业、城乡协调发展等实施方案。其中,力争到2020年建成西江的“一干四支”亿吨级黄金水道和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规划》备受期待的迫切项目。

  打造西江黄金水道

  “因为打造好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将为中上游贵州的煤、云南的磷、广西的铝输往能源消耗缺口颇大的广东和港澳地区,提供了一条巨大的低成本运输通道。”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广西也只有依托这条黄金水道,西江沿岸的产业体系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近年来,西江干线对沿江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量来自贵州、云南等地的煤炭、化肥、钢材等物资取道西江到达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东出海。另外,四川、重庆的部分物资也经由西江出海转运,使得西江干线逐渐成为沿江企业的“生命线”。

  根据广西发改委的测算,如果对西江进行合理开发,整条西江水系相当于20条铁路的运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牛凤瑞此前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算过一笔经济账:就成本而言,铁路运输每公里每吨的成本是0.15元,公路是0.5元,水运成本是最低的,只要0.04元。从广西西江经济带的产业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的定位来看,大力发展水运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在打造“黄金水道”的目标上,《规划》提出未来要形成以“一干四支”航道、“三主四副”港口为重点,通航能力1亿吨左右的西江黄金水道。

  如何发展西江水运,打造“黄金水道”?“必须千方百计破解内河水运建设资金投入渠道窄、发展慢的瓶颈,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筹融资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水运建设。”早在2010年时任广西交通厅厅长的潘巍亮出观点,必须根据《关于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努力推进《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规划》的实施。

  据悉,目前广西重点推进的项目有西江航运干线、柳江黔江、红水河、右江等航道建设,实施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扩建、沿江主要港口扩能等重点工程,力争到2012年前,新增内河港口吞吐能力超过7700万吨,总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以上,基本建成一批枢纽船闸和主要航道,使得亿吨级黄金水道初步形成。

  完善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虽然广西区位优势突出,既通江达海,又出省出边,交通发展潜力巨大,但区位优势要进一步发挥出来并转化为经济优势,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来保障支撑,需要发达的公路、铁路、港口、水运、航空运输,把广西与周边省份、与国内国外便捷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规划》提出,以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和西江沿江岸线利用规划为基础,配套编制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等实施方案是全面提升广西的关键前提。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建设西江黄金水道、西江枢纽及船闸、航道疏浚等沿江工程外,相关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地等都将在广西逐步展开。区域经济专家表示,这都为广西未来打造成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奠定交通基础。

  广西方表示,西江沿岸成为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密集带将指日可待。“目前西江沿岸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蒋升涌介绍,广西西江经济带主要承接港澳和珠三角的产业,像佛山的建材产业目前已经大量转移到了广西境内。

  此前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车荣福到西江黄金水道南宁段实地考察调研项目建设工作时强调,建设西江黄金水道、完善沿江交通运输体系意义重大,全区要抓住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实施机遇,全力加快西江经济带段建设步伐,做足“江”文章,为建设广西“首善之区”做出贡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